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青海省文化館2012年大事記

2013-04-29 00:37:00
群文天地 2013年5期
關鍵詞:培訓文化

二月

2月28日,我館業務干部高英、省電視臺編導張巖紅編導的舞蹈《故節兒當當》(故節兒:青海方言,故事。)在“炫舞高原”青海省首屆電視舞蹈大賽中榮獲銀獎。

吟我館為退休老專家石永籌資出版《平越官下述略》一書。

三月

3月7日,我館調研部業務干部赴“青海省社火改革基地”———湟源縣城關鎮光華村開展“下基層、接地氣、辦實事”活動。

3月12日—22日,由省文化館、丹麻鎮人民政府主辦的“丹麻鎮民間民族鄉土文藝人才培訓班”在丹麻鎮開班。鎮土族“花兒”藝術團成員、鎮青年歌舞愛好者以及鎮政府的青年干部職工142人分別參加了民族民間舞蹈、現代舞蹈、“花兒”、青海民間小調演唱、器樂演奏的培訓。

3月15日晚,由省文化館、青海師范大學聯合舉辦的“花兒進校園”活動在青海師范大學田家炳學術報告廳拉開帷幕。我館館長顏宗成為青海師范大學300余名師生做了題為《花兒是流淌在西北人民心中的歌》的專題講座。講座由青海師范大學音樂系書記陳曉翔主持。我省著名花兒歌手馬占龍、李國全、李君蘭、李君蓮分別演唱了《上去高山望平川》、《雪白的鴿子》等經典“花兒”。

3月16日—21日,由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主辦、省文化館承辦的“青海省優秀‘花兒歌手培訓班”在我館舉辦。來自我省各地的40名優秀“花兒”歌手參加了此次培訓。省內“花兒”研究專家滕曉天、師守成、著名“花兒”藝術家蘇平及我館專業教師,從相關法律法規、“花兒”歌手應有的社會道德和責任、“花兒”基礎知識、歌手的表演技巧和形體基礎訓練等內容,采取專題講座和現場示范的方式對參培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

3月18日、3月25日,由我館發起,得到橡樹網青海俱樂部、青海省老年攝影家協會支持,為社會大眾提供免費服務的“我眼中的青海”系列攝影藝術講座品牌活動之“風光攝影方法和技巧”、“攝影數碼后期制作基礎知識”,分別在青鹽大廈和西寧市城東地稅局會議室開講。200余名省內攝影愛好者參加了培訓講座。

3月20日—21日,由省文化館主辦的“2012年全省文化(群藝)館館長工作會議暨公共文化服務培訓班”在省城西寧隆重舉行。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陳通、駐廳紀檢組組長常建明、廳有關處室負責同志以及來自全省六州一地一市53個文化(群藝)館、站長和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集體代表、西寧四區三縣及海東地區各縣主管文化的局長和參加“全省優秀花兒歌手培訓班”全體學員114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全省文化改革發展大會和全省文化新聞出版工作會議”精神。廳社文處、非遺處、法規處和基層館對接了2012年社會文化、非遺保護和市場管理工作;安排部署了“全省第二屆‘魅力校園青少年才藝大賽”、“全國第十六屆群星獎作品遴選”、“全省合唱指揮培訓班”、“全省群文干部電子琴培訓班”、“全省舞蹈作品培訓班”等工作。會議還邀請全國文化標兵單位,天津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李戈、重慶沙坪壩區文化館館長黃吉林,向與會人員做了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專題講座。西寧市群藝館、都蘭縣文化館、湟源縣文化館、大通縣文化館、格爾木市文化館、互助縣丹麻鎮文化站、玉樹土風民族歌舞團七個單位從不同角度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做了交流發言。會上省文化館黨支部對青海省文化館2011年度先進部室及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館長顏宗成分別與各部室簽訂了2012年工作目標責任書。同時與青海師范大學簽訂“花兒”進校園協議、與省內優秀“花兒”歌手簽訂了合作協議。

3月22日,由省文化館舉辦的“慶祝《群文天地》(藏文版)雜志創刊三十周年暨藏族民間文學研討會”在西寧舉行。會議由省文化館黨支部書記桑太本主持,原省政協副主席蒲文成、省政府參事謝佐、省文化和新聞和出版廳李加曲副廳長、省文聯班果主席、青海日報社戈明副總編、青海師大扎布副校長、省委宣傳部文藝處李懿南副處長、久美藏藥集團久美彭措董事長等領導出席了會議。來自北京、甘肅等省內外的學者和相關專家50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藏學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西北民大藏學院等18家單位發來了賀電賀詞。大會表彰了創刊三十年來成績突出的《群文天地》(藏文版)優秀作者仁青多吉、扎保、卡爾澤杰、旦正才讓、旦巴亞爾杰。在兩天的研討中,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對《群文天地》(藏文版)雜志創刊以來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刊物今后的發展和藏族民俗文化研究、整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3月22日—27日,省文化館舉辦“全省成品舞蹈作品培訓班”。來自尖扎、互助、化隆、都蘭、湟中、天峻、循化、門源、興海、樂都、民和、格爾木市文化館的49名舞蹈干部參加了培訓。為期6天的培訓,采取集中培訓與重點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向學員教授了我館業務干部編創的藏族舞、蒙古族舞、現代舞等。

