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梁 陳森
摘 要: 針對目前我國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存在的統籌規劃力度不夠、組織不力、信息缺乏有效共享等主要問題,總結了各高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所提出的適應其數字化建設的建議和方法;從個人服務、教學、辦公方面給出了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目標,具體步驟為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具有較高素質的工作隊伍,建立CIO機制,規避風險,分步實施,加大宣傳和協調力度等,為高校發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關鍵詞: 數字化; 統籌規劃; CIO機制; 規避風險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05-66-02
Research on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in higher colleges
Zhang Dongliang, Chen Se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aching &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1,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ur country's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such as little global planning, poor organization, lack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other major issues, th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proposed by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ir real situations are summarized. The goal in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is given from aspects of personal service, teaching and office work. The specific steps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infrastructure, organizing the higher quality of the work team, establishing the CIO mechanism, avoiding risk, implementing step by step, increasing the dynamics of propaganda and coordination and so on. The new direction for college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igital; overall planning; CIO mechanism; avoiding risk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信息化水平不僅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實力和經濟成長力的重要標志,也成為高校提高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技術支撐。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設已有重大進展,教師、工人、職員、學生等大部分都在使用網上辦公或網上教學等網上服務。以數字化校園建設宗旨為前提,必須要加強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人的需求作為高校數字化建設的首要任務。為此,很多高校通過引入數字化解決方案,促進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體制的變革和創新。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當前高校呈現出辦學校區多,教學資源分散等問題,因而也帶來了學校辦公中信息傳輸慢,效率低,重復工作等較多問題。加強高校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是現在一項非常迫切的任務,是擺在各高校之間,各領導層中一個非常重要、現實和嚴峻的問題,因為實現高校合理的、結構化的、有序的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整合教學資源,優化科研、后勤管理的必要條件,也是高校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說建設數字化校園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根本手段,而實現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的重要支撐[1]。
1 高等院校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處在信息化大發展時期,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各地、各部門和各學校發展不平衡,教育信息化統籌規劃[2]的力度不夠,且少數教育單位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還不夠到位,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第二,組織力度不夠。教學、科研、管理是高校的核心,但是信息化、數字化校園的實施必然會對傳統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帶來一定的沖擊,而且會威逼到各個部門,各個管理者的利益,這勢必會給數字化校園建設帶來阻力,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推進校園建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第三,信息缺乏有效共享,缺乏統一的規劃。大部分高校各應用系統都是各部門從自身的角度各自開發實施的,割裂了學校各部門之間的有機聯系,無法充分有效地實現數據共享,在數字化校園中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從而導致高校教育信息資源相對匱乏,資源整合力度不夠,信息技術的整體推廣應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四,用戶缺乏統一的接口[3]。由于各部門采用了不同的應用系統,用戶需要各種不同的口令才能登錄到這些應用系統中去,人性化程度低。
第五,流程改進有待提高。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由于存在管理流程不暢導致某些效率不高的現象。這有著大環境的因素,也與上面提到的組織力不強有關系。
第六,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風險意識有待加強。有調查顯示,當前的信息技術投資中有80%-90%未達到預定目標;80%到位遲緩或超過預算[4,5];40%以部分失敗告終或最終放棄;不足25%完全符合目標;只有10%-20%滿足所有既定工作標準。這樣的一系列數據提醒我們:如果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需求估計不足,對真正實現虛擬校園、無紙化辦公、管理決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和成熟的方案,缺少規劃、缺少統籌都將帶來巨大的建設風險, 以至于數字化校園建設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6]。
2 數字化校園建設
2.1 數字化校園建設目標
我國高校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打造一流的數字化網絡環境,建設數字化的教學資源,創造數字化的教學與學習環境,營造數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環境,實現數字化學習、數字化教學、數字化科研和數字化管理,創建數字化的生活空間和虛擬大學空間,實現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而衡量一個高校的數字化建設是否成熟和完善,取決于信息化是否能滿足高校各類人群的需要。主要實現目標有以下幾點。
