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振學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們把你們教的學科,看作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們教的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您應當引以為榮的事。”也常常有學生跟我說,假若他對某一學科有濃厚的興趣,他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習的潛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先導,是會學的益友。”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生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理想的地理教學應該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的過程。在眾多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對興趣這個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那么怎樣才能在地理課堂上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達到學生愛學地理的目的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一、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激發學生興趣
地理是怎樣的一門學科,絕大多數學生認識不明確,除了向學生進行抽象的理論闡述外,我給學生打了這樣一個比方:我們的地球好比一輛遠途旅行的汽車,這輛汽車定員為50億個人,我們為這輛車廂內的乘客。車上備有相應的燃料、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如果在旅行途中無限制地亂搭乘客,汽車嚴重超員,車上備用的東西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結果不到目的地燃料耗盡車子中途停下,或是車子底盤變形,輪胎爆破,或是因缺食缺水而使旅客死亡。以此來說明人類的發展除了人類對地球積極的影響一面外,更大程度上給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帶來了或是已經暴露,或是潛在的災難。通過理論與事實的教育,學生就會明白:地球要養育好人類,人類要從地球上獲得更大限度的資源,我們就得認識、了解地球,就得探討,研究人類怎樣發展才能和環境相協調。錢學森說過這樣一句話:“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很多,如資源利用,國土整治,發展戰略等都滲及地理學。”我國搞改革開放,發展社會生產力,做為21世紀的青年不能不具備一定的地理知識。
二、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興趣
在實踐中培養興趣是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1.深挖教材內涵,采用有趣的教法使課堂充滿熱烈氣氛。以“人類認識的宇宙”為例,關于“宇宙”應當向學生這樣設問:你知道地球以外是什么樣的世界嗎?(學生眾說紛紜)這個世界有多大?在熱烈的氣氛中通過教師歸納總結得出了“宇宙”的概念。講“天體”時,我曾對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愿意乘座‘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遨游太空嗎?在飛向太空的途中你都能觀察到哪些東西和現象?”
2.注重野外觀察和實習。例如,對于星座可讓學生先自己照著“九月星空圖”繪出星座圖形,晚上讓學生實際觀看,學生印象深,記得牢。
三、充分運用語言藝術
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并通過面部表情、手勢等體態語言加以輔助,可以使學生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地理課堂教學可采用以下三種語言。
1.啟示語。根據教材特點,對于難點知識,講解內容時,應當多采用啟發設問的語言。這樣可以步步誘導,環環相扣,突破主題。比如,講太“陽高度變化”時可以這樣設計:為什么咱們這里的學校在一年之中見不到正午太陽位于頭頂的現象呢?(學生眾說紛紜)繼而又問:比我校位置更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如何呢?最后又問:引起這種自然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層層設問,步步逼近,結論自然而然就得出來了。
2.比喻語。對于學生易于混淆的,難以記憶的知識利用打比喻的形式,學生一聽形象生動,很輕松地也就記下了。筆者編了一首順口溜:地球引力是把(無形的)刀,裂破皮層(指巖層)血流(指能量)多。這樣學生既好記,又易于理解。
3.快慢語: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有時可采用精煉簡明,高頻快節奏的語言刺激學生聽覺。比如,講述“快行冷鋒”“火山爆發”就可用快、猛、爆的語言。慢語可以使學生對所講知識產生一種溫和親切的感覺。如講“暖鋒天氣”“地熱”就用緩慢輕松的語調,借助于面部表情、手勢進行演示。總之,不論在哪一節課當中,快慢語應當有機結合,做到快中有慢,慢中有快,錯落有致。
四、針對不同學生情況,進行個別興趣培養
歷屆學生中每屆都有極少數學生在學習上自暴自棄,對待這種學生,我們可采用曲線培養學習興趣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第一,將信任和期待的信息,春風化雨似地傳給學生,使學生在內心對教師產生一種好感和尊敬,從而喚起學生學習上的積極性;第二,對這類學生應當尊重他們的人格,維護他們的尊嚴,絕不能采用訓斥、探苦、諷刺的方法。比如,某某學生長期以來不認真聽課,作業、練習題常常不做不交,我通過勞動、文體等活動,有意讓該生接近自己,此時抓住該生的閃光點和他談笑風生、交流感情。對待學生,生活諸方面對他們多加關照,課堂若不專心聽課,可有意提問,回答不上來可和言悅色予以提醒注意。這樣學生就有了這樣的情感:學不好地理,對不起教師。他就會想方設法力求認識地理,力求學好地理。
由于初中升學考試地理未列為必考科目,許多學生對該學科不重視,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突出。筆者以上所談只是想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