3月28日晚,由省文化館和青海師范大學主辦的“春滿校園———花兒音樂歌會”在青海師范大學音樂廳舉行。我館黃河民族樂團、愛樂合唱團和我省著名“花兒”歌手為青海師范大學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600余人傾情奉獻了一臺“花兒”藝術精品表演。歌會由省文化館顏宗成館長主持,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陳通、青海師范大學王峰副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吟我館館長顏宗成被中國民族文化研究會評為“2012年度民族文化影響力人物”。

四月

4月1日—10日,由省文化館和都蘭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主辦,都蘭縣文化館承辦的“都蘭縣民族民間舞蹈培訓班”在都蘭縣舉辦。該縣文化館19名舞蹈干部參加了培訓。培訓采取專題講座和老師示范等方式,向學員講授了舞蹈基本常識、舞蹈基本功練習、舞蹈編排與創作、民族舞、爵士舞等舞蹈基本技能。

4月9日—13日,由省文化館主辦,湟中縣文化館、湟中縣舞蹈家協會承辦的“湟中縣鄉鎮文化站、社區文藝骨干舞蹈培訓班”在湟中縣舉辦。來自該縣各鄉鎮社區的文藝骨干及湟中職業學校的44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4月13日—17日,由省文化館主辦、都蘭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承辦的“都蘭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鼓樂隊培訓班”在都蘭縣圓滿結束。來自該縣文體局鼓樂隊的64名文藝骨干參加了培訓。這是我館在外州(縣)培訓幫扶的首支鼓樂隊。

4月12日,由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主辦,省文化館、省文物管理局、省博物館、省工藝美術保護管理辦公室承辦的“紀念4.14玉樹地震兩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在省博物館舉行。我館征集的28幅書畫作品參展。

4月17日—20日,我館業務干部蘇卓瑪、銀措吉赴烏蘭縣文化館對該縣14名來自烏蘭縣金海子藝術團的舞蹈學員進行了集中培訓。

4月17日—23日,由省文化館主辦的“全省群文干部合唱指揮培訓班”在西寧圓滿結束。來自海西、海東、海南、西寧、民和、互助、樂都、德令哈、格爾木、剛察等基層群藝館、文化館的75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4月22日—27日,我館委托青海愛樂藝術學校承辦的“全省文化(群藝)館業務干部電子琴培訓班”圓滿結班。來自西寧、海西、海北、玉樹、黃南等地文化(群藝)館業務骨干和社區文化專干41人參加了培訓。培訓以專題講座為主,設置了現代音樂設備與現代音樂教育、現代和聲與應用(C,F,C,G7, C,Am,Dm,Am,E7,Am)、電子琴功能與音樂教育等課程,邀請由教育部授予“全國民辦教育家”稱號的西寧市愛樂藝術培訓學校校長張國志等專業教師為學員授課。

4月30日—5月7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青海省電視臺、南京市文廣新局主辦,青海省文化館和南京市太平天國博物館承辦的“青海民族民間文化南京行”系列活動在南京太平天國博物館舉行。青海省廣播電視臺臺長周賢安、青海省駐蘇浙滬辦事處領導、南京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光亞、南京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徐開利、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華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并為活動剪彩。開幕式由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館長錢文勝主持。青海廣播電視臺臺長周賢安、南京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徐開利在開幕式上講話。系列活動由雪域奇葩———青海唐卡藝術展、青海“花兒”和藏族民歌展演、書法名家筆會三部分組成。江蘇電視臺、南京電視臺、揚子晚報、南京晨報等新聞媒體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宣傳報道。

4月17—25日,應臺灣華夏文化藝術教育交流協會邀請,在國臺辦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省臺辦的支持下,省文化館、省群眾文化學會組織全省13個基層館的35位群文干部赴臺灣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五月

5月21日—24日,省文化館在西寧舉辦“全省中老年模特藝術培訓班”。來自西寧、大通、湟源、海西、都蘭、烏蘭、天峻等地文化(群藝)館業務干部和社區文藝骨干39人參加了培訓。我館中老年藝術團團長高英、全國中老年模特藝術協會理事、館服飾模特隊隊長馬漢香為參培人員授課。

5月24日,由省文化館主辦、天峻縣文化館承辦的“神湖之韻”館慶活動在天峻縣文化體育活動中心舉行。活動由我館業務干部蘇卓瑪、銀措吉執導。這是我館“雙級聯動,服務基層”的具體實踐。