⑴ 個人自助服務。提供E-mai1、VPN、BBS、VOD點播以及用戶自服務功能。例如,持“校園卡”可實現圖書借閱、實驗室上機、校內餐廳就餐、校內超市購物、打開水、洗澡等消費活動。在消費時,采用“先刷卡、后扣費”的方式。持卡人只需將“校園卡”平放在POS機讀卡感應區內,POS機操作員先根據所要的飯菜或物品打出錢額,聽到一聲“嘀”后就可將卡取回,這時消費金額已從卡內扣除。消費時,注意看POS機的顯示屏,確認扣款金額正確后再取卡。
⑵ 教學方面。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通過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⑶ 辦公方面。包括公文辦公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會議通知系統和人事管理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實現系統管理員根據個人賬號和密碼登錄,從而獲得個人管理權限。其中公文辦公系統可以實現無紙化,自動化辦公,而教學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會議通知系統和人事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數據共享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
2.2 數字化校園建設步驟
數字化校園建設大致分為兩大步: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信息管理建設。基礎設置建設是為數字化校園化建設提供了硬件基礎,起到骨干和支撐作用,而應用信息管理建設主要包括教學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圖書管理系統、行政管理信息化以及后勤管理信息化等。其中,教學信息化是高校建設的中心,它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方便的、靈活的教學工具和資源,大大提高教師的辦公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的積極性。科研信息化和圖書管理信息化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關鍵,它為高校的發展和運行提供強有力的資源和技術支持,保證高校發展的師資水平。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信息化為前者信息化提供強有力的服務,為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發展注入一股催化劑。以上兩個步驟、五個方面共同構成高校數字化建設的內容,它們互相支撐,相互彌補,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教與學、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從而提高高校建設和發展運行的效率。
高校數字化建設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需學校重視總體規劃,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綜合管理部門、業務部門、學術機構、技術部門等方面的意見,確定本學校的具體建設目標、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案,分步實施,逐步推廣。
⑴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先決條件;基礎設施建設涉及計算機設備、網絡互聯設備、移動終端、多媒體設備、衛星設備等多種設備的建設與維護,其目的是通過利用信息化設備裝備當前的教育機構,努力建成具有不同功能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統,促進教育的革新與發展,進而實現提升教育質量的目的。
⑵ 擁有一支具有較強技術力量、較高業務素質、可以承擔起數字化校園建設日常管理工作的隊伍,以保障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正常開展。
⑶ 應用主導,以用促建,改進流程。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網絡基礎設施固然重要,但應用是第一位的,沒有應用,網絡也就沒有存在必要,要搞好應用就必須重視基礎性的工作。一方面要進行用戶的需求引導和需求培養,使得建設的系統滿足用戶需求,用戶樂于使用;另一方面,要在有關管理部門的統一協調下,建立面向全校的基礎數據庫、資源庫等,形成高度共享、可靠維護、及時更新、能提供決策依據的數據倉庫群。
⑷ 建立符合國際、國家、教育部和行業標準的適用于高校長期建設的標準規范體系。標準化問題并不僅僅是一個學校內部的問題,也是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教育管理部門之間,以及學校與社會的其他組織機構之間溝通的重要方式。所以,學校要集中解決各個層次信息的標準化問題,包括分類標準、編碼方式等。
⑸ 建立CIO機制,形成有效的分層管理體制。數字化校園建設必須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它的建設需要領導發揮一把手作用,保證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方面關系的協調和最終決策,保證信息化建設中必要的投資力度。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應該是校級領導,直接參與學校的決策,是學校進行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強有力支撐,全面負責學校信息化推進的計劃和規劃。
⑹ 規避風險。解決學校信息化中的實際問題,避免一次性投入資金過多,從而實現學校內部營造信息化環境的緩沖過程;另外要注重網絡安全與網上內容的管理,加強信息安全宣傳,重視信息安全整體規劃;舍得安全資金投入,針對自身的網絡建立安全防御體系,防止不健康內容在網上的泛濫。
⑺ 加大宣傳和協調力度。充分發揮全校各參與單位的積極性,揚長避短,求同存異,注重協調和探索,更大限度地發掘各職能部門需求,加強溝通,盡可能多地發現各單位可能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提升數字化校園水平、縮短建設周期的有力措施。
3 結束語
數字化校園建設是學校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是建設開放性、綜合性大學、提升大學品位的必修課。校園數字化為學校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對于擴大學校教育規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快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具有深遠的意義,是信息經濟條件下高等院校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必由之路。為了更好地建設數字化校園,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還應加強“云教育”方面的研究,并著手為師生、教職工之間的交流提供一個更加安全、可靠、快速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王蘭尊,黃建軍.數字化校園教育資源建設的整體解決方案研究[J].
農業網絡信息,2007.10:52-60
[2] 黃家寅,湯智慧.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校園數字化對教學模式改革影響
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2:115-118
[3] 王蘭尊,黃建軍.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發展對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
育,2009.6.
[4] 李安裕.探討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數字化校園網中SOA架構的應
用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09.12:159-162
[5] 陶瓏.公安院校數字化校園管理模式的建構[J].教育與職業,
2009.10.
[6] 王良瑩.基于B/S架構的高校辦公自動化系統構建[J].吉林師范大學
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