曾曉光
1 新船成交創年內新低
2013年9月份,全球新造船市場僅成交389萬載重噸,環比大幅下降66.3%,雖然由于統計原因,實際成交量預計在600萬載重噸左右,但本月成交量無疑也將是2013年截至目前的新低。另外2013年1-9月,全球新船累計成交8267萬載重噸,同比上升98.9%。手持訂單及交付方面,截至2013年9月底,全球船廠手持訂單共計2.53億載重噸,較2013年年初下降4.9%。2013年1-9月,全球新船交付量共為858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3.9%。
圖1 新船成交走勢(單位:萬載重噸)
9月份,克拉克松船價指數繼續攀升,達到130點,并連續4個月上升。目前業界已經普遍達成共識,船價已無下滑空間,而低船價正是促使船東在2013年大量下單訂船的最大誘因。
2 三大常規船型表現不盡人意
本月三大常規船型表現不盡人意,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分別成交114萬載重噸、12萬載重噸和119萬載重噸,環比分別下降59%、97%和58%,三種船型成交量以載重噸計僅占新船訂單總量的63%。與三大常規船型表現不盡相同的是,本月其他船型表現較好,市場成交了6艘LNG船、13艘LPG船、7艘化學品船、6艘汽車運輸船、12艘乙烯/LPG運輸船以及其它一些船型,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三大常規船型成交下滑的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9月份,航運市場BDI指數大幅上漲,從9月3日的1168點一路上漲至9月30日的2115點,漲幅達81%,為持續低迷的航運市場帶來了一絲暖意。中國礦石補庫存、礦山及海外資金的FFA平倉獲利、宏觀數據支撐的船東信心等因素促使本輪BDI反彈。著名咨詢公司彭博社近期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散貨船各船型有望在2014年突破盈虧平衡點,實現盈利。
雖然市場上出現一些積極因素,但多數專家和咨詢機構認為,航運市場需求與運力仍難言改觀,下游并沒有出現大幅改善跡象,未來運價繼續上漲阻力較大,空間有限。而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近期發布的最新經濟數據,其預計2013年全球貿易額將增長約2.5%,低于今年4月預測的3.3%。世貿組織稱,發展中經濟體的進口需求在回升,但回升速度低于預期,阻礙了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2013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長,這是貿易增長預期下調的原因。數據還顯示,2014年全球貿易額預計增長4.5%,低于今年4月預期的5%。可以看出,新造船市場面臨的外部環境仍然較為復雜。
3 中國亮點突出
從主要造船國接單情況來看,9月份,中國船廠共承接了185萬載重噸(73萬修正總噸)、12.2億美元的新船訂單,韓國船廠共承接了167萬載重噸(88萬修正總噸)、25.51億美元的新船訂單,日本船廠共承接了23萬載重噸(27萬修正總噸)、0.58億美元的新船訂單。以載重噸計,中韓日三國承接的訂單占總量的96%。
圖2 主要造船國接單情況
本月中國在承接新船訂單價值量方面雖然落后韓國,但也不乏亮點。在承接新船訂單方面,江蘇揚子江船業承接了5艘100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太平洋造船集團承接了7艘乙烯/LPG運輸船訂單、廈門船舶重工承接了2艘8500車位汽車運輸船訂單,這些都體現了中國船企批量承接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在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