5月29日—31日,由省文化館主辦的“全省業余劇團化妝技巧、戲劇舞蹈服裝使用管理知識培訓班”在西寧舉行。來自西寧、湟中、湟源、互助、平安、樂都、民和等地業余劇團的41名業余愛好者參加了此次培訓。我館邀請青海省戲劇劇院戲劇專業化妝師牛小萍老師為學員授課。通過戲劇角色化妝技巧理論與實踐,卸妝方法,戲劇服飾的搭配、使用、管理等培訓,使學員們初步掌握了戲劇角色的著裝,化妝要點和技巧以及戲劇服裝的日常管理、使用方法。

5月29日—31日,由省文化館主辦,湟中縣文化局承辦,湟中縣文化館協辦的“2012年湟中縣河湟曲藝培訓班”在湟中縣圓滿落幕。來自湟中縣各鄉鎮、村社曲藝隊的61名曲藝愛好者參加了培訓。培訓班邀請省、市曲藝界專家石永、李彥福、李義安等授課。專家們從河湟曲藝演奏、演唱、表演,到目前曲藝的生存現狀、繼承與創新、曲藝作品創作與技巧等方面對參培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我館館長顏宗成、副館長劉桂蓮,湟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祁靜婷參加了結業典禮,并向湟中縣文化館授予“青海曲藝示范基地”牌匾。

六月

6月4日—8日,由省文化館主辦、平安縣文廣局承辦的“第二屆基層文化(器樂)培訓班”在平安縣舉辦。來自該縣部分社區、農村業余劇團、民族音樂愛好者30人參加了培訓。培訓包括音樂理論、樂隊編排、音樂基礎知識及樂器演奏、優秀曲目等內容。我館業務干部何明鈞、退休干部李錦輝擔任培訓老師。

6月4日—8日和9日—18日,由省文化館主辦,共和縣文體局廣電局承辦的第一期“共和縣民間舞蹈培訓班”和第二期“成品舞蹈培訓班”圓滿結束。來自共和縣文化館、德吉措哇藝術隊、青海湖民間藝術隊及金安、城中、城西、工業園等社區、共和縣賽乾文化傳播中心等單位的70余名舞蹈業務骨干參加了培訓。我館業務干部朵紅、蘇卓瑪、銀措吉為學員授課。培訓采取專題講座和老師示范等方式,向學員講授了舞蹈基本常識、舞蹈編排與創作、民族舞及成品舞蹈基本技能。

6月9日,由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主辦、省文化館、市群藝館承辦的2012年第七個“文化遺產日”非遺項目演出在西寧市中心廣場舉行。我館編排的以“青海民間小調”、“青海平弦”、“青海越弦”、“西寧賢孝”、“青海花兒”、“玉樹土風舞”等非遺項目為主的展演活動,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當天,我館還利用展板的形式展示了館國家級非遺項目《青海藏族婚宴十八說》、《青海下弦》。

6月12日,我館舉行第九屆西北五省(區)“西部礦業之夏”“花兒”演唱會新聞發布會。向省垣媒體發布了“2012年第九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系列活動的相關信息。

6月17日,我館系列品牌活動之一的“我眼中的青海”攝影藝術活動———環境人像外拍結束。來自全省的攝影藝術愛好者3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6月17日,由省文化館、循化縣委、循化縣人民政府、北京時代聯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循化縣委宣傳部、青海民族文化藝術中心、循化縣文體廣電局、循化縣旅游局承辦,省戲劇藝術劇院、青海紅興音像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首屆“‘魅力循化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在循化縣孟達天池開唱。循化縣委副書記、縣長韓永東,副縣長郭海云、韓大全,縣宣傳部長賀生杰及縣文體廣電局局長張進誠、縣旅游局局長馬彥龍及我館館長顏宗成、館黨支部書記桑太本等領導參加了開幕式。來自甘肅、陜西、新疆、寧夏和省內的93名“花兒”歌手放歌孟達天池,為循化縣人民獻上了一份豐盛的“花兒”大餐。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組委會、青海省文化館、青海省群眾文化學會向循化縣授予“西北五省(區)花兒傳承基地”牌匾。我館現場向循化縣轉贈國臺辦海峽兩岸文化出版交流中心捐贈的20萬元圖書一批、青海愛樂藝術學校現場捐贈卡西歐電子琴10架、省騰邦演藝公司現場捐贈價值37萬元音響設備1套、青海大舞臺演藝服飾有限公司現場捐贈演出服裝50套。

