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興華
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是群眾文化的主體,是城市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骨干力量,更是新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生力軍。群眾是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和享受者,是群眾文化的主力。群眾業余文化在傳播先進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文藝修養、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傳承優秀民間文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的發展現狀
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綜合了群眾文化的各個層面,成為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民間文化和農村文化的復合體,是社區文化和新農村文化的拓展與提升。它吸收了不同類別文化的長處和各行各業的藝術人才,他們來自社會各個階層,長期生活在基層群眾之中,有著豐富的現實生活經歷和感受,有著豐富的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演員們通過文化藝術聚集在一起,在充滿樂趣的文藝創造中,身心得到愉悅,業務得到提高與發展。同時,通過自己的表演影響了許多人,為社會為他人帶來藝術美的享受。
截止2012年12月,青銅峽市第一批注冊的群眾業余文藝團隊43家,參與活動人員5000余人。業余劇團1個,雜技團1個,秧歌隊12個,少兒團隊3個,銅管樂隊1個,健身隊3個,老年藝術團8個。其中:農村擁有群眾業余文藝團隊18家(業余劇團4家,文藝宣傳隊6個,雜技團隊1個,秋歌團隊7個)。這些第一批注冊的群眾業余文藝團隊,能夠堅持經常性活動,年演出場次在35場以上的有28家,占注冊團隊數的69%。
二、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的類型分析
1、自娛自樂型團隊。以自娛自樂為目的、自發性強、人員構成以城市退休人員為主力。這些人文化素質較高,對文化藝術活動均有濃厚興趣。如銀河廣場中老年健身隊在業余社會文化指導員彭金蘭的組織下,每天早晨、傍晚開展活動,最多時人員達到350人。他們在給銀河廣場賦予生命活力和靈魂的同時,也為全市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增強了古峽的文化底蘊。
2、經營型團隊。此類團隊具有一定的規模,演職人員素質較好,能打會唱,大部分都是一人多職、多角色,同時還兼顧服裝、道具、伴奏等職。如邵剛鎮民樂文工劇團,全團有演職員30人,雖然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但個個身手不凡,演藝精湛,打逗坐唱樣樣行。該團既能表演傳統戲劇,同時還有一些歌舞、小品節目,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人群的欣賞水平,年演出場次達50場之多。
3、娛樂宣傳型團隊。此類團隊在農村為數不少,農村文藝宣傳隊擔負著為政府開展政策宣傳和文化服務的職能,葉升鎮葉升村農民文藝骨干劉虎能說會唱善表演,有一定的文藝功底,在他的操持下幾個人在村里組成了葉升鎮聯誼業余文藝演出隊,時常參加一些鄉村演出和比賽活動,而且還能夠結合時事政策和身邊的事創作編排一些幽默搞笑的方言小品、快板等文藝節目,成為遠近小有名氣的文藝班子,深受群眾歡迎。
三、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是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主力軍,它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
1、活躍城鄉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無論在城市或者鄉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有了他們的創作和表演,才使得城鄉充滿了歡歌笑語和喜慶氣氛,豐富活躍了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2、傳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文藝團隊成員來自民間,是民族民間民俗文化的守望者和傳承者。他們利用文藝表演形式,既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動地把民間傳統文化展示出來,為傳承民族民間文化做出了貢獻,如瞿靖鎮南營武術雜技隊就很有代表性和示范作用。
3、凈化城鄉社會環境,增強鄰里感情和干群關系。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宣傳時事政治,弘揚民族文化道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夠有效地感化、教育群眾,影響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促進社會風尚的轉變,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如北苑社區老年合唱隊,堅持社區演出或廣場演出,既增進了社區群眾的友情,又提高了活動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四、發展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的建議
1、充分發揮文化館職能,加強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建設。經常深入農村、社區,組織業余文藝骨干和民間藝術人才,充分發揮其指導、輔導職能,加強對農村、社區文藝團隊的專業培訓和表演技能輔導,增強文藝團隊的專業素質和演出能力。在對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搜集整理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挖掘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和藝術生產力,努力打造并推出屬于本地區的民間文化藝術品牌。
2、解決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缺乏演唱材料的難題。群眾業余文藝團隊作為一種非盈利性質的社會宣傳型的自娛自樂團隊,它的成長與發展應得到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和文化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引導,保證其活動內容積極向上,健康和諧,這就需要文化宣傳部門提供必要的宣傳演唱作品,以確保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的健康發展。文化館和鄉鎮宣傳文化部門應想文藝團隊之所想,急文藝團隊之所急,盡職盡責地為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排憂解難,采取有效措施,征集編印一些適合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排練演出的“小品、相聲、地方曲藝、小戲曲、快板書”等文藝演唱資料,從根本上解決民間文藝團隊缺乏演唱作品的關鍵問題。
3、抓典型,樹榜樣。對那些為群眾演戲、演群眾戲,越演越興旺的文藝團隊,宣傳文化部門應及時發現并給予表彰鼓勵,抓好此類民間文藝團隊典型,總結先進經驗,并予以推廣,保證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健康、有序地成長發展。各級政府應重視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建設,關心支持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的成長與發展,并給予必要的資金投入,為群眾業余文藝團隊購置必要的服裝、道具樂器和音響設備等。
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是群眾參與文化、享受文化的最佳組織形式,也是傳播文化、繁榮文化和發展文化的重要力量。農村文藝團隊有直接貼近農民、貼近生活、貼近事跡、服務農民的特點,是農村文化的基石,是集鎮文化的延伸,更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