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宜春地區土特產種類豐富,針對現有土特產包裝的現狀進行調研分析,提出商品包裝設計上存在的不足,探究宜春土特產商品包裝設計的新模式,以提升宜春土特產在品牌推廣上的價值空間。
關鍵詞:宜春土特產;包裝設計;品牌價值
一、前言
土特產,作為一個地區最具有特色的產品,是當地文化與民俗的載體之一,也是推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宜春地區物產豐富,土特產種類多種多樣,如袁州區的松花皮蛋、豆腐乳、夏布,萬載的百合粉,豐城的凍米糖,高安的腐竹,靖安的白茶等等。這些土特產揚名國內外,不僅是宜春人的生活佳品,也是來宜春旅游的必備紀念品。但目前宜春地區土特產總體的包裝設計還處于滯后階段,土特產開發商的著重點傾向于產品質量,從而忽略了包裝設計的重要性,使其與產品本身的品牌價值不協調,所以土特產的包裝設計應該與產品價值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對塑造土特產品牌本身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二、宜春地區土特產包裝設計的現狀
包裝是消費者對商品的第一印象。包裝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消費者聯想到產品生產的工藝水平,而生產制造的工藝水平的高低又會成為消費者衡量產品內在的質量的一個標準[1]。目前,由于長期以來商家品牌包裝意識淡薄,表現形式單一,導致宜春的許多土特產在檔次上難以上升,制約了土特產品牌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包裝簡單落后,缺乏創新
土特產雖然名為“土特產”,并不代表其品牌發展方向就要向“土”發展。在當下的社會,將土特產的品牌帶向一個全新的方向,就應該擯棄以前的發展思想,無論從營銷系統,還是VI系統上都應該創新。而檢驗一個新方向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包裝設計能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首先包裝設計的功能之一是保護產品[2],然后再來對包裝的色彩、版式、文字等進行設計。在宜春的各大商場里,觀察宜春地區的土特產,大部分的產品的包裝都處在一個最簡單粗陋的階段,直接用與產品相關或者產品的實物圖片進行堆積,沒有合理運用包裝設計的理念,如品牌不一樣的宜春特產松花皮蛋,不僅色彩大致相同,在包裝設計的結構布局上也雷同,屬于落后的包裝設計,無法凸顯產品個性。調查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商家使用的是普通紙盒,屬于市場上最常見的包裝形式,這樣的現象根本不存在設計可言。
(二)品牌意識不夠強,往往在包裝設計上忽視品牌概念
品牌是消費者識別產品的重要依據。土特產作為特色產品,不僅在當地銷售,更要打開外地市場。由于在宜春地區同一產品有多家商家在生產,消費者在說起同類產品的時候需要用品牌來辨識,這個時候就凸顯出品牌的重要性。而現有的土特產包裝設計上,設計者更著重體現產品本身,從而忽略了品牌。如宜春萬載羅城扎粉,包裝上著重突出了“正宗萬載羅城扎粉”,商標字體特別小,信息傳遞差,商家的品牌意識不夠,將品牌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甚至是不受重視的位置,從而削減了樹立品牌的形象,整體裝飾美感缺乏,產品魚龍混雜,消費者不明消費,限制了產品的市場銷量。
(三)對包裝設計的認識性不足
許多土特產的商家都是從鄉下的家庭作坊發展成為企業,缺乏對包裝設計的認識和審美,專注產品質量本身。成功的包裝設計會給土特產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引導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與行為。產品品質是決定土特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包裝設計如果沒有跟上產品品質腳步的話,很容易將產品品質的錯覺帶給消費者。比如在消費者眼里,如果商家連包裝都不能用心設計的話,再好的產品也只能是“土”氣的特產。有些商品甚至沒有包裝可言,比如宜春夏布,就沒有形成品牌,沒有品牌,就沒有包裝設計一說。
(四)宜春地方文化與特色的缺失
每一個地區它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都有各自的特色[3]。土特產具有極強的地域性,產品的品質和特點離不開當地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也是讓旅游者能了解當地文化的一扇窗口,對旅游者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紀念品。目前市面上的宜春土特產基本上沒有將本地文化與特色融入到包裝設計當中,只是用到了一些“古香古色”的元素,這種元素在任何一個地方的土特產包裝上都能適用,根本不能體現出宜春地區的文化與特色。商家和設計者缺乏對本地區文化的認識、歸納和應用,導致地方文化特色的缺失。
