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新
摘要:在中等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科目中,結構制圖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這門學科的教學需要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多媒體應用技術與服裝制圖教學整合,用“讀、議、歸”三段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服裝專業的興趣,提高服裝制圖教學的效率,實現學生由被動接受的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結構制圖;多媒體應用;教學法;探索
在服裝制圖課的教學中,教師所要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制圖方法與過程,更重要的是制圖的依據、原理及服裝款式之間關聯變化的相互關系,激發學生對服裝制圖的興趣、洞察能力和創造能力。大凡服裝行業的同仁都有這樣的同感:不管是法國巴黎的時裝節,還是國內的服裝匯展,總是琳瑯滿目,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服裝的品種多、變化快,形成了小批量、多品種、規模小的生產模式,并向勞動密集型的方向發展。這樣迫切要求新一代的服裝人要有過硬的本領,這對我們的服裝職業教育面臨一次嚴峻的考驗。要求培養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素質高,應變能力強的服裝實用人才。這里我就服裝專業的制圖教學方面談談自己的一種做法——“讀、議、歸”三段教學法。
所謂“讀”就是閱讀課文內容,在服裝結構制圖教學中,閱讀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也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具體做法是:教師先啟發學生閱讀,然后借助多媒體作對應的解析,并做下一部分閱讀的啟發。啟發可以對閱讀內容做引導啟示,或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啟發——閱讀——解析——啟發,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經過幾個回合,便把新課內容閱讀完畢,達到對新知識的認知和初步理解。
如在女夏衣的結構制圖教學中,教師首先拿出女夏衣的樣品,讓學生感知其外形,并提出一些局部問題:領型怎樣?袖型怎樣?袖口又是怎樣?腋下部位還有一條結構線,又是怎樣形成的?同時播放對應的視頻,使學生了解了女夏衣的款式形狀后,帶著問題閱讀女夏衣的外形結構內容,讀完后進行解析。然后,啟發閱讀制圖公式部分內容,接著解析,分析它們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探索制圖公式形成的原理,得到比較準確的制圖計算公式結,再次啟發閱讀結構圖內容,讀后綜合解析,這樣三個回合把新課內容閱讀完畢。整個閱讀過程很融洽輕松,學生的閱讀熱情較高,效果也很好。在提問檢查時,學生回答的正確率均在85%以上,大大增強學生的讀圖能力、學習興趣和好學動力。在多媒體方面,利用準備好的素材,把對應的內容、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滲透到到整個閱讀過程。
新課內容閱讀完畢后,師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議論,即謂之“議”。通過“議”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討論問題,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批判能力,從而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討論時,要針對問題,暢所欲言,無所不談。不但解決了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而且把作者的思想動機,制圖、制作原理和方法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剖析。讓學生發表各自的見解和主張,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直接與自己已有的知識作對比,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并加以總結和綜合。
如議論到前胸寬的制圖公式B/6+1.5時。我們作這樣的討論:就是把胸圍分成六份,即前片兩份,后片兩份,還有袖窿兩份,同時用樣品和紙樣模板比試給學生看,這樣與實際相符,前胸寬自然是B/6加上一個調整數字了,直觀易懂,很好記。同時大家都能舉一反三,得出制圖中的后背寬也是B/6加上一個調整數字。這樣就能把制圖中的公式與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相對應,同時培養了學生觀察事物,探索奧秘的能力。就不會離開人體,而空談服裝,能把服裝在人體架構上不斷延伸和發展,很明顯直觀,一議則明,一明則通,達到充分理解,靈活運用的目的。
通過議論,歸納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并加以總結、綜合,再進行制圖的鞏固練習,使新課的內容有所歸宿,最后在學生的大腦中落戶,這就是“歸”。在“歸”的過程中,突出新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并與整體有機結合。如在新課女夏衣的制圖時,把公式的5分法、6分法和10分法進行歸納、綜合。5分法是開領的計算方法,10分法的一半,歸10分法中進行對照記憶。6分法式對胸圍數的分配方法,這樣作對照歸納,突出開領弧線和袖窿狐線的畫法,并與各部件的結構相互銜接過度,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女夏衣結構。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結構制圖的鞏固練習,把書本的內容變為自己的知識。
學生經歷了以上的學習過程,基本形成女夏衣結構圖的藍本,然后在電腦上,用服裝CAD軟件環境進行繪圖,結合現代工具和先進技術,做好充分的訓練,這樣突破傳統的服裝制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進行大膽的改革。從教的方面來說,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引進新思想、新技術,改革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并將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于一體的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服裝制圖教學。從學的方面來說,教師要把改革的重點放在如何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同時,能夠實現服裝制圖課堂教學中諸多媒體的有機組合,充分地顯示出教師對服裝制圖教學的主體設計作用,將教師的教學設計空間引向無限,為服裝制圖教學方法創新提供了條件,使學生學習更加系統化、直觀化與感性化;發散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更好地面對層出不窮的服裝世界。
通過“閱讀”“議論”“歸納練習”三段教學,把“讀、議、歸”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育改革實踐中進行創新探索,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的制圖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發展,感到專業知識是圍繞基礎知識為中心,每學習一個新的內容都是在基礎知識上延伸擴展。我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將得到全面發展;既能使每次教學都鮮明、突出,又能與原有的知識相互聯系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較為系統的專業知識,還能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時裝設計和時裝結構制圖,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中職服裝結構制圖課是服裝專業的主課之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采取以上方法進行教學,深受學生和同行的歡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與廣大同仁一道繼續探討和交流中職服裝結構制圖教學的理論及教法,為職業教育貢獻綿薄之力。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