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 陸云菲
摘要:農民工是社會弱勢群體,為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付出很多,但基本生活卻得不到保障,雇主“欠薪”一直在發生。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農民工權益的保護仍存在問題。以行政法學的視角分析農民工“討薪”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農民工;討薪;行政法學
一、引言
“三農問題”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后,農民工問題進入公眾視野。農民工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工權力和利益受損,農民工討薪問題是其中重要方面。
(一)農民工的定義
據《中國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統計,1990年全國農民工僅有1500萬人,2003年增至9800萬人,2006年增至2億多人。農民工指從農村流動到城鎮從事各種非農產業活動而獲得工資收入,其經濟和生活重心已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但身份仍是農民的那部分人[1]。
(二)農民工討薪的現狀
用人單位長期拖欠工資、無人管理工傷賠償、工作環境惡劣等使農民工成為弱勢群體。工資發放沒有保障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威脅社會公平正義。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政策,為農民工討薪提供很大的政策、法律空間。為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解決農民工討薪的問題刻不容緩。在呼吁社會密切關注的同時,要深刻剖析問題根源,采取措施,根本解決拖欠工資難題。
二、農民工討薪的困境
(一)全球經濟大環境影響
廣東、江浙一帶有很多制造型企業,是農民工的主要去處。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存在一定問題,金融危機造成產能過剩,出口型制造企業的投資環境急速惡化。同時面對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國際通貨膨脹以及《勞動合同法》的出臺,企業用工成本增加,很多企業發工資難甚至面臨破產。
(二)農民工討薪成本過高
根據《勞動法》第79條,現行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實行仲裁前置程序,該程序有很多缺點[2]。討回1000元的工資保守計算要付出至少3000元的成本。因此,許多農民工解決勞動爭議不愿通過勞動監察、勞動仲裁及訴訟等方式而選擇暴力極端手段維權。
(三)二元戶籍制度存在缺陷
城市在發展,農村卻在落后,大批農民涌向城市。由于政策束縛和身份約束將農民工限制在狹窄范圍。市民卻享受各種國民待遇,這種差異也是造成農民工討薪難的重要因素。
(四)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勞動法》的規定原則性較強,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規,操作性不強,立法層次有待進提高,法律規定空白多,政策性強,審理案件適用法律和執法困難,必須建設配套法律制度。
(五)行政執法方面的問題
行政執法部門監管不力,對違法行為往往不告不理,缺乏日常檢查,或依賴運動式的大檢查,執法力度疲軟,不利于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勞動部門對勞動合同的監察多為被動執法,接到投訴舉報才處理,有的還與法院推卸責任。
(六)農民工自身的缺陷
農民工因缺乏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缺乏有效的組織,權益受到侵犯時難以形成集體維權的強大合力,甚至畏懼侵權方不敢維護自身權益。農民工文化層次較低,法制觀念弱,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舉證能力有限,維權困難。
三、解決農民工討薪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一)完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設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涉及農民工工資的規定,同時出臺配套制度,完善法律機制,立法、法制、司法、執法等機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立法解釋和答復,制定配套性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增強法律的操作性,推動相關規定落實。
(二)加強行政主管部門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行政不作為行為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部門應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對用人單位錄用農民工的條件、手續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監管,規范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督促用人單位依法辦事。農民工向勞動部門投訴欠薪問題,勞動部門應依法處理該類事件,可以適當加強勞動部門在處理類似案件的執法權力。
(三)改革戶籍制度,為農民工創造平等環境
戶籍制度是引發城鄉差別的原因之一。因此須調整社會結構,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加速城市化進程,使更多的農民變為居民,使社會結構的多元向一元轉化。同時構造城鄉統一的就業市場,清除一系列阻礙農民進城務工的歧視性政策,營造公開、公平的就業市場環境。
(四)逐步建立欠薪經濟賠償金制度
欠薪經濟賠償金制度作為懲罰性的法律責任制度,可在一定程度威懾用人單位,預防欠薪行為發生。欠薪保障制度能保障勞動者及時獲得工資,降低討薪成本。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欠薪保障制度,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五)不斷提高農民工素質
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法紀觀念,喚起維權意識。進行教育培訓的同時,建立合法維權組織。加大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整合社會法制資源,形成宣傳合力。提高勞動者及用人單位依法評判能力,引導勞動者正確運用法定權利,避免濫訴和不理性訴訟情況發生。
隨著“十二·五”規劃的進一步貫徹實施、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民工討薪問題會得到改善。相信在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農民工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王琳琳,馮繼康.社會轉型期農民工“國民待遇”問題研究[J].行政與法,2005(1).
[2]朱雁.農民工討薪難的法律思考[J].法治論叢,2009(1) 1.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