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專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向課堂要質量, 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本文就構建職專英語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索,總結出活力是使課堂高效的最重要的因素。
關鍵詞:英語教學;師生互動;高效課堂
如何在一堂課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向課堂要質量, 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以培養有扎實英語基礎、有創新學習精神、有自學能力的高素質的英語人才,是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臨的重要課題。那么,如何提高職專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呢?我認為:
一、互動的課堂是高效英語課堂的核心
1.教師應該鉆研課堂任務的設計,用任務驅動學生學習動機
任務驅動是互動的活力之源。任務驅動是指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設計教學任務,引出教學內容和目標,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任務的產生是由“教師預設——學生提出——課堂生成”三大過程構建。首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種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并注意任務的預設有利于學生生成問題的空間。其次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這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者應關注課堂生成的問題,這類問題往往需要教師調整課堂教學目標,需要教師的知識積累,教學經驗和教學機智等。也更能體現出現代教學的學生主體性、教學民主性、課堂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每節課至少留5分鐘時間讓學生提問題,因為懂得問問題的人才有意識去解決問題。例如,在講授
《A Material World》一課時,有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 “If you were a millionaire, how do you deal with your money?”這一石引起了千層浪,同學們興致勃勃、各抒己見,我果斷調整了課堂教學目標,“即興”指導學生寫了一篇關于“Is money everything?”的作文,效果很不錯。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深刻地掌握一些知識,而不再覺得讀書是枯燥乏味的。
2. 教師要扮演好各種角色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環境的創設者,即引發學生興趣;組織課堂活動,引導相互合作;教師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即引活思維、引發互動。教師扮演好各種角色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引領和主導作用。教師通過教學策略的運用,引領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建構知識、積累經驗、豐富學生學習經歷,鼓勵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學過程中生成問題、內容、目標的處理,也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動。例如,教學《Module 1 Unit 1 Lesson 4 City and Country》一課時,可采用:4-6人小組討論的活動形式。首先讓學生討論,填充練習表格;然后小組派代表展示答案,教師評分;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依據課文和自己的常識,列出生活在農村和城市的優缺點(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然后依據學生的意向,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為正方,另一方為反方,進行辯論。在辯論活動中,教師加以引導并參與其中辯論。通過教師引動,學生人人參與暢所欲言,讓學生有廣泛的參與性、互動性、娛樂性、趣味性。
3.教師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主動發展”,是時代賦予學校的要求。我區開展的“活力課堂”就是從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途徑進行了大膽的實踐,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推動學生主動學的目標。教師應推動學生做到以下四點“主動”:一是主動觀察、模仿。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展示, 學生認真觀察領會一定的語言活動實例,然后模仿運用規范、地道的語言表達方式;二是主動思考、探索。教師依據教材預設任務,通過任務驅動激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方法,公開合作、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處理信息。進行探索性活動,從發展中學習;三是主動參與活動。教師創設豐富的情境,以語言的活動任務為驅動力讓學生圍繞活動任務進行各種各樣的主體性活動,使學生在運用語言中獲得豐富的語言經驗,從體驗中學習。四是主動評價學習狀況。學生對自己所參與的活動如:采訪活動、角色扮演、“我的反思”、游戲、“記者招待會”、小組討論等進行自評、互評。在活動之前,教師要制定活動評價標準,并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活動。學生從評價中反思得失,在與同學和教師的交流、學習中獲取新知,從而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
二、有效合作,構建互動英語高效課堂
通過對實例操作,我認為以下幾點在保證有效合作,促進課堂教學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科學分組
教師在組織任務活動時,應注意科學分組,讓不同語言水平的同學在同組內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科學分工以確保每個學生均有事可做。教師要安排時間,任務內容,展示形式及要求等。
2.教師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互動學習開展的成功與否同老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在學生合作的討論過程中,老師是觀察者,引導者。例如:教師必須對每個小組的討論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在適當的時候對進行順利的小組提出表揚,而對偏離學習任務的小組進行及時的指導和點撥;而在小組匯報時,老師則要扮演好組織者和評價者的角色, 適時地介入讓學生明白合作的技能與方法。
3.運用各種激勵性評價手段促進學生的積極性
讓學生能在互動課堂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僅有教師的口頭評價顯得蒼白無力,所以,評價手段要多樣化、富有創造性。例如:可使用小組積分獎勵。我曾在課前發給每組排頭同學一塊白板和一盒彩色磁石,每當該組有人回答對了問題,或表演精彩時,排頭可從盒中取一塊磁石貼在白板上。一節課下來白板上磁石最多的組獲勝。這種評價方式既節約了老師作評價打分的時間,也培養了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最有趣的是,由于白板上沒畫格子,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彩色磁石貼出了各種不同的美麗圖案。當下課前四組高舉白板,向所有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展示成果時,白板上磁石自然形成的美麗圖案總會讓師生開心一笑。
三、結語
互動的課堂就是高效的課堂,學生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探索,把互動教學與班級集體教學,個別化教學等其他學習方式相組合,取長補短,必定能確保課內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俊花.淺談職業中專英語高效課堂[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1).
[2]陳慶元.對實施職專高效英語課堂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