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艷
數學知識的應用具有廣泛性和嚴密的邏輯性。數學的練習課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訓練學生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上一節高效的練習課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追求。如何上一節好高效的練習課呢?我進行了一些嘗試,下面談談我個人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增強趣味性,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感受與興趣。練習課如果僅靠習題的簡單模仿與套用,學生學起來很容易產生消極和疲勞,這就需要教師去創設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有趣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和想參與練習的欲望。這個時候,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就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好的條件。在習題設計的時候,我們可采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一些直觀、有趣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條件較差的學校可以采用游戲、比賽等形式增強課堂練習的趣味性,提高練習效率。如在進行10以內分解組成練習時,我們可采用紙牌游戲、找朋友游戲和登塔比賽,等形式進行練習,學生能在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練習效果事半功倍,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體驗學習的快樂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環節設計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去學、主動去學。如我在教學8加幾的進位加法時,我首先利用課件讓學生體會到池塘里原來有8只鴨子,又游來5只,求現在池塘里有幾只鴨子用加法計算,然后讓學生嘗試計算8+5的得數,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算出得數都是對的,一道題有多種解題方法,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自己得出結論,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三、練習課的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要有層次
要上好一節練習課,例題和習題的設計就要合理地選擇。一是要典型,要有助于鞏固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解題的能力。二是要難度適當,如果選題難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承受能力,將影響課堂教學的進行,不利于激發學生思維動力。因此,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習題,可以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空間,激發并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如在講解圓柱的表面積時,在學生了解了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后,布置一些和實際生活特別貼近的題。如親自動手測量圓柱的直徑和高求圓柱的表面積;給出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圓柱的表面積;給出圓柱的側面積和高球表面積。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進行解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開放練習,讓學生自主去思考所能解決的各種問題,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四、練習課的設計要體現出數學來源于生活,反過來數學又為生活服務
對于練習課的練習設計,要展現出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旁,從自己身邊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有用的,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如在教學十以內數的認識時,讓學生用學過的數字說一句話,使學生從認識數字開始就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好數學很重要,從而愛上數學。
總之,要上好一節數學課,帶給學生的,絕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其中還包含著對數學文化的尊重、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更有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要上一節高質高效的數學練習課,既要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又要發揮數學的應用價值,需要教師精心地鉆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練習,組織學生,及時總結,做到“情趣”并茂,只要我們用心去澆灌,練習課這片綠洲一定也能生機盎然。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