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潔
摘要:多途徑的培養衛生職業院校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可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社會輸送思想過硬的人才。
關鍵詞:衛生職業院校學生;政治思想素質;培養途徑
衛生職業院校是為社會培養合格醫護人員的場所,而醫護人員又承擔著幫助病人修復心靈傷痛,醫治軀體疾病的神圣使命。醫護人員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社會對醫護人員、醫護工作的評價。醫護人員的素質包括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素質、體態素質和心理素質。在這些素質中思想素質占有十分重要位置。思想素質包括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兩方面。所謂政治思想素質是指人在生命活動范圍內所樹立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一個人的政治態度、道德水準和社會責任感。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具有高政治思想素質的醫護人員已成為衛生職業院校需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結合本院的一些做法和同仁們一起探討衛生職業院校學生政治思想素質的培養途徑。
一、充分利用兩課陣地,發揮主渠道作用,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歷史的責任。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1],學習和掌握科學的理論對其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學院根據國家教育部的安排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兩門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通過這兩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觀察和分析問題,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時代精神的價值和行為規范,使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本職工作、忠于黨的醫護事業這些政治思想素質的要求落實到實處,讓學生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的合格人才。
二、通過《形勢與政策》課,幫助學生了解國情,知曉天下大事,提高其政治素養
我國高中階段的應試教育使學生養成了一心只讀圣賢書,天下千變于己無關的意識。學院很多學生兩耳不聞天下事,對很多重要事件只有當其在媒體出現頻率較高時才會引起重視,才會有意識的給予關注。很多學生缺乏對政策的敏覺性。這對其自身發展是相當不利的。眾所周知,醫護人員如對國家政策、法律缺乏必要的了解認識,勢必影響其職業行為。為貫徹落實中央文件,幫助當代大學生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及時追蹤形勢變化,學院根據省教育廳的安排每學期均以講座形式開設《形勢與政策》課。在講座中我們準確把握《形勢與政策》課的特點,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量;在講座中我們在內容選擇上緊跟國際國內形勢,緊貼社會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始終瞄準當前已經出現和將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講解,以確保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常學常新、常教常新,永葆時代氣息。如學院《形勢與政策》課已開設了“國家就業政策”、“中國醫療制度改革的現狀”、“十八大與大學生”、“醫患關系求解”等專題,通過一系列講座使學生彌補了政治思想上的不足,增強了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思想意識。
三、精心設置職業認同活動,開設相關人文學科課,增強學生的職業品質
“醫者,仁者。”、“醫者之德,德被天下”。醫護人員的工作維系著人們的健康和千家萬戶的幸福,醫德高尚、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是所有醫護人員所應具有的品質,這也是醫護人員政治思想素質具體要求之一。醫護工作是科學、藝術、愛心與靈性互動的過程,醫護服務的對象是有生命的人,人的千差萬別和疾病的復雜多變,不僅要求醫護人員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熟練運用崗位技術幫助病人緩解病痛,而且更要求醫護人員學習人文知識,遵守行業道德,有做人的標準。為此,學院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周就會安排招生就業處、教務處、各個專業的教師介紹專業前景及各專業對人員的要求,打下職業認同感的第一樁;舉行授帽宣誓儀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意識自身的職業使命感、責任感;學生第一次進解剖實驗室由教師帶領向標本靜默,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職業思想。學院在不同學期根據學生的特點開設了《護理學導論》、《醫護理心理學》等人文學科課,從各個角度、各個層次上拓寬學生知識面,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政治思想素質增添內涵。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校園文化是學院特色的重要表現,是學院的生命所在,是學院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催生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生命發展的深厚土壤,是學院人文傳統和優良校風的根本之源。校園文化不僅能陶冶師生的情操,規范師生的行為,而且能夠激發全院師生對學院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學院一員的使命感、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意識。學院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訓、教風、學風為核心,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為載體,通過校園文化的開展使學生在努力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爭做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也使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得到了充實。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衛生職業院校學生是醫護人員的后備軍,是社會良心的堅守者,衛生職業院校只有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加強學生政治思想素質,才能為社會輸送思想過硬的合格人才,才能不負社會賦予的使命。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