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美國人馬克西姆·泰勒是反消費主義大軍中的一員,他們遠離主流的物質享受,盡可能不購買任何東西,包括食物。泰勒從不去超市,他家的冰箱里塞著滿滿的食物,都是從超市附近的垃圾桶里撿出來的。
泰勒說,大超市的垃圾桶里經常能找到完好的食物,有時候只是因為包裝不完好就被扔掉。泰勒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場所開一家免費的“餐廳”,食材全部都是從垃圾桶中翻得。他本來想在家里開餐廳,但是房東發現了他的計劃后就把他趕了出去。
點評:為了反食品消費,恐怕會增加藥品消費——吃壞了肚子。
美國費城提倡“低鹽中餐”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衛生部門一年前發起了名為“健康外賣中餐”的計劃, 即引導當地的小型中餐館將中餐的含鹽量減少10%~15%,以降低市民每日攝取的鹽量。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家中餐館參與了這項計劃,打造“低鹽中餐”的健康理念。
點評:清淡點是挺好的,就怕顧客重口味。
新西蘭國寶麥盧卡蜂蜜
涉嫌造假
麥盧卡(Manuka)蜂蜜是新西蘭獨有的一種保健型蜂蜜,它因含有活性抗菌物質——獨麥素,而具有較好的調養腸胃等功能,也因此風靡全球。
然而,英國食品檢測部門日前發現,英國從新西蘭進口的所謂“麥盧卡蜂蜜”絕大多數是普通蜂蜜,并不含有獨麥素,且價格比普通蜂蜜高出20多倍。據新西蘭一家蜂農協會統計,麥盧卡蜂蜜的年產量不過1 700噸左右,但全球市場上每年以“麥盧卡”名義售出的新西蘭蜂蜜卻高達1萬噸左右。
點評:和“陽澄湖”大閘蟹一樣,貼牌、掛靠是商家的慣用招數!
英國糾結是否解禁
“泔水喂豬”
因泔水來源與喂養過程難以追蹤和控制,2003年歐洲發布了“泔水喂豬”禁令,使得農民主要以大豆、小麥和玉米喂豬。“泔水喂豬”的支持者稱,從南美進口上百萬噸糧食來喂豬,使亞馬遜雨林被砍伐、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全球氣溫上升。但有農民認為,泔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豬吃了容易長肥肉,導致豬肉質量下降。英國養豬業協會負責人稱,現在民眾對食品來源非常關注,如若恢復“泔水喂豬”,恐將致養豬業管理混亂。
點評:每個國家都應在風險和成本之間來找符合自己國情的平衡點。
德國加強網購
食品安全監管
調查發現,德國43%的網上食品賣家沒有在當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登記注冊。德國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網絡食品銷售監管機構——互聯網銷售食品、飼料、化妝品、消費品及煙草產品控制中心(G@ZIELT),于今年7月已開始運作。
控制中心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在網上搜索有安全隱患的食品以及未在當地食品監管部門登記注冊的食品賣家。發現問題時,中心會通知網上食品賣家所在地監管部門,由他們上門調查取證,將問題產品下架或者確保賣家完成注冊手續。
點評:43%未注冊,說明57%已注冊,比例很高啊!看來我國也需關注并加強對網購食品的監管。
英國國會餐廳
禁烹炒蛋或烘蛋
用油炒熟的炒蛋或是蛋里包裹著其他食材的烘蛋,是英國人早餐常吃的兩道點心。不過,英國國會擔心蛋殼上有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所以禁止國會餐廳制作需要用到新鮮、帶殼雞蛋的炒蛋或烘蛋。當然,要用生蛋制作的甜點慕斯也在禁止之列。如果有人非吃不可,國會廚師必須用荷蘭進口“消過毒的去殼蛋”制作。嘗試過的國會議員說,這種炒蛋吃起來十分惡心。
點評:對去殼蛋消毒時不知是否用了有毒有害物質?為了防病菌,有點緊張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