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本溯源: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1955年,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大型骨干企業之一。2006年—2009年,公司連續四年先后被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評為“經濟效益十佳單位”和“業績優秀單位”,“十一五”期間預計完成銷售收入17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1.6億元。
核心業務: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以造船、港口機械和大型鋼結構為主營業務。公司廠區面積70萬平方米,碼頭岸線1500多米,擁有2.5萬噸級船臺一座、2.5萬噸級、7萬噸級和15萬噸級船塢各一座,具備5600TEU以下支線集裝箱船、大中型挖泥船和7萬噸以下散貨船建造能力,年造船能力20艘以上,同時具備制造、安裝各種大型金屬結構件工程、成套機電設備的能力。
從最初的700TEU集裝箱船、到如今引領市場的,綠色節能環保型的1700TEU淺吃水集裝箱、2200TEU集裝箱船、2500TEU集裝箱船,文船公司憑借出色的經營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小型集裝箱船建造業績在全球排名第四,為德國、英國、希臘、美國等船東建造了115艘優質、精品的集裝箱船舶。
2007年,公司為上海航道局建造的135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新海虎” 輪,是首次由國內自主創新設計與建造,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新型耙吸挖泥船,被譽為“神州第一挖”。公司為天津航道局建造有50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通贏”輪和130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通旭”輪、180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通程”輪、200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通途” 輪等。“通途”輪創下了亞洲自航耙吸挖泥船最大水挖深和最大艙容的新紀錄,填補了國內乃至亞洲超大型挖泥船建造史的空白,標志著中國造船業和疏浚業在疏浚裝備的建造能力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非船業務主要有港口機械及起重機械制造、安裝,橋梁及建筑鋼結構制造、安裝,大型鋼結構制造、安裝,海洋工程制造,鋁(銅)型材擠壓機生產等。
企業文化:50多年來,文船人始終倡導“責任、創新、溝通、品質”的核心價值觀,發揚“敬業協作、奮發進取”的企業精神,堅守“懷全局、守規范、尚務實、創高效”的企業作風,致力于打造中小型船舶建造的楷模企業。公司堅持走內涵集約式發展之路,依靠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實現了企業跨越發展,不斷創新產品,鑄就文船名牌。
發展規劃:2012年,公司加快非船業務發展,以全資子公司——廣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發展非船業務的運營平臺,加大力度開拓起重機械、鋼結構、船用配套設備制作、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等非船業務,研發、制造泵浦、油水分離器、船用和陸用脫硫脫硝系統等環保節能產品;大力拓展新能源產業,開發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2013年,公司與重鋼集團簽署了垃圾焚燒發電等新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功進入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并取得首個項目——甘肅白銀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目前該項目已開工啟動。同時,公司還就一些地方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智能停車項目、船陸兩用發電脫硫脫氮設備、污泥脫水設備和移動式水質自動監測站等合作項目開展深入洽談,取得了一定共識和進展。公司承接了港珠澳大橋的相關項目,成功交付了港珠澳大橋防撞箱和鋼圓筒圍堰等項目。
近期動態:2013上半年,文船公司承接經營任務15.68億元,為年計劃的62%,接滿了2015年的交船任務,確保了造船連續生產;完工交船9艘,完成產值13.91億元,為年計劃的48.8%;實現利潤1956萬元,為年計劃的51.4%,實現了“時間過半、造船產值完成過半”目標。下半年,該公司將緊緊圍繞年初制訂的目標任務,集中精力,集中資源,著力促進生產順利開展,確保完成全年交船任務;著力推進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工作,接滿2014年開工船位,完成全年經營任務2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