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 張淑萍
《刑法》第270條第3款規定侵占罪是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即侵占罪屬于自訴案件。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3款規定: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尚若由于被害人的報案和控告,公安機關對本該由被害人自行起訴的侵占案件立案偵查,并移送提請逮捕和起訴。檢察機關該如何處理,也就是說,對侵占罪公安機關是否具有偵查權,檢察機關是否具有公訴權,一直成為爭論的焦點。如果沒有,又如何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遇到此類案件應當如何處理?有何補救辦法?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淺研討。
一、侵占罪是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公安機關沒有管轄權,檢察機關沒有公訴權
(一)公安機關對侵占罪案件沒有管轄權,不應當立案偵查
《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3款明確規定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而刑事訴訟法第170條又同時規定自訴案件包括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刑法第270條第3款規定侵占罪是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公安部于1998年5月發布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4條關于公安機關受理的刑事案件管轄范圍中,明確排除了自訴案件的管轄(因證據不足被人民法院駁回自訴的除外)。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0條的規定,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侵占罪屬于自訴案件的第一類即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明顯不屬于(2)、(3)兩類自訴案件,對(2)、(3)兩類自訴案件,公安機關是可以有管轄權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六部門于1998年1月發布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條對“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進一步作出了具體規定,它包括八種犯罪:故意傷害案(輕傷)、重婚案、遺棄案、妨害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識產權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屬于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以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對于這八種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而侵占罪不屬于這八類案件之列。這是因為:
1.本條是對于自訴案件的“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含義的解釋,而不是對“告訴才處理的案件”的解釋,而作為自訴案件“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法律規定的范圍已經非常明確,即刑法第246條侮辱、誹謗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第257條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第260條的虐待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除外)、第270條的侵占罪,不需要再有司法解釋予以闡述。
2.“屬于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以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是專門對“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的解釋,它的范圍不包括告訴才處理的四種案件,因為刑訴法第170條自訴案件范圍中,告訴才處理的四種案件與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是并列的,二者外延不交叉。也就是說,此處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是指不包括告訴才處理的四種案件之外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
3.對于告訴才處理的四種案件,除侵占罪外,其他三種案件都同時規定有特殊除外條款,如侮辱、誹謗罪中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中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罪中的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除外。也就是說,這三種罪中規定的除外條款應當是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由檢察機關公訴的情形,而只有不是除外條款情形才是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這三種案件具有自訴和公訴的二重屬性。而根據刑法第270條的規定,侵占罪沒有除外條款,只能是告訴才處理,公安機關沒有管轄權,不應當立案偵查,只能由被害人自訴,法院直接受理。因此不難結論,現行的相關法律對于侵占罪管轄的規定是比較明確的,即侵占罪是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只能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公安機關無權管轄,無權行使立案、偵查權。公安機關應嚴格遵守法律規定,不應對侵占罪實施管轄而立案偵查,更不能提請批準逮捕和移送起訴。當然,檢察機關亦沒有管轄權。
(二)檢察機關對侵占罪沒有公訴權
檢察機關公訴權的基于有兩個渠道,一是檢察機關自行偵查案件的起訴,二是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偵查終結移送起訴的案件。很顯然,侵占罪不屬于檢察院自行偵查的案件,公安機關對侵占罪既無立案管轄權,也無從移送起訴,如此,檢察機關對侵占罪就缺少提起公訴的基礎和來源。
那么,在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而由檢察機關代為告訴的情況下,該自訴案件是否轉化為公訴案件?檢察機關對于此是否有公訴權?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
1.刑法第98條的規定: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這里的代為告訴其實質是替被害人告訴,在被害人受強制、威嚇而無法告訴時檢察機關代為告訴,此為擔當自訴。自訴案件不因檢察機關之擔當就變成了公訴,檢察機關也不能代替自訴人成為當事人。一旦當事人脫離了強制、威嚇,能夠自由行使其訴權,檢察機關就應當退出訴訟。因此,檢察機關的代為告訴,主要是為受威嚇、強制的被害人發起刑事自訴程序,具有“代理”性質,而不應當是代表國家行使公訴權。
2.檢察機關代為告訴的案件適用自訴程序。公訴是指依法享有刑事起訴權的國家專門機關,代表國家和公眾向法院起訴,要求審判機關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自訴則是刑事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個人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公訴具有國家性,刑事責任不適用調解,只要有犯罪事實發生,公訴機關就應當指控犯罪。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在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而無法告訴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可以”代為告訴,并沒有作出強制性的規定,是法律的任意性規定,其立法的原意表示該類案件的“自訴”性。
3.從保護受害人權益的角度看,該種情形適用自訴更符合立法本意。適用公訴程序,當事人無法實現其和解權、撤回自訴權等特有的訴訟權,也不利于調解結案,節約司法資源。
二、對侵占罪管轄的立法建議
鑒于以上論述,筆者認為,如同其他三種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一樣,應當為侵占罪規定例外條款,以完善此罪的立法,即對刑法第270條在告訴才處理之后增加“但是嚴重侵害國家、集體、公民個人財產權益的除外”,該例外規定就賦予了公安機關有立案偵查權,檢察機關具有公訴權。其理由有:
一是當今社會,人們對物質性利益的渴求日益膨脹,對侵占財物拒不退還的情形較多。
二是公眾對侵占罪的認識不到位,受害人一旦追不回財產,首先要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的及時偵查、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也是破獲侵占案件的關鍵,所以法律規定公安機關對侵占罪有管轄權具有現實必要性。
三是告訴才處理的四種自訴案件中,“侮辱、誹謗罪、虐待罪和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三種犯罪均有例外條款,侵占罪的法定刑雖然高于該三罪卻沒有例外情形的規定。所以,增加侵占罪在例外情形下可以由公安機關立案管轄符合立法精神。
四是將侵占罪適當納入公訴范疇,可以避免司法實務中的尷尬局面。法律規定,未經人民法院判決不得對任何人確定有罪,這里的“有罪”當然包括具體罪名。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以其他罪名偵查、起訴的案件,法院若認定為侵占罪怎么判決?只能通知檢察機關撤訴,由當事人重新自訴,極大浪費司法資源,使公、檢、法陷入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