6月20日—7月20日,“全省高層次文化人才示范培訓班”在西寧小島基地開班。培訓班由省委組織部主辦,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承辦,我館負責具體教學及管理工作。來自海北、海西、海南、黃南、玉樹、果洛、海東地區、省、市文化(群藝)館(站)和圖書館的專業技術骨干40人參加了培訓。培訓以“學習、交流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經驗”為主線,采取省內培訓與省外培訓相結合,理論教學、經驗介紹、實地考察、互動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對學員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學員們共撰寫調研報告和心得體會40余篇。我館選聘的授課老師、選定的外省考察單位及組織、服務工作和培訓班取得的成效得到主辦方高度評價,省垣媒體做了專題報道。

6月21、22日,由青海社會工作委員會、省文化館主辦,青海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承辦的赴第四陸軍醫院和青海仁濟醫院的慰問演出活動圓滿結束。兩院500多名官兵、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觀看了演出。

6月28日,由省文化館主辦,湟源縣人民醫院、省文化館河湟情曲藝團承辦的“歡迎柏大衛先生回故里慰問演出活動”在湟源縣人民醫院禮堂圓滿落幕。青海道情、青海快板賢孝、打攪兒、詩朗誦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妙趣橫生的演出,為夢系高原的洋老漢柏大衛先生和他的親朋們送上了美好吉祥的祝福。

6月28日—8月7日,根據青海、天津兩館協定,天津市群眾藝術館綜合辦公室副主任科員劉坡同志到我館掛職鍛煉,任青海省文化館館長助理。7月5日—8月3日,我館辦公室秘書華青多杰赴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掛職鍛煉,任天津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助理。

6月28日,我館王淑蓉同志在2010-2012年廳系統開展“創優爭先”活動中被中共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黨組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6月29日上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1周年,我館黨支部、館工會組織全體黨員和職工,前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和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通過憑吊和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宣言,聆聽講解,觀看圖片、烈士遺物及電影紀錄片,欣賞絢麗壯美的唐卡彩繪大觀,使全體同志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愛國主義的教育。

七月

7月4日,由青海、陜西、甘肅、寧夏、新疆五省(區)黨委宣傳部、省文聯、省音樂家協會聯合主辦的“2012第二屆中國西北音樂節西海音樂會”在省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我館愛樂合唱團與有眾多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員加盟的青海省民族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合作,在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指揮姜金一大師的指揮下,演唱了大型音樂交響詩《圣殿般的雪山》和大型音樂交響詩《重歸三江源》。

7月6日,我館愛樂合唱團應邀赴韓國仁川,參加了中國2012“夕陽秀”走進韓國暨第七屆國際中老年藝術節活動。中韓兩國二十二支隊伍參加了演出。我館愛樂合唱團演唱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和《走進西藏》兩部混聲合唱受到韓國民眾的歡迎,榮獲本次活動金獎、最佳風采獎、最佳組織獎和最佳指揮四項大獎。

7月11日上午,由省文化館、平安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主辦、平安縣文化館、省文化館美術攝影部承辦、青海省老年攝影家協會、橡樹網文化俱樂部協辦的“平安縣文化館基層文化(攝影)培訓班”在平安縣開班。來自該縣各行業的攝影專業人士和攝影愛好者40余人參加了培訓。省內資深攝影專家張旭英、海憶水、韋熹為學員授課。

7月16日—18日,由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中國人口宣教中心、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人口計生委主辦,省人口文化促進會、省文化館、省計劃生育協會、青海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承辦的“同心·藏區幸福家庭工程走進青海暨‘花兒人口文化節”在門源回族自治縣舉行。由我館策劃,館業務干部楊曉華編排的大型開幕式演出得到國家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和出席活動的國家有關部委、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這是國家部委首次在青海舉辦“花兒”演唱活動。

7月19日—25日,由省文化館、西寧市園林局主辦的“第九屆西北五省(區)‘西部礦業之夏花兒演唱會”在西寧南山公園圓滿落幕。省委常委、西寧市市委書記毛小兵、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春耀出席開幕式,并為“西北五省(區)花兒傳承基地”揭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予波、國臺辦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秘書長關鍵在開幕式上講話。“花兒”皇后蘇平、陜北民歌十大歌王李光明、新疆“花兒”藝術演唱家寇紅、寧夏“花兒”藝術演唱家唐祥、甘肅保安族著名“花兒”歌手馬忠偉、陜西歌手李雪梅以及我省著名“花兒”歌手張存秀、索南孫斌、華松蘭、劉永梅、馬俊(撒拉)、馬占龍、李國全、李君蘭、李君蓮、張國統、伊萬柏等50多名“花兒”歌手登臺獻藝,為我省觀眾奉獻了一道豐盛的“花兒”盛宴。臺灣桃園縣、上海市、南京市、四川省、天津市、新疆焉耆、寧夏派團觀摩了演出活動。

