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電影院之前,必須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躲過上映的眾多爛片,找到值回票價的一部。海報是檢驗品質的第一道防線
此法對全球電影一概適用。如果一部電影的海報設計粗糙,莫名其妙的元素充斥畫面,角色頭像無序排列于海報上,以世人普遍的審美標準都無法看出其中美感的存在,毫無疑問它就是一部爛片。請相信對電影質量負責的導演和制片人,是不會放下審美底線,允許自己的電影海報成為高中生的美術習作。
外國大片是標準流水線產品,大多可看
好萊塢電影發展已逾百年,成熟的工業體系使各大電影公司在投資拍片前斟酌再三,一旦認為質量不合格難以保證營收,很可能會提前叫停,凍結項目或返工重做,因此不用擔心質量不達標,即使劇情方面偏弱,也會通過大量的“砰砰砰、轟轟轟”場面讓你在視聽享受上酣暢淋漓。

外國大片>國產大片>外國小片>國產小片
以上定律屢試不爽。國產大片一般毀譽參半,但能讓中國電影公司舍得下血本,至少會是一個好看的PPT。外國小片能在中國上映的主要以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韓國、日本電影居多,歐洲和日韓的商業電影不乏精品,文藝電影更是他們的強項。國產小片則強勢占據中國爛片出產率第一的頭把交椅,乃解悶催眠、沒事找抽之必備良藥。
不迷信權威,中國電影現無大師
中國電影曾經是有大師的,都留在20世紀了,嚴格點可以再提前到20世紀90年代。哪怕是同一個人,以前拍的都是杰作,現在也可能攢巴攢巴拍個連環畫出來。所以還是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認定喜歡的導演或演員,甭聽別人胡說八道。起碼看完也不后悔。如果不幸看到爛片了,頂多認為男神女神也是普通人,也會偶爾犯傻。
專業型選手可謹慎參考豆瓣、時光網評分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豆瓣和時光網的電影評分都是由網友自行評分產生的,低分電影大可自動屏蔽。其具有指導意義的原因在于,某導演曾吐槽自己的作品在這兩家網站遭遇網絡“黑水”,即被假冒網友惡意打分,可見這兩家網站的重要性及指標性。另外,不要盲從的原因同樣也是,某導演都愛看這兩家網站的電影評分。
別附庸風雅地迷信文藝悶片
最后不得不說,看電影不是優秀員工評比,不要裝,小心被雷劈。拼個你死我活沒有必要,有了快感就要喊。喜歡美國大片一點不丟人,喜歡法國悶片也不值得驕傲。做一個有主見的人,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