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金 林海霞
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P2P網上借貸行業的發展狀況及潛存風險,并以國內P2P網絡借貸行業內第一家拿到金融信息服務資質的公司——拍拍貸為例,揭示了國內網上借貸信用機制的現狀,從P2P網上借貸平臺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構建P2P網上信用機制的建議。
關鍵詞:信用;信用機制;P2P借貸;網絡信用
一、 引言
P2P網上借貸(即以網絡為載體而發生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活動)行業現正處于風口浪尖之上,這與P2P網上借貸公司極易踩“非法集資”紅線相關。由于該行業門檻低,盈利模式簡單,且小微企業、個人旺盛的貸款需求,近年來許多創業者都紛紛入駐該行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大小小的P2P網上借貸平臺公司在2 000家以上。P2P網上借貸模式最早誕生于英國,比如Zopa公司。與歐美國家高度透明的個人信用體系相比,國內銀行征信系統并不向個人和P2P網上借貸企業開放,法律上也無約束該行業的條文,政府更無明確該行業的監管部門,網上借貸平臺操作也潛藏著不規范行為等。這一系列P2P網上借貸信用機制的缺漏,極易增加行業平臺的風險或引發非法行為,進而阻礙行業發展。
二、 P2P網上借貸發展現狀
P2P網上借貸在2007年引入中國,經歷5年多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近兩年更是呈爆炸式增長態勢,典型的網上借貸平臺有拍拍貸、紅嶺創投、宜信等。
1. 行業市場需求。目前,在中國注冊的企業中有99.3%是小微企業,國內生產總值的55.6%是由小微企業貢獻的,國家稅收的46.2%是由小微企業貢獻的,小微企業提供了75%的就業機會。但是只有13.4%的小微企業通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融資,66%的小微企業面臨融資問題。而個人能夠通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比例也較小。銀行貸款難,迫使很多資金需求者將目光轉向民間借貸市場,但我國民間借貸市場借貸利率極高,月息一般在5%左右,甚至有高達10%的。
借貸流程簡便快捷的網上借貸聚集了社會閑散資金,符合中小企業、中低收入者等資金短期周轉的需求。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網上借貸平臺。據暢貸網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P2P網上借貸平臺交易量已從2011年的60億元增長到2012年以來的300多億元,一年左右時間增長了5倍之多。
綜上所述,由于網上借貸相對于實體借貸公司擁有覆蓋廣、借貸便捷等優勢,我國P2P網上借貸行業市場需求還將不斷增長。
2. 行業潛存的風險。
(1)政策風險。是該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對于網上借貸,無論政策監管還是法律條文均未明確規定,未來政策的規范力度和監管深度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監管層對P2P行業的看法不一,有觀點認為值得鼓勵,但也有觀點表示擔心。所以未來該行業是否被承認為合法、頒發牌照還無法確定。
(2)行業風險。目前,該行業的準入門檻低,搭建一個P2P網站平臺成本低,而網上借貸市場需求又很大,這將導致網上借貸平臺數量泛濫、參差不齊。由于該行業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網貸中很多規定、借貸條件都沒實體融資平臺健全、嚴格。而近年出現的“P2P貸款平臺貝爾創投涉嫌詐騙被調查”、“網貸平臺優易網人去樓空2000多萬資金或蒸發”等事件將給該行業和投資者帶來信任危機,給該行業的運營發展帶來更大的挑戰。
(3)投標壞賬風險。即注冊進入P2P網上借貸平臺的借出者放款投資的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和借貸平臺。對來自借入者的風險,借出者通過網上借貸平臺的指導進行識別、控制。對來自借貸平臺的風險,借出者則通過在進行網上投資前詳盡審閱相關網站資料、評估投資風險來防范。