7月26,由中共同仁縣委、同仁縣人民政府、省文化館主辦,中共同仁縣委宣傳部、同仁縣文體廣電局、同仁縣旅游局、青海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承辦的首屆“‘大美青海金色熱貢千年古文化探秘游活動暨第三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歌手歌王故鄉行演唱會”在黃南州同仁縣保安鎮舉行。國家一級演員、“花兒皇后”蘇平為代表的、來自陜北、新疆、寧夏、甘肅、陜西等地的數十位“花兒”歌手引吭高歌,為觀眾和游客獻上了一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盛宴,并集中向省州縣各級領導、各族群眾展示和傳唱了由朱仲祿先生編創的“下四川令”、“河州大令”等曲令。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組委會、青海省文化館、青海省群眾文化學會向同仁縣授予了“西北五省(區)花兒傳承基地”牌匾;我館還向同仁縣捐獻價值5萬元的圖書一批。

吟同日,由省文化館和黃南州熱貢文化生態實驗保護區籌資支持的“西北花兒王”朱仲祿先生的半身塑像落成儀式,在黃南州同仁縣朱仲祿先生的故鄉群眾文化廣場舉行。塑像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熱貢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青海省民間工藝大師夏吾角設計制作。

吟我館館長顏宗成被《中華兒女》雜志海外版評為“自覺進取的文化工作者”。

吟我館黨支部書記桑太本在全國文化文物系統“創先爭優”活動中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八月

8月10日,由都蘭縣人民政府、省文化館主辦的“第三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歌手吐谷渾故鄉行演唱會”在都蘭縣文化廣場舉辦。“花兒”皇后、國家一級演員蘇平、寧夏著名“花兒”藝術演唱家唐祥以及我省的優秀“花兒”歌手紛紛登臺獻藝。省文化館代表國臺辦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向都蘭縣轉贈價值20萬元圖書一批,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組委會、省文化館、省群眾文化學會向都蘭縣頒發“西北五省(區)花兒傳承基地”牌匾。都蘭縣委常委、副書記武偉致詞。參加“全國佳友”年會的150余家海內外媒體的記者觀摩了演出活動,新華網對演出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在國內外形成廣泛影響。

8月10日—14日,“第五屆青海國際唐卡藝術與文化遺產博覽會”在西寧城南國際會展中心A館開幕。本屆博覽會共推出展會板塊、論壇板塊、演出板塊、群文板塊4大板塊16項主題活動。我館承擔了由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交辦的展會板塊“十一省(區)‘情滿長江攝影展”和“香包展”、論壇板塊“邊疆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研討會”、演出板塊“開幕式文化演出活動”、“城南廣場曲藝、花兒節目演出專場”及群文板塊“相約唐卡節———鄉村音樂會”等6項主題活動。

8月12日—15日,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級中心)、中國美術學院(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級中心)主辦,省文化館、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省群眾文化學會承辦的“全國民族樂器演奏藝術水平考級青海考區考級”在省文化館舉行。來自西寧市區、湟源縣、大通縣、海東地區各縣及格爾木市的學員近570人參加了考級。考級包括二胡、琵琶、古箏、竹笛、板胡、葫蘆絲等內容。

8月13日—14日,我館派業務干部銀措吉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2012年全國基層文化隊伍示范性培訓第二期省級文化館師資培訓班”。

8月19日,我館推薦、選送的作品《留守娃》參加了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的“2012接力中國———全國原創少兒歌曲作品大賽”獲銀獎。

8月20日,省政府秘書長高華、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廳長曹萍、西寧市規劃局局長景福實地視察和了解了我館改擴建工作運行情況。

8月21日—29日,我館業務干部韻文江的油畫作品《無風的午后》,參加了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由文化部直屬機關黨委、中國美術館黨委主辦,文化部團委、文化部青年聯合會、中國美術館承辦的“青春芬芳———全國文化系統青年職工書法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

8月23日—25日,由國家文化部、國家民委、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在寧夏永寧縣中華回鄉文化園隆重舉行。來自西部12省區的200名各族民歌和“花兒”歌手參賽。我館組織、選送的歌手尼瑪德吉演唱的《美麗的玉樹》獲金獎,周毛措、彭毛卓瑪、更尕、靠乃加演唱的《潔白的哈達》獲銀獎,伊萬倉演唱的《水紅花令》獲銅獎。組委會為我館業務干部李毛才仁頒發了“特別貢獻獎”。青海省文化館榮獲第十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組織工作獎。

九月

9月4日,由文化部、中央文明辦主辦,青島市文廣新局、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承辦的“春雨工程”———青海民族民間文化青島行展覽在青島市美術館開幕。我館品牌活動“青海民族民間藝術展”代表青海參加了此次展覽。展覽由青海獨具特色的刺繡、唐卡、剪紙、皮影、農民畫組成。

9月4日,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廳長曹萍、副廳長王建平、西寧市副市長王彤、西寧市城建局、土地局有關領導來我館調研館改擴建項目。

