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整理

2013上半年,船市一如去年低迷!
“撤單”、“倒閉”、“毀約”等詞已經習以為常,身處南海之濱的華南也不例外!
下半年,在廣州天氣逐漸轉冷時,卻感到了漸漸回歸的暖意!
忽聞一夜春風來,看華南大地、百舸爭流、船臺齊開!
正逢“天時”
2013年8月4日,當造船市場進入最為艱難的階段,當各個船廠面臨接單難、交船難、融資難、贏利難的困局時,中國政府網全文公布《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該實施方案確定了船舶工業發展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為企業破局指明方向。2013年11月13日,工信部發布《船舶行業規范條件》,對生產設施、設備和計量檢測、建造技術能力、節能環保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恰當“地利”
近在咫尺的南海海域被認為是中國海洋開發中最有潛力的海域。以“981”現在所開采的荔灣6-1-1井為例,根據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總地質師施和生的說法,這塊構造帶有22-25平方公里,鉆前預測超過300億立方米天然氣。而據中國國家海洋局統計,南海至少蘊藏有367.8億噸石油,7.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可與波斯灣媲美。
幸有“人和”
廣船國際、黃埔造船、文沖船廠雄厚的底蘊,航通、廣新海工、廣東新船重工嶄新的風貌,南峰、粵新民企風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州航海學院強大的人才庫。
低谷時積累;回暖時一定爆發!
當前船舶工業正處于向海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之時,是天時;南海正成為海洋開發最有潛力之地,是地利;經過“寒冬”依然屹立至今的船廠和不斷向前發展的院校互相促進,是人和。現在正是彎道超車、后來居上的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