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圖書館(或圖書室)是圖書館事業的一個分支,擔負著培養新世紀創新人才的重任。本文闡述了青少年閱讀的現狀,分析了產生的原因,提出了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青少年;閱讀危機;原因;對策
一、青少年閱讀現狀
根據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于2000-2007年進行第五次“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8年來國民的讀書率持續走低,閱讀率總體呈下降趨勢。2007年圖書閱讀率為34.7%,比2005年的48.7%下降了14.3%,顯然青少年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很多農村孩子的閱讀范圍只局限于幾本教科書,城里孩子的閱讀范圍似乎更廣,但也多被“太多、太雜”的書籍所占領。一項關于“中學生閱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調查顯示,四大名著全部閱讀過的不到兩成。閱讀對于青少年來說已經成為一種“奢侈性習慣”了。
二、青少年閱讀危機分析原因
(一)缺乏閱讀的習慣
目前青少年學習、生活壓力不小,為應付單純追求升學率的各種考試,在校方和家長的雙重壓力下,一整天要圍著教材和教輔書籍轉,徜徉在各種作業、試題或者練習題之中,實際上能用來做課外閱讀的時間少得可憐。通過對部分中小學生調查的結果顯示,缺乏經常閱讀習慣的原因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的占66.9%,缺少閱讀指導的占78.5%;57%的老師認為,目前在校的學生中僅有11.7%的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88.3%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二)閱讀的傾向偏差
圖書館藏書可謂是浩如煙海,讀哪些書,讓不少青少年感到困惑。有人關注功利需要,有人喜好在過程體驗、形象感受中獲得一些精神上的滿足。根據相關數據分析,70%學生在課外閱讀時,選擇性小,目的性不強,盲目隨意性大,其閱讀的效果可想而知。從鐵嶺師專圖書館青少年借閱數據統計來看,大部分學生讀的是小說、故事類書籍,特別是武俠小說、港臺流行小說等;從他們的借閱書籍分析,青少年的課外閱讀具有盲目性、隨意性、獵奇性和消遣性;他們對閱讀收獲的認識不全面,有83.4%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只是提高寫作文的能力,只有12.3%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能豐富知識的積累,是提高個人綜合能力的橋梁。
(三)網絡引發閱讀危機
因為網絡閱讀具有隱藏感和虛擬性,致使部分青少年對那些武俠、傳奇、色情、兇殺甚至是一些趣味低級的網絡信息情感至深,在互聯網資源之快捷、豐富與多媒體媒介等的吸引之下,部分青少年會以為互聯網都可以搜索到,更有些青少年是非網不讀。
(四)家長對青少年閱讀的支持率
按照《全國五城市青少年兒童閱讀狀況調查分析報告》的統計表明,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對孩子閱讀支持也不同,伴隨著年齡段的增高,它的比例會愈來愈小,家長只是支持跟學習相關的閱讀比例則越來越大。同樣情況,伴隨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對孩子的閱讀表示無所謂的也較大。
(五)社會環境影響著青少年閱讀
雖然近些年來政府部門對文化事業的投入較多,但仍然遠遠趕不上人們對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特別是大眾對閱讀需求的日益增長。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數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是落后的。此外,青少年讀物的品種極為有限,緊貼時代、富有青少年氣息的作品是少之又少。還有,社會倡導閱讀的推廣工作及閱讀組織還不完善。在現代社會,“會讀書,不如會掙錢”的想法淡化了人們讀書的興趣,閱讀成為一部分人的休閑,社會整體的學習氛圍也直接影響著青少年閱讀習慣的養成。
三、青少年閱讀危機的解決辦法
(一)營造快樂閱讀,引導青少年多讀書
唯有當青少年讀者真正喜歡圖書館了,才愿意去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才能使他們養成去圖書館進行閱讀的好習慣,圖書館可豐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提高其綜合素質。比如孩子在假期之中,圖書館應以“快樂讀書、健康成長”為主線,組織舉辦體現時代性、具有針對性、富有創造性的青少年假期活動,以滿足廣大青少年日益增長的假期文化需求,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調整館藏結構,為青少年提供好書
圖書館要切實關注館藏的質量,在館藏方面要著力體現出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通俗性和時代性,吸引青少年走進圖書館,滿足他們不同的閱讀需求。如圖書館在其建設當中,要要努力建立起兒童文學觀。由于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時都有較為明確的讀者對象定位,在作品內容與表達技巧上更加關注兒童的閱讀口味,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因此,圖書館所選擇的兒童文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館的兒童文學觀。這樣就為青少年讀好書奠定了基礎。
(三)進行網絡環境之下閱讀指導
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今天,青少年的閱讀習慣已由傳統紙制讀物逐漸向網絡讀物轉變。因而,要結合互聯網時代下的青少年閱讀習慣,對他們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進行輔導、對他們如何辯別正確信息做好指導。
建立學校圖書館的網站,強化數字資源建設,組織閱讀資源,可極大地推進圖書館的青少年閱讀指導工作。比如,圖書館可以制作一些易利用、易傳播、易管理的電子剪報,并做好閱讀指導工作,為青少年搭建比較完善、積極向上的且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綜合網絡信息平臺;專門為青少年開辟讀者專欄,有目的、有效率地利用網絡開展閱讀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閱讀積分制———高校圖書館閱讀管理新模式[J].圖書館建設,2010.
[2]喬青云.讓讀書滋養學生的心靈———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與思考[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7.
(作者簡介:丁一(1985.8-),男,吉林人,本科,助理館員,長春建筑學院,主要從事文獻建設與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