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 蒯清月
摘要: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滿足了中國社會發展走向社會主義的需要,中國共產黨從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出發作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發展。如何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成為馬克思主義如何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下繼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市場經濟;馬克思主義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更好的服務于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狀。
縱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在解決中國實際困難中不斷發展起來的。毛澤東思想圍繞新民主主義革命內容和方向進行了艱辛探索,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歷史性飛躍。鄧小平理論圍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主題進行了科學回答,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之道?!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建設黨的核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最新理論成果??茖W發展觀則繼續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向前推進,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
可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騰飛,如何在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的詮釋馬克思主義,更好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需要對中國的市場經濟進行深度分析,找出關鍵點,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分析和解決問題,才能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化的道路上更加深入和切合實際。
二、我國市場經濟特點
(一)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習近平主席在兩會報告中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這一新的論斷,一方面肯定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果,肯定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另一方面則明確了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不發達階段,需要全國人民共同為之努力和奮斗。
(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1.經濟發展模式處于轉型期。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受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由改革開放初期的投資拉動,向以為拉動內需增長逐步轉型。由于中國經濟仍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鎮化不斷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將創造巨大而持續的投資消費需求,在這個階段,應該更加尊重經濟規律,強調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致力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貧富差距加大造成新的社會發展矛盾。中國貧富差距擴大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貧富差距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產生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將改善民生作為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社會發展,將成為運用馬克思主義進一步發展中國市場經濟長期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關鍵所在。
3.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內生經濟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一些體制機制上的深層次矛盾顯現,與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不相適應。堅持改革開放的道路和維護已取得的成果,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決破除一切妨害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更需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繼續向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特色社會邁進。
三、中國市場經濟下的馬克思主義發展探索
(一)繼續發展生產力是安全渡過經濟轉型期的保障
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力量,就要肯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促進國內城鎮建設的進程,大力扶持城鎮產業的穩步增長,構建完善的城鎮產業服務體系,是拉動內需的重要途徑,亦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的論斷。努力改善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束縛,發揮生產力的最大效益,是保證中國市場經濟安全轉型的重要措施。
(二)建立完善社會主義保障制度是解決貧富差距根本途徑
市場機制追求效率,社會保障則應更加注重公平。通過社會保障有效地實施再分配,使人民群眾都能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構建共同的社會利益基礎,才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和諧,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馬克思主義指出,社會貧富差距的出現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完善保障制度,即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應用,又是促使其在中國市場經濟特征下的發展探索。
(三)重視經濟管理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著重點
現實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脫胎于馬克思社會主義特征,是結合現實社會主義的特色以及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而形成的,同時也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一個重要突破。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達到共同富裕,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管理體系和宏觀調控戰略,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選準突破口,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還將繼續獲得創新和發展。沿著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指導下的思路和政策取向前進,我國一定能逐步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實現既定的目標,完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任務。
參考文獻:
[1]趙學清,高玉林.論社會主義社會勞動的特點[J].中州學刊,2002(3).
[2]歐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的市場經濟透視[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9 .
[3]胡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
(作者簡介:朱然(1990.3-),男,新疆克拉瑪依人,研究生在讀,東華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蒯清月,東華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