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潮
一個人如果要成為一個好教師,必須經歷一個歷練的過程,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歷程。而成為一個好教師,基本的條件是熱愛教育這一行,這是做一名好教師的前提。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的過程既是一種心靈的交融,也是一種智慧的施展。教育學生需要愛心,也需要智慧,只有真正熱愛學生,并用智慧教育引導學生,才能真正地轉化問題學生,使之向良性方向發展。我們應該讓學生知道其實對他人的關心、尊重與幫助都是愛,人因為有愛而變得可愛,人因為有愛而變得善良,讓學生明白生活在這個社會里,我們時時都需要他人的關愛,同時也應該是關愛他人的。愛社會、愛國家,真正做到讓學生擁有一顆愛心,并讓愛心種子在他們的心田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結出累累碩果。由此,我相信:用愛心和智慧,可以創造奇跡。愛既是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師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來自教師的愛是學生積極進步的動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也是照亮學生未來的明燈,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港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滄海桑田,時代變遷,萬物都在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教師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人民教師,一個樸實無華的字眼,卻承載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我們可以說,教師的健康發展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就像學生心靈健康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
教師是學生天天接觸的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會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一個有著健康心理水平的教師,在學生眼中應該塑造的是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光輝形象。在工作中,教師的這些優秀品質都在悄悄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學生經過不斷的學習成長,這些優秀的品質將積極地影響他們的生活,并會在此過程中使他們得到更多的進步。相反地,如果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那么教師對學生的惡劣影響將是難以想象的。有些教師都曾有意無意地傷害過自己的學生,為了提高自己學科的教學成績,往往對學生動輒武力相向。因為那時心中只有成績,只有成績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別的都是次要的。我們忽略了學生的心理需求,一直說自己愛學生,只是有時候我們是在以愛的名義做著傷害學生的事。學生是天真單純的,他們渴望能得到教師的愛,就如同渴望陽光一樣。只是我們這些做教師的往往忽視這點,為了成績而不惜傷害他們,最可怕的是有的教師竟不知悔改,不知反思,反而以此為榮,躺在犧牲學生換來的榮譽上沾沾自喜。
教育家贊珂夫說過:“一個好教師必然是一個有愛心的教師,愛心是師生友情的橋梁?!睕]有愛,教育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育因為愛而更加彰顯魅力,潤物細無聲助推學生的生命成長。心中有對學生無限的愛,有對國家未來發展、人民生活幸福的愛,將自己的愛心融入到黨的教育事業的大愛之中,這就是教師。教師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方向,走進學生心靈世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是現代教師的天職。尤其是當學生喜歡教師、親近教師,以至崇拜教師,師生之間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呈現在眼前。好教師是授人以漁,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具體掌握了多少知識。在課堂上,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智力因素,更應該帶來情感因素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給學生支持和溫暖;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點亮學生心中那盞愛的明燈;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用自己瘦弱的雙肩,支撐起民族的希望。
偉大的教育事業需要滿腔的愛,只有愛才能呵護學生的情感,關愛學生的生命。要做到這一點,其關鍵在于盡力滿足學生的情感,動機需求,和學生一起分享學習知識的快樂和情感滿足的愉悅。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自然而然就會提高學習的效果。愛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人生感情,像花能美麗別人,自己也結果實。我們大多數教師心底對學生都是滿腔的熱愛,但卻以板著的面孔和嚴厲的目光,尖銳的語言表現出來,以致學生感受不到這“深沉”的愛,漸漸地疏遠,對教師的嚴厲教育產生排斥心理。這就需要我們抓住契機,用一種超呼尋常的愛感化了學生的心靈,喚起學生的意識,啟迪了學生的心靈,最終使他們轉化自己良好的品德行為。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在不斷提升自我業務水平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吸取更多的有關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讓自己能更好地引導教育學生,努力向優秀稱職的人民教師隊伍靠攏,從而真正成為學生心靈深處的那一盞明燈。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