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莉
摘要:高中英語聽力旨在提高聽力能力,促進全面發展。教師要通過分析學生聽力差的原因,再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給出合理的訓練策略,最終達到提高聽力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力;考試大綱;原因;訓練策略
聽力是與外國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語言能力,是英語的基本技能之一,又是高考中所占比重相當大的一部分。河北省的高考英語聽力是在2005年??嫉?,在實行新課標后2012年又恢復了,而且占30分相當大的比例,更能看出其重要性。在我指導完2012屆高三畢業生,高考取得優異成績之后,我把自己對英語聽力訓練感受總結歸納如下。
一、2013教學大綱對英語聽力的要求
該部分要求考生聽懂有關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話題的簡短獨白和對話。
1.理解主旨和要義。任何一段對話或獨白總會圍繞一個主旨或者一個中心思想展開。有時,主旨要義會比較明確,有時則會貫穿整個對話或獨白,考生要自己去歸納、概括。
2.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為了說明或支持主旨,對話或獨白中總會出現一些具體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等,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對話或獨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內容,也常常是聽力部分的重要考查項目。
3.對所聽內容做出簡單判斷。話語發生的場合、說話者直接的關系等對話語含義的理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這些背景知識的推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一個人對口語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聽力測試所要求考查的重點項目之一。
4.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一般來講,說話者總會有自己的態度或意見,對此的理解或推斷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有時,說話者的意圖或觀點是說明出來的,有時則隱含在對話的字里行間,需要聽者自己去揣摩、推斷。
以上是考試大綱對英語聽力的要求及考生應具備的能力的指示。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有針對性地對考生進行聽力訓練。我認為進行聽力訓練的首要條件是教師應在教學中盡量多說英語,要盡量做到語音純正,盡量讓學生盡早地接觸純正的、地道的標準語言。教師選擇好聽力材料的同時盡量充分利用課本內的課文與workbook里的聽力訓練材料,當然要選擇好適當的課外輔導材料,使學生的聽力內容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興趣。另外,教師要讓考生多接觸歷屆高考聽力試題,使之能適應高考的語音及語速。最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我所任教的學校是農村學校,學生普遍英語聽力差,我認為存在以下原因。
一是來自學生,即學生不重視英語,更不用說聽力了,很少花時間去練習。二是來自教師,教師只重視外語知識基本語言問題。學生在小學初中沒有掌握正確的發音、充足的詞匯量及相關的語法。聽力是聽和理解之和。聽力理解過程是人們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的過程。
具體問題有:語音障礙。有些學生剛開始學習時就沒有掌握單詞的準確發音,于是產生了聽力障礙、語速障礙。中學生平時學習以課文錄音為準,速度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語速較快的連讀、弱讀、重讀、爆破、重音轉移等有關語音語調變化的聽力材料,便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在平時訓練時就應該循序漸進,逐步向大綱要求過渡、詞匯障礙。學生英語詞匯量大小及掌握準確程度,直接影響聽力理解。
二、訓練學生聽力的策略
1.充分恰當地利用課堂用語。英語新教材的突出特點就是側重對學生的聽說訓練,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來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高中英語教師應使用的基本課堂用語包括:問候、指示、解釋練習的步驟、糾正錯誤、表揚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用簡單的英語來解釋一些語法結構、詞匯和一些背景知識,有必要的話還要借助于身勢語來表情達意。這樣經常重復所說的內容,一段時間以后,學生便能基本適應,而且教師在用英語組織教學時,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
2.充分恰當地利用課本。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教師應積極使用并開發教材。我把整個聽力教學過程分成四部分:聽前預測(pre-listening),聽時記錄(while-listening),聽后延伸(post-listening),及時鞏固(Consolidation)。在做聽力練習前,我適當介紹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會更加有助于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因此,我在聽前會給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以提高聽的興趣。在做聽力時,我同時呈現相關的圖片,使學生在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受到刺激,加深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聽完之后我再要求學生展開合作學習,把遺留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共同完成。最后,進一步鞏固。為了加深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我再次把圖片展示出來,而不放錄音,要求學生在圖片的提示下重述聽力內容。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每組派個代表進行口頭表述。這樣既能練習聽力,同時語音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書面表達相應得到了練習。
3.充分利用課外教材。眾多教師所選擇的聽力材料多數接近考試題型,而語言材料一旦缺少新穎性,學生就很難有興趣或集中精力聽,若平時能選擇些衣食住行等與現實生活或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材料進行訓練,學生則更容易進入狀態。學生都有一份英文報紙,我自己定了高中版《21世紀》報、《ChinaDaily》等。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挑選一些較好的、較適合學生的、跟得上時代的文章,進行一些聽力訓練,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增添他們的興趣。
4.充分利用聽力材料進行精聽和泛聽訓練。所謂“精聽”,指仔細、認真地聽取所聽內容的各個方面,不僅僅包括主要內容,還包括其中的細節,并較為準確地獲取這些信息。精聽可以是逐詞、逐句地反復聽,也可以是一段對話或是一篇文章的重復聽。聽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先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或者要談論的問題,隨后就一句一句地仔細聽。學生聽時不看文字材料,把聽的材料記下來,一開始聽時會比較困難,聽不懂就反復聽,直到聽懂為止。這樣聽一段時間,學生對于語音、語調的變化,就會感覺比較熟悉了,聽力會有較大提高。
泛聽是在不停頓、反復聽的情況下,著重聽其內容和重點。學生練習泛聽,先從心理上有所準備,聽不懂,不要停下來想,更不要心慌意亂,不肯聽下去。短文,小故事,幽默劇及電影對白等相對比較容易些,因此,教師不妨從這些方面多練習聽力,在“寓聽于樂”中提高聽力能力,培養聽力興趣。
三、合理采用聽力材料后的反思
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選擇教材中與學生實際水平的內容,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訓練聽力,獲得相應的聽力能力。
2.保持材料的科學性。采用合理的材料輔助提高聽力能力時,教師要注意保持科學性,并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總之,要提高中學生英語聽力就必須做到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持之以恒。只有做到這些,英語聽力水平定會不斷提高,并且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