三、如何解決宜春地區土特產包裝設計所存在的問題
目前宜春地區土特產包裝所呈現的問題和原因,一是因為沒有系統的設計理念,二是商家過度將重點傾斜在利潤上,以至于忽略了包裝設計所帶來的影響。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在眾多的土特產中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及時改進土特產的包裝已經刻不容緩,設計者與商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選用地域性材料改變包裝形式
目前宜春市場上現有的土特產包裝大多數使用紙盒、塑料袋、玻璃瓶等材料,這也是全省乃至全國土特產所選用的包裝材料。從宜春當地所特有的環境中取材,成為土特產包裝設計的改進方法之一,如竹制品、棉麻制品、夏布、陶瓷、稻草等,這種類型的包裝材料源于生活,緊貼宜春當地特色,一來這類包裝材料能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符合當下低碳、環保的理念,二來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二)培養高素質設計人才,注入創新的包裝概念
要改變落后的包裝形式現狀,就必須加強設計人才的培養,從根本上提升包裝設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滿足市場上對包裝設計的需求。一個新穎的包裝概念需要專業的設計人員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慮,不僅是設計的角度,更要考慮到美學、結構力學、社會學、銷售學等諸多因素。從表現上角度上來說,越新穎,越獨特,越有創意的包裝設計,越能牢牢的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設計師還應將包裝設計的實用性、文化性、藝術性融為一體,為宜春地區土特產提高附加值。
(三)提高品牌意識,樹立品牌形象
地方土特產要打開市場,必須打造出響亮的品牌,包裝作為一個品牌最好的載體,是品牌最直觀的表達。大多數的土特產從農村走出來,品牌與包裝意識不夠強,許多同種類的土特產看起來千篇一律。商家與設計者應先從自己的品牌特色出發,樹立品牌形象,在包裝設計上強調品牌的風格,對土特產包裝設計定位,走向名牌與馳名商標的道路,成功的品牌塑造將會給土特產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除了商標的設計,還需要進行商標的定位,從品牌中讓消費者認知、肯定,品牌的載體是文字、符號、圖案,所以,品牌塑造跟包裝設計息息相關,創新是品牌的活力。
(四)運用地方文化元素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元素
人們在挑選土特產時更多的是根據個人的審美需求來選擇,土特產包裝設計的文化內涵,能充分體現民族精神、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如果宜春地區土特產的包裝在設計上巧妙的運用地方文化元素和傳統文化原色,結合當代設計理念,強調土特產的文化內涵,一定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宜春地區歷史悠久,代表本地文化的元素不少,例如鼓樓天文臺、明月山、月亮文化、慈禧親筆題字的“宜春”二字、采茶戲、儺舞、漆器等,這些承載的著宜春千年歷史的文化載體,都可以成為土特產包裝設計的地方文化元素。這些地方元素可以進行藝術加工、高度概括、提煉、抽象出來,賦予土特產包裝設計的新的文化因素,使得包裝設計極具地域特色,也對宣傳宜春地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當前,土特產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商品的包裝設計也同樣成為土特產發展的重要因素。宜春地區土特產的包裝設計,應當突出地方性、實用性、紀念性等原則,充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市場營銷中脫穎而出,其包裝設計不僅要有自己的特點,更要不斷推陳出新,結合現在設計概念,改變土特產包裝的功能性缺失和造型千篇一律的現狀,提升環保、綠色、低碳的概念,樹立品牌意識,宣傳地方文化,使宜春土特產的包裝設計更具獨特性和時代感,成為一張優秀的地方發展名片,更好的推動宜春地區的經濟與文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芳.安徽土特產包裝設計的問題與對策[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3):87-88.
[2]徐瑤.淺析婺源旅游商品包裝設計[J].大眾文藝,2012(12):60-61.
[3]賈琳琳,趙紹印.土特產包裝設計的品牌形象塑造[J].大眾文藝,2012(10):56-57.
(作者簡介:李莉(1984—),女,山東龍口人,助教,學士,宜春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