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主旋律,不斷優化培養體系,構建適合的培養目標,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是成人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本文根據成人高等醫學教育“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近幾年改革實踐,提煉出課程體系是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核心,抓好教學大綱編寫和教材建設是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關鍵,強化師資和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是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保障。
關鍵詞:成人教育;臨床醫學 ;專業建設;實踐
一、確立科學的培養目標是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根本出發點
我院在進行成人“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總體設計時,把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所要達到的業務規格作為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根本來抓,初步提出了成人“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要求。培養目標具體為:
(1)在牢固掌握臨床醫學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達到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規定的業務培養要求。具有獨立獲取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的能力;并具有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獨立思考和醫學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在醫學領域具有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具有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能把握醫學科技的發展方向。
(2)具有參與和管理社區衛生保健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常見病診療和康復服務的技能。
(3)疾病的防治與診療水平。掌握與熟悉實際臨床工作所必需的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理論知識;人類疾病病因、病理分類鑒別的理論和技能;常見病、多發病和地方病的診治技能;衛生防疫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臨床醫學科學研究理論與方法。
二、設置全面的可行的綜合課程體系模塊與教學內容是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核心
經過充分調研和廣泛論證,對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改革。從對我院425名臨床專升本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臨床專升本學生73%來自地、市級以下醫院及高、中等醫學院校,有不少學員已是業務骨干。因此在培養計劃上要充分突出成教特色,堅持人文精神與科學素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相統一的原則,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順應醫學科學發展和生命科學發展的趨勢,適應新的醫學模式。根據21世紀對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基本要求,突破單一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樹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完整體系和系統性觀點,促進課程設置的整體化。
通過調查結果看出,專升本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有較強的要求,在專升本教育期間把人文素質教育這一課補上,同時強化培養目標觀念,強化學科意識,對各科目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重組、刪減、融合,突出“專升本”的繼續教育特點,使學生學到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獲得新信息。我院開創并設計的該課程體系目前已得到全國數十家醫學院認可,并在校內進行教學改革實驗。我院已試行幾屆,目前已畢業學生5屆,學生在臨床課階段,分為大內科學專業組、大外科學專業組,有針對性地進行臨床教學,讓學員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與本專業相關的新知識、新理論、從而使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工作中去,體現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的優越性。具有課程體系模塊與教學內容學時分配如下:
(1)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2)主要課程:人文社會醫學導論、英語、計算機應用、遺傳與生殖科學、臨床應用解剖學、人體機能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預防醫學、臨床病理生理學、臨床藥理學、臨床診斷學、現代臨床診療技術、大外科學、大內科學、臨床科研方法學。
(3)課程設置及授課時數:總學時1548,理論1336學時,實踐212學時,理論:實踐=1:0.16。“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基礎課程由21門課程分為兩大模塊:一為綜合素質課程模塊:共5門(政治理論專題講座、人文社會醫學導論、英語、計算機應用、臨床科研方法學)468學時,實踐45學時,理論:實踐=1:0.11。二為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共7門(遺傳與生殖科學、臨床應用解剖學、人體機能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預防醫學、臨床病理生理學、臨床藥理學)522學時,占總學時的33.7%,理論400學時,實踐122學時,理論與實踐比=1:0.30。
三、不斷加強師資和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是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保障
要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必須建立一支適應成人教育教學特點及課程體系特點的教師隊伍。具體措施如下:
(1)對于已在教學、科研、醫療工作中嶄露頭角的優秀青年教師,要加速扶植,嚴格訓練,使之迅速成為教師隊伍中的骨干和學術帶頭人。重點資助優秀青年教師,使他們盡快取得教學科研成果,扶植他們出版專著等。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擔任重要任務的青年教師,對有重大貢獻者,要重酬重獎。
(2)為教師創造條件,爭取申請各種成人教育科研項目,鼓勵從事成人教育“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與研究,并給予獎勵和經費支持。資助教師所從事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發表的所有論文版面費,并給與相應
獎勵。
(3)課程結束后對教師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對教師提出改進意見,不能及時改進教學的建議更換教師,保持成人教育“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教師隊伍動態穩定,不斷篩選。把在教學、科研工作實踐中,真正政治思想品德優良,業績突出的優秀教師培養成既能教學、科研,又對成人教育有獨特見解,適應成人教育特點的一流專家、學者。
(4)建立優秀教師實績檔案,將每年測評結果、等級原始材料載入檔案,并進行跟蹤培養。
建立成人教育專兼職教師隊伍,實行動態穩定,是優化結構、激勵骨干、提高水平的重要舉措,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措施,是切實加強成人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