9月3日—7日,由文化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等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原生民歌大賽”在湖北省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舉行。我館選送的歌手白瑪永西演唱的《三江源我的家鄉》、《草原牧歌》獲銅獎。省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

9月12日,由中共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委員會、焉耆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的“焉耆縣第八屆‘花兒藝術節”在該縣舉辦。我館“花兒”項目部主任楊曉華帶領我省“花兒”歌手李國全、胡生存參加了藝術節演出。

9月21—10月12日,我館黃河民族樂團和河湟情曲藝團,在湟川中學、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青海師大一附中、樂都縣七里店初級中學等8所院校開展了“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活動。

怨月20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主辦,省文化館承辦的第二屆“歡樂鄉村”巡回演出活動啟動儀式在湟源縣和平鄉小高陵村文化廣場舉行。我館組織的文藝工作者為村民送去了精心編排的歌舞、小品、曲藝等豐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方式與群眾互動,深受農牧民群眾的歡迎。活動歷時35天,奔赴我省3個州(地、市),8個縣38個村鎮,行程約3000公里,于10月24日在互助縣青稞酒文化廣場圓滿落下帷幕。“歡樂鄉村”活動成為我省豐富基層精神文化建設的亮麗品牌。

9月22日晚,青海省第二屆“魅力校園”才藝大賽頒獎晚會在青海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圓滿落幕。本次大賽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省教育廳、省總工會、團省委、青海廣播電視臺主辦,省文化館、省群眾文化學會等單位承辦。省政協副主席鮑義志、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向明、共青團青海省委書記申紅興、青海廣播電視臺臺長周賢安、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陳通、青海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梅巖等領導出席頒獎晚會。大賽歷時5個月,共有4420名選手參加。來自全省各州(地、市)的選手分別參加了民族樂器、西洋樂、舞蹈、聲樂、表演、美術六大藝術門類的比賽;每個專業類別按年齡分為幼兒組、小學A組、小學B組、初中組、高中組、大學專業組、大學業余、教師青年組和教師中年組九個組別;參賽單位有幼兒園6所、小學40所、中學28所、校外教育機構15個、基層文化館10個。經過初賽、復賽和決賽的激烈角逐,最終在4000多名選手中評選出金獎78個,銀獎141個、銅獎224個,優秀獎210個;同時根據參賽選手獲獎情況,在輔導教師中評出伯樂獎61個、優秀園丁獎78個、優秀輔導獎107個;在103個參加單位中評出優秀組織獎16個。我館業務干部王海英輔導的作品《少年情懷》、《寶貝加油》在(舞蹈類)比賽中分別榮獲青少年組銀獎、小學B組銅獎,特授予優秀園丁獎;業務干部高曉龍輔導的作品《竹林深處》、《月光下的鳳尾竹》、《多情的巴烏》分別榮獲小學B組伯樂獎、小學組優秀園丁獎、青少年組銅獎。

9月24日,青海省省長駱惠寧由省政府秘書長高華、西寧市市長王予波、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司才仁陪同到我館進行館改擴建項目的調研活動。

9月28日—10月8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南京市文化廣播出版局主辦,青海省文化館、南京市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承辦的“大美青海民俗文化風情展”在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覽館羅爾綱史學館展出。本次展覽向觀眾展示了反映青海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民俗民族風情、人文景觀、生態旅游等內容的攝影作品80幅,實物展品40余件。展覽由攝影作品與民俗實物相結合,增強了可看性和直觀性。展品匯集了藏族、土族等多個主題民族的手工藝精品,有來自海北藏族自治州100多年前的寺院大法號、法號、僧人用的大茶壺;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土族盤繡精品、繡鞋等;祁連縣的祁連墨玉、青玉玉雕作品;貴德縣的銀飾品;剛察縣的羔羊、小牛犢、小藏獒的藝術標本;草原牧家的酥油桶、奶茶壺、馬鞍、藏刀、火鐮等日用品。《揚子晚報》和《金陵晚報》對此次活動做了宣傳報道。

9月24日,我館與門源縣文化館合作,參加了在寧夏舉辦的“2012中國·寧夏石嘴山‘荷花風韻全國中老年回族舞蹈展演”活動。我館業務干部朵紅輔導的節目《白鸚哥》獲作品三等獎。

10月10日,省發改委社會處于靜處長率西寧市規劃局等相關部門領導來我館進行改擴建工程的調研活動。

吟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級中心)、中國美術學院(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級中心)主辦,省文化館、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省群眾文化學會承辦的“中國美術學院社會美術水平考級青海考區考級”經過近一個月時間在我館圓滿落幕。這次考級在各州縣分別設立了12個考場,分期分批進行考級。來自西寧市區、湟源縣、大通縣、海東地區各縣及格爾木市的學員近350人參加了考級。考級包括素描、水彩畫、二童畫、中國山水畫、書法等內容。