(4)債權的法律風險。網上借貸的業務模式,源自國外互聯網企業對民間借貸的探索和創新,國內目前對網上借貸業務的司法實踐尚無明確案例和確切解釋。當行業政策風險沒有解除之前,借入者發生逾期后,債權確認的證據和催收產生的糾紛能否得到國內司法認可,存在不確定性。
三、 拍拍貸網上借貸信用機制案例
1. 拍拍貸簡介。拍拍貸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中國第一個P2P信用網上借貸平臺。拍拍貸定位于一種透明陽光的民間借貸,是中國現有銀行體系的有效補充。2012年4月16日,拍拍貸在上海工商局的支持下,正式特批更名為“上海拍拍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這是目前P2P網上借貸行業內第一家拿到金融信息服務資質的公司。同年的12月21日,國內首家網絡信貸服務業企業聯盟成立,拍拍貸成為聯盟創始成員之一。
P2P網上小額無抵押借貸的拍拍貸既不吸儲,也不放貸,通過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合作,管理和處理所有與用戶資金相關的操作。而拍拍貸平臺更多做的是信息匹配、工具支持和服務等功能。拍拍貸平臺上,借入者的借款利率是自己設定,平臺則提供“競標”和“自動投標”兩種方式,并且設定了法定最高利率限制,這有效地避免了高利貸的發生。
2. 拍拍貸信用機制現狀。由前文對信用機制的內涵及功能的分析可知,拍拍貸信用機制中信用關系的搭建是以拍拍貸為平臺注冊認證后實現的;信用行為是以借入者發標,借出者投標成功等來實現的;而拍拍貸平臺本身的信用規定具體為:
(1)認證機制。拍拍貸平臺上,借入者在發標后要進行“拍拍貸認證”,包括手機認證;學歷認證;視頻認證;戶口認證。此外,拍拍貸還攜手身份網并依托“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推出權威身份認證方式。
(2)審核機制。審核環節審核的是借入者的身份證圖片、手機認證和與申請借款產品相一致的資料。審核有前期和后期審核,在前期審核中,拍拍貸除審核以上資料外,還會就額度核實,調查借入者的個人資產/負債,收入/支出以及其企業經營狀況等。后續貸款審核時,著重調查用戶外圍情況,如是否涉嫌欺詐,有無違法記錄,有無訴訟,有無不誠信行為等。
(3)資金管理機制。用戶在拍拍貸的資金分為自由資金和客戶資金,采用分賬管理模式,可以做到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完全分離。用戶充值和提現的資金收付行為全部在具有央行支付牌照的知名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財付通)以及銀行等體系內操作,相應的資金實際存放在這些機構的銀行賬戶內。這可以防止平臺高層挪用資金或捐款跑路。
(4)逾期催收及黑名單機制。拍拍貸在2011年12月創建了“拍拍貸逾期催收群組”,列明了催收群組管理規則,并制定借出者催收獎勵機制,讓借出者通過“我的黑名單——提供催收線索”的方式提交信息,參與到借入者款項催收環節。在追欠方式中,拍拍貸是在其網站上設有一個后綴為blacklist(黑名單)的頁面,專門曝光未按期歸還欠款的逾期者名單,公布其真實姓名、相片、電子郵件、手機號碼等內容。
拍拍貸平臺在社會信用機制和平臺自建的信用規定下,搭建了借貸雙方的信用關系,實現了他們的信用行為,使平臺的信用機制初步建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壞賬風險等。
3. 拍拍貸用戶操作流程。在拍拍貸網上借貸過程中,用戶的每步操作行為都有相應的信用機制約束。用戶要在拍拍貸網上借款或投標均需先通過實名認證機制注冊為拍拍貸會員。借款者要借款,需要將借款原因、借款金額、借款期限、逾期利率及能夠承受的最高利率等信息均在平臺上列出,并提交相關資料給拍拍貸平臺進行審核。然后借出者才進行競標,利率低者中標。為降低投資風險,一般借出者出借給某一借入者的資金不多。最后,如果資金籌措期內投標資金總額達到借入者需求,則表明此次借款成功,平臺自動生成電子借條,借入者需按月向借出者還本付息。但如果未能在規定期限內籌到所需資金,則表明此項借款計劃流標。
四、 研究結論與建議
