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磊
隨著新教材的使用,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高考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高考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復習備考的許多老經驗、老方法已不再適用。對于廣大高三考生來說,高一、高二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高三則要求有一個質的飛躍。新的形勢要求我們廣大化學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切實轉變復習思路,有效提高高三復習效率。
高考備考是一項系統工程。高三的化學復習一般分為三輪進行復習:第一輪,基礎知識復習階段;第二輪,專項復習階段;第三輪,綜合能力提高階段。高三化學第一輪基礎知識階段的復習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好第一輪復習,才能為整個高三化學復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以下是我校在第一輪復習時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研究《考試大綱》、吃透高考試題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根本依據,也是考生復習的方向。我們通過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對化學基本理論部分的具體要求及其題型示例,就會知道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高考考到什么程度。通過對《考試大綱》的學習,我們就會對對“了解”“理解”等各種層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在熟悉《考試大綱》的基礎上,我們對近五年的新課標高考試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究,分類進行匯總,明確化學基本理論對主干知識的考察永遠是高考考察的熱點。我們通過對高考化學基本理論試題“舊”題新做,充分研究高考考試導向,增加了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減少了無用功,避免了走彎路,切實提高了高考化學第一輪復習的效果。
二、回歸課本,構建知識框架
教材是知識和方法的重要載體,也是高考試題的主要來源,離開教材的復習必然是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在每一輪的復習之中,我們都要注意對課本的挖掘和重視。
首先,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注重理解。在復習當中一定不要沉溺于復習資料,而忽略了教材。在復習中要以教材作為復習過程的支撐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先梳理一遍教材上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尋找自己在高一、高二期間學習的遺漏部分和疑惑點,對基本知識多理解、少死記硬背,弄清楚教材中重要理論的來龍去脈,使教材知識內容結構化和系統化。
其次,我們要整合知識,構建網絡。高一、高二所學知識難免有聯系不暢、零散的感覺,在高三第一輪復習階段,除了對基本理論的系統復習,以建立其平面網絡以外,還可以在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板塊復習中,有意識地用基本理論指導該部分內容的復習,以建立立體網絡,達到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一輪復習要突出重點、掃除盲點、加強弱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要走出“越基礎的東西越易出錯”的怪圈。
三、重視規范解題、以期達到靈活運用
為了強化知識的落實和能力的提高,可以針對高考化學試題及理綜化學部分試題的題型進行強化訓練。通過題型訓練,總結出每種題型的解題思路、方法和規律。解題能力也只能通過解一定數量的題,才能由量變到質變,使能力提高。對于規范解題,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1.認真審清題意。根據要求回答,審題時必須理解題意,注意題目中關鍵的字、詞、句。一道化學題包含完整的內容,是一個整體。有的句與句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有的前后呼應,相互襯墊。所以必須總觀全題,全面領會題意。答題時必須按題目要求來回答,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強化書寫規范訓練。不能寫錯別字和不亂寫符號,為了減少失誤,平時必須認真理解課文內容,過好文字關和符號關。我們教師自身在上課過程中要注意不出現不完整、不規范的化學用語的書寫;要有意創設情境,將化學方程式書寫置于情境中進行練習,讓學生在分析、應用中理解化學用語的含義,感受化學用語的價值,感悟規范化學用語的重要性。
3.注意文字表達。答題過程中的文字表達是否規范、嚴謹以及合理同樣決定著答題的準確性。在復習教學中,必須從嚴要求,把好文字表達關。平時要有計劃地訓練與要求學生答題時注意用好字、詞、句,注意語句精煉化訓練,力求做到消滅錯別字,逐步做到詞到意出。改進復習方法,多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
四、加強師生協作、共同搞好復習
復習的過程中目的性很強,任務多,困難大,師生都有很大壓力,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要做到多交流,做到充分的信任和理解,特別是教師要營造一個有效且輕松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理解學生,不要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歧視學生,不要因為學生完不成學習任務而輕易責備學生,相反,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多肯定學生的進步,陪他們一同成長。實際上,高三復習中,許多學生由于成績提高緩慢或達不到自己的理想比教師更著急。另外,學生要理解教師,及時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一個負責任的教師肯定希望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效果,學生在學習任務重時一定要堅持住,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總之,高三化學第一輪復習是三輪復習中的重中之重,是整個高三總復習的基礎。只有關注每個細節,做好每個細節,做好第一輪復習,才能為整個高三復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需要我們全體化學教師的共同努力。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