十月

10月18日—11月2日,我館對省兩院體制改革后分流到館的楊得智、王瑋、多杰吉、宋占偉、魯占奎、李丹心、西拉措毛、陳霞、李曉剛九名同志進行了為期12天的培訓。館里從工作實際出發,對他們的培訓學習做了詳細、合理、科學的安排,使他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對文化館的運行機制、各種規章制度、“三館”免費開放政策的重大意義等方面,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為融入新的集體做了必要的儲備。

10月17日—22日,我館調研部業務干部赴海東群藝館及所屬六縣(文化館)的公益性文化服務和實施免費開放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詳細了解了免費開放以來各地實施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向省廳報送了調研報告。

10月24日,由省文化館、門源縣文化館聯合舉辦的門源縣首屆“金秋魅力”攝影展在浩門鎮中心廣場隆重舉行。縣政協主席馬玉柱、縣人大副主任馬耀武、縣政府副縣長康秀蓮、縣文聯主席馬安邦、我館美攝部副主任韻文江等領導出席攝影展啟動儀式。共展出青海及門源縣本土人文景觀、自然風光、民俗風情、百姓生活紀錄及改革開放以來城鎮、農村建設新面貌為主題的作品180余幅。

10月26日,由文化部全國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舉辦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培訓(湖南)基地中部片區2012第一期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培訓班”在湖南藝術職業學校開班,來自國內中部地區8個省(區)基層文化(群藝)館的40名業務干部參加培訓,我館業務干部華青多杰參加了本次培訓。

十一月

11月3日,為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提高廣大攝影愛好者的攝影水平和藝術修養,省文化館和都蘭縣文化館在都蘭縣政府舉辦“我眼中的青海”攝影知識大講堂。來自全縣各行各業60余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培訓班特邀我館副研究館員、省老年攝影協會副主席曹衛國,省老年攝影協會副主席、省老年大學楊少英及門源縣文化館館長馬學智為學員授課。

11月6日,我館副館長劉桂蓮一行,帶著社會各界人士的殷切希望和良好祝愿,赴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仙米鄉橋灘村開展捐資助學活動。此次活動是我館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和諧社會建設,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一次具體實踐。我館將募捐到的萬余元善款和為全校400名寄宿生購置的被套等用品全部捐給仙米鄉橋灘村共青希望小學,為山區的孩子們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

11月6日,由省文化館和湟中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喜迎黨的十八大·首屆河湟曲藝大賽”在湟中縣文化廣場圓滿落幕。大賽歷時20多天,從10月中旬開始在湟中縣15個鄉鎮,分4個片區進行預賽。有76支曲藝隊3000余名曲藝愛好者參加了本次活動。最終有16支參賽曲藝隊經專家組評定晉級決賽。攔隆口鎮圖巴營村和土門關鄉紅嶺村曲藝隊獲一等獎。我館館長顏宗成出席了頒獎儀式。

11月21—27日,由省文化館、省群眾文化學會和互助縣文化局聯合主辦的“互助縣業余戲劇曲藝培訓班”在互助縣威遠鎮舉辦。我館選派商秀梅、楊得智、李曉剛等業余干部赴互助縣進行定點授課。在歷時七天的培訓中,來自互助縣雙樹、水灣、臺子、卓扎灘等各鄉鎮的曲藝隊和業余秦劇團從事和愛好相聲、小品、平弦、小調、越弦等的100多名戲劇曲藝人員參加了培訓。本次培訓各授課老師以專業的角度,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從內容、形式、風格,到各隊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等教授點評,與學員進行互動。培訓結束后,學員們進行了匯報演出。

十二月

12月,由青海省文化館發起,文化部主辦、長江流域十一省(市)文化廳(局)承辦的“情滿長江”系列文化活動被文化部評為“2012年‘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示范項目。

12月5日—10日,館考核小組完成了2012年度考核工作。考核通過個人述職、民主測評、查看相關資料、學習筆記等方式,經考核小組評議,館班子研究決定,授予楊曉華、冶英生、華青多杰、商秀梅、張永濤、趙蘭、王穎為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陳慧、宋丹、蘭生忠、銀措吉通報表揚;愛樂合唱團被評為先進部室。經全體黨員評議、館黨支部研究決定,授予陳鎂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劉桂蓮、陳慧為優秀黨員。

12月13日,青海省民間組織管理局評估中心對青海省群眾文化學會、青海民族管弦樂學會進行了初評。按省民間組織管理局要求,之前我館從基礎條件、內部治理、工作績效、社會評價、其他管理五個方面對兩個學會進行了自查自評。