1. 研究結論。P2P網上借貸是指以網絡為載體而發生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活動。目前,該行業準入門檻低、無監管部門和法律約束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等使得該行業的平臺數量銳增。因此,P2P網上借貸平臺也潛藏著很多不確定風險,如政策風險、行業風險、投標壞賬風險、債權的法律風險。為更好地防范和降低這些風險,加快該行業健康、有序、穩定發展,筆者以拍拍貸為例,在拍拍貸網上借貸平臺信用機制下了解用戶借貸流程,并總括了該平臺主要的信用機制有:認證機制、審核機制、資金管理機制和逾期催收及黑名單機制。這些信用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壞賬風險,保障了借出者的資金安全。但是,筆者認為其制定的“黑名單”催收機制有可能涉嫌侵犯個人隱私,這是需要改進之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只有規范P2P網上借貸行業的信用機制,才能更好地促進行業發展,降低風險。為此,筆者提出了構建P2P網上借貸平臺信用機制的幾點可行性建議。
2. 建議。
(1)對P2P網上借貸平臺信用機制構建建議。
①建立“P2P網上借貸征信系統”,加強借貸風險管理。眾多的P2P網上借貸平臺可利用網絡信息的透明性,聯手建立“P2P網上借貸征信系統”來加強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風險控制。事前,網上借貸平臺可以通過系統查看借入者個人借貸記錄,避免個人從多個平臺同時借款。事中,借入者應該被要求定期向平臺和借出者披露自己的用款情況。事后,系統將借入者的借款、還款記錄及其他與之相關的用戶對他(她)的評價等級聯合到平臺中。另外,系統可以設置基本的信用評級標準,統一評價借款人的等級,這更有助于評價的客觀性。
②制定利率定價機制,有利于遏制高利貸產生。利率定價機制可有兩種:一為利率競拍制度,如拍拍貸采用此制度,借出者以貸款利率競標,利率低者勝出,這能有效降低借入者的成本;二為固定利率制度,如美國網站對不同信用評級的用戶采取不同的固定利率制度,信用評級越高的用戶獲得的貸款利率越低。
③實行實名認證機制,保障個人信息真實性。用戶在申請成為借貸平臺的會員時,應通過必要的認證。認證內容含:手機認證、身份認證、戶口認證、工作認證、視頻認證等。在身份認證中,可同拍拍貸一樣攜手身份網并依托“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進行身份認證。
④完善資金管理機制,防范資金被挪用等事件發生。網上借貸平臺既不吸儲,又不放貸,所以借入者和借出者的資金應存在在平臺之外的機構,如具有央行支付牌照的知名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財付通等)。
⑤制定嚴格的審核審批機制,全面、系統地管理貸款進程。審核審批環節包括前期審核、貸中審核、貸款審批、貸后跟進及回款管理。前期審核主要是審核借入者的資料如個人信用報告、銀行流水單、資產清單等;貸中審核則著重調查借入者的外圍情況,如是否涉嫌欺詐,有無違法記錄,有無訴訟等;貸款審批是基于貸前、貸中審核的基礎再次核實相關資料,后決定是否批準該筆款項;貸后跟進則主要是對借款人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回款管理主要是還款的約束和款項催收等。
⑥規范還款催收機制,提高回款效率。網上借貸平臺可鼓勵借入者加入群組,通過群體的力量來約束群內組員按時足額還款。如果組員有成功還款記錄,該群組能更易吸引借出者以低利率放貸;可聯合借出者建立催收群組,用一定的催收獎勵機制鼓勵借出者參與到借入者的款項催收階段,并提交借出者個人賬戶黑名單,幫助提供催收線索;可在一定范圍內,曝光未按期歸還欠款的逾期者名單,但逾期者個人詳細信息資料僅限下一個潛在借出者或網上借貸平臺可以查閱參考,參閱者或平臺也不能公布逾期者的隱私信息。
(2)對P2P網上借貸政府規制建議。
①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包括社會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非傳統金融機構信用體系等。目前,國內的社會信用體系發展不穩定,體系不全面,而網上借貸行業的穩定快速發展又離不開借貸雙方的誠信和整個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所以政府應該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做好信用立法、系統建設等基礎性工作,并規范社會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等。
