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188處文物年內掛牌
4月21日,東城區對轄區內的188處未核定等級不可移動文物開始陸續掛牌,市民通過懸掛的保護標牌,就可以知道這些文物的歷史和背后的故事。此前,像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信號所、基督教救世軍中央堂、萬慶當鋪舊址等諸多承載著歷史文化的文物,都隱藏在不為人知的街頭巷尾、居民大院。
據介紹,東城區目前擁有不可移動文物總數已經達到352處之多,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8處,都將全部實施了掛牌保護。
海淀區:首推“專利戰略”
日前,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海淀區共同簽署“聚核工程”框架協議。這一全市首個區縣級的知識產權戰略協議提出,今后三年海淀區的發明專利授權量將保持年均增速20%,并為培育兩三個“千億級”產業提供引領作用。政府將為區內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更多“助推劑”。
根據框架協議,雙方將積極整合、匯集各類知識產權要素資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培育和打造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提升中關村科學城為重點的海淀區三大功能區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合作重點包括實施創新驅動計劃、專利引領計劃、環境優化計劃等三大內容。雙方還從提升核心區創新驅動能力、凸顯核心區專利引領作用、優化核心區知識產權環境三方面,制定了九大專項、三十項具體工作任務。
通過雙方合作,2013年至2015年期間,海淀區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速20%,三年內翻一番;到2015年年末實現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8萬件,并實現年度千件專利申請企業數量翻一番,專利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60億元。此外,專利引領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在導航和位置服務、下一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云計算、新能源和環保等重點產業以及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中,充分發揮專利的引領作用。
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網正式上線
近日,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網站正式上線。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網上辦公中心、網上信息中心、網上資源中心、網上人才中心和網上服務中心將面向全社會進行服務。
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網,以水墨動畫的盧溝橋、麗澤金融商務區等地標性建筑物,渲染出豐臺區由古至今發展沿革和文化元素,以豐臺特有的六大文化標志性圖文支撐起“文化豐臺創意未來”主題。
據豐臺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網是豐臺區對全區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政策、規劃等各項公共服務的網上平臺,是豐臺區對外展示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資源優勢和招商引資的窗口,是聯系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主管部門和各級單位、駐區文化創意企業及大眾的紐帶。
門頭溝區:打造首條國家步道
4月21日,門頭溝發布我國首個國家步道系統規劃,該區將以京西古道群為主體,打造總長270公里的國家步道,串起妙峰山、靈山、潭柘寺等景區和30余個古村落。
門頭溝區是本市惟一的純山區,自然山水與歷史人文資源豐富,有著五六百年歷史的京西古道更是吸引了眾多游客徒步穿越。這些散布山間的古道曾經是溝通京城與山西、內蒙古的重要商旅、軍事通道。但是,由于年代久遠,京西古道僅存片段,并不連貫,沿途也沒有服務設施,部分路段路況差,存在安全隱患。
去年4月,門頭溝啟動《門頭溝國家步道系統規劃》,以現存的京西古道遺跡為脈絡,依據地形走向、旅游資源分布設置人行步道,串聯古道、古村、古鎮、自然景區,形成覆蓋全區的國家步道體系。
目前,該區已啟動國家步道一期建設,包括西山大路古道、天津關古道(黃草梁)、石洋溝古道三條線路。投資約1.5億元,主要用于國家步道停車場、轉運系統、標識標牌、步道修繕、垃圾處理、景觀小區打造、休息座椅、應急救援等配套設施建設。
據了解,門頭溝國家步道將是我國首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國家步道。步道將配套建設環境設施、景觀設施、路標指示體系、營地或登山小屋、安全防護及緊急救難場所等。未來,還將進一步打造步道旅游的資訊樞紐以及交通轉運站,為游客提供即時的天氣咨詢、行程咨詢、緊急聯絡救護等功能,并利用沿途村莊、市區設置交通轉運站,提供補給、餐飲住宿、裝備租售、醫療及緊急救護等功能。
房山區:2013春季北京國際長走大會5月相約長溝
4月24日,房山區對外發布信息,2013春季北京國際長走大會暨第十九屆房山旅游文化節將于5月11日在房山長溝舉行。屆時,共10000余名長走愛好者將相約素有“城市之外、水岸花田”美譽的長溝鎮,再次體驗充滿魅力的“京南水鄉之旅”。
在過去的四年里,房山已經成功舉辦過四屆春季北京國際長走大會,先后有近七萬人走進房山。通過長走,進一步宣傳推介了房山的豐富資源和獨特魅力,強力提升了“一區一城”新房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及對外吸引力和影響力。
為滿足不同層次長走愛好者的需求,今年的長走大會依然分設兩條路線,兩條路線的起點設在長溝鎮凱旋大街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前。終點設在首都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第一條路線全程長16.5公里,具體線路是博物館→東甘池大壩→水源頭→三座庵村→三座庵村柴雞養殖基地→首都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第二條路線全程長21公里,是在原路線三座庵段沿鰲頭寨和褲腳溝方向開辟了一段山地路線,路線長4.5公里,多為臺階,不但具有較大的挑戰性,而且可以登高遠眺,飽覽周邊風光。具體線路是博物館→東甘池大壩→水源頭→三座庵村→三座庵鰲頭寨→三座庵村褲腳溝→首都西南旅游集散中心。
今年的長走大會社會報名時間從5月2日開始,到5月5日結束。現場將采取FM96.9、FM107和城鄉數字廣播并機全程直播的方式,對活動全程進行現場直播,主辦方還將搭建微直播平臺,第一時間將長走現場的最新消息傳遞出去。
延慶縣:建成京郊最大的葡萄資源圃
通過從日本、德國、新西蘭、伊朗等20多個國家和北京、鄭州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葡萄主產區引進葡萄品種,并經過本土嫁接,延慶縣延慶鎮唐家堡葡萄育苗基地已經成功培育600多種葡萄幼苗,總計已達30萬株,其中包括專為延慶世界葡萄大會培育的40多個品種,建成了京郊最大的葡萄資源圃。
據介紹,唐家堡村的葡萄育苗基地有142棟大棚,占地350畝,這里選育的新品種葡萄能保證一年四季葡萄不下架,并成為培育出適合延慶地區生長,能抗病、抗旱、果實變大等品種葡萄的實驗基地,改變以往延慶葡萄品種的單一性,起到遺傳育種的作用,并為今后延慶葡萄產業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