12月13日,由省文化館主辦,互助縣文化體育局、互助縣丹麻鎮人民政府承辦的“互助縣丹麻鎮第七屆全民健身環鎮賽暨文藝三下鄉演出”活動,在互助縣丹麻鎮文化廣場舉行。拉開了我館“兩節”春節文化活動的序幕。我館副館長劉桂蓮帶領由我館業務干部、館河湟情曲藝團和青海省演藝集團公司部分演員組成的演出隊,赴互助縣丹麻鎮進行送文化下鄉文藝演出,互助縣副縣長李占國、縣文體局局長李斌、縣文化館副館長王統國和丹麻鎮上千名群眾觀看了文藝演出。青海衛視、青海省廣播電臺、《西海都市報》等新聞媒體參加了活動。

12月18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2012群星璀璨·全國群眾美術書法攝影優秀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華彩啟幕。我省選送、參賽的美術、書法和攝影作品,喜獲嘉獎。韻文江《無風的午后》、蒲生文《生態·生命》獲美術類銅獎;謝全勝《行書條屏》獲銀獎、高海源《對聯》獲書法類銅獎;馬成云《迎風追日走天涯》、張景元《九曲黃河寫天下》獲攝影類銀獎、曹衛國《年寶圣湖》獲攝影類銅獎。

12月20日—27日,由中國文化管理學會培訓處主辦的“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訓(第十期)暨全國基層文化館(站)、圖書館、博物館(站)崗位培訓班”在廈門圓滿結束。來自全國文化館(群藝)館(站)、圖書館、博物館(站)的28名學員參加了培訓。省文化館、省群眾文化學會組織我省各州(地、市)、縣文化(群藝)館(站)12名業務骨干,在館黨支部書記桑太本的帶領下赴廈門參加了培訓。培訓班采取專家演講、對話交流、論文推選等方式,圍繞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意與策劃、三館一站免費開放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公共文化政策解讀為主題對參培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

12月29日,由省文化館主辦,省群眾文化學會、青海民族文化藝術中心、西寧鄉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迎新年、慶新春”三下鄉文藝演出活動在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陶北村成功舉辦。我館副館長劉桂蓮、鄉趣農業公司董事長包武章等有關領導和該鎮幾千名群眾一同觀看了文藝演出。我館業務干部李曉剛、楊得智、陳霞,“花兒”歌手彭措卓瑪、李國全,青海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民族舞蹈團等40多名演職人員表演的舞蹈、歌曲、器樂等精彩文藝節目,贏得群眾陣陣掌聲。省文化館、省群眾文化學會、青海民族文化藝術中心向西寧鄉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授予了“青海省農民文化活動指導中心”的匾牌。

吟完成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青海下弦》、《藏族婚宴十八說》的評估自查工作,并向省廳上報了評估報告。顏宗成館長帶領調研部相關人員看望了《青海下弦》傳承人劉延彪,為其安排了體檢。并向劉延彪、《藏族婚宴十八說》傳承人日浪太發放了慰問金。

吟全年編發《群文信息》十一期,分別發到全國及全省群藝館、文化館;各類簡報4期;《群文天地》(漢文版)出版發行24期,《群文天地》(藏文版)出版發行4期。完成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民族文化重點項目《藏族民間文學叢書》7-12冊的編輯工作。叢書已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

吟完成了文化部第十六屆“群星獎”作品的推薦、組織、報送工作。報送作品舞蹈6件,聲樂5件,器樂1件,合唱3件。其中互助縣的舞蹈《彩虹舞》和河南縣的聲樂《天地相接的蒙旗大草原》進入決賽。

吟由省文化館、青海民族文化藝術中心協辦,在《青海日報》開辟的《花兒園地》專欄自2012年6月開辦以來,已介紹全省優秀“花兒”歌手20余名(馬占龍、張存秀、李國全、索南孫斌、李君蘭、李君蓮、華松蘭、伊萬柏、楊全旭、張國統、童守榮、楊海春、胡生存、吳玉蘭、劉詠梅、才讓卓瑪、撒拉馬俊、向國安、嚴美穎、彭措卓瑪、李迎梅),刊登省內外“花兒”研究文章5篇。專欄成為宣傳大美青海和“花兒”藝術新的載體。

吟青海省文化館被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評為廳系統2012年度先進單位。

猜你喜歡
培訓文化
歡迎訂閱《中小學教師培訓》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誰遠誰近?
培訓路上的感悟——“喜、憂、思”
體育師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特级毛片|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色婷婷在线播放|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男人天堂|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国产在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久久特级毛片| 2019国产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网|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99视频只有精品|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国产色婷婷|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成年人网|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欧美高清国产|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激情综合图区|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黄在线观看| 91啦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亚洲欧美不卡| 自拍偷拍一区| 亚洲一级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日产AⅤ|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欧美| 97成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蜜臀AV在线播放|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欧美日韩理论|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国产欧美高清| 色悠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