②將P2P網上借貸行業陽光化,頒發經營牌照,規范行業運行。P2P網上借貸行業在金融行業里聲譽不高,很多人對該行業一知半解,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行業的發展。將P2P網上借貸行業陽光化,并頒發經營牌照,這不僅能夠規范行業的運營行為,也能夠優化社會的資金結構。
③健全法律政策,規范P2P網上借貸行業發展。政府在陽光化P2P網上借貸行業后,應在法律政策上明確行業準入條件和相關責任歸屬,提高該行業的整體素質。制定《制定非金融機構反洗錢辦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放貸人條例》等規范網上借貸平臺、借貸雙方的行為。明確網上借貸利率上限,防止平臺出現違法“高利貸”。另外,也應規定借出者的稅務問題,對存放在支付寶等第三方的資金流向要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加以監管。
④將P2P網上借貸行業納入監管范圍,明確監管部門及主體,建立風險評估和控制體系。為了更好地監督該行業的經濟活動,管制不法行為,政府可明確規定由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網絡管理部門聯合管理,避免監管缺失或重復監管。再者,要建立網上借貸監測和評估指標體系,跟蹤分析行業發展、變化,定期公布行業相關報告。此外,對各種與監管相違背、不利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從嚴查處。
⑤實現人民銀行征信數據庫與P2P網上借貸平臺借款人的借款記錄對接。人民銀行征信數據應對P2P網上借貸行業開放,讓其有查詢等權利。這樣欠款人就會在銀行系統中遭受嚴厲的信用懲罰,例如買房無法申請貸款、被停用或無法申請信用卡等有約束性的懲罰。而借入者在平臺的借款記錄也相應在人行征信數據庫中更新。這樣既能夠降低借入者違約風險,又能不斷完善征信數據庫,且平臺也不需采用公布“黑名單”等可能涉嫌法律的行為。
參考文獻:
1. 劉益.信用、契約與文明.西南財經大學,2007.
2. 李新庚.信用論綱.中共中央黨校,2003.
3. 朱輝.我國電子商務中信用問題的經濟學分析及對策研究.南京郵電大學,2006.
4. 李新庚.信用機制對于市場經濟運行的意義.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63-65.
5. Heng S, Meyer T, and Stobbe A. Implic- ations of Web 2.0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e a Driver, Not a Passenger. Deutsche Bank Res- earch, Economics,2007,(63).
6. 王艷,陳小輝,刑增藝.網絡借貸中的監管空白及完善.當代經濟,2009,(24).
7. 曹一.論加強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金融監管,2011,(4):32-35.
8. 馬運全.P2P 網絡借貸的發展、風險與行為矯正.新金融,2012,(2):46-49.
9. 徐謹明.P2P網絡借貸行業內外風險淺析.網貸之家,2011-12-30.
10. 紫薇,袁中華,鐘鑫.中國P2P網絡小額信貸運營模式研究.微型金融研究,2012,(276).
11. 王毅敏,王錦.網絡借貸的發展及中國實踐展望研究.華北金融,2011,(2).
12. 黃樹青.我國微型金融體系發展缺失的一環——微金融評級體系及其建設.現代經濟探討,2012,(7).
13. 王艷,陳小輝,邢增藝.網絡借貸中的監管空白及完善.當代經濟,2009,(24).
14. 吳曉光,曹一.論加強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南方金融,2011,(4).
15. 蘇莉娟,嚴亮.淺談我國民間網絡借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金融經濟,2011,(12).
作者簡介:郭忠金,廣東金融學院副教授,中山大學管理學博士;林海霞,廣東金融學院信用管理專業2009級本科生。
收稿日期:201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