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差異,又具有普遍聯系,本文主要對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對比與分析。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比較分析
一、引言
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階段下社會主義發展階段中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與西方國家相比而言,我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茖W社會主義是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個人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則是本國的政黨行為,也是全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下面就針對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區別進行對比與
分析。
二、 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對比
2.1 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設環境的
不同
2.1.1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設環境
科學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環境下產生的產物,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進行斗爭的產物,19世紀中葉,西歐基本通過工業革命以及資產階級革命完成了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工業革命中,資產階級取得的成就中蘊含著深刻的社會危機。19世紀中葉爆發的經濟危機更加導致了社會危機的不斷擴大。19世紀40年代爆發的幾次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已經逐漸的登上社會舞臺之中,但是都已失敗而告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工人階級缺乏引導他們斗爭的思想理論,科學社會主義正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在無產階級斗爭的過程中,在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歐洲空想社會主義、德國古典哲學的批判中形成。從這一層面而言,資本主義制度中社會的主要矛盾與基本矛盾逐漸在變革的過程中暴露出來,這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成立的基本經濟條件,無產階級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出現的階級基礎,19世紀初歐文、圣西門、傅里葉創設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產生的思想來源,剩余價值理論與唯物史觀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創設的基石。
2.1.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設環境
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設環境相比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科學社會主義創設初期,在全世界范圍內并不存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問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設初期,世界已經處在兩種制度之中,在這一時期,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相比而言,依然具備著較大的優勢,在這一階段之中,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斗爭的主題為合作與競爭。20世紀初期,在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的斗爭形勢、社會地位以及利益訴求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主要的發達國家,無產階級大多是經濟利益方面的訴求,在二戰結束后,世界政治經濟又得到了一定的變革,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沖突大多集中在體制上的解決,暴力手段已經不是解決矛盾的常用手段。
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建立不僅要探索社會主義運動的前途與命運,更要解決當時我國社會的前途與命運,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設環境表現在內在動力與內在需求兩個方面,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由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與科學發展觀三個部分有機構成,這每一部分都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實踐的總結。除此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建立也是科學指導社會主義實踐的實際需求,建國以來,我國歷經了30余年的社會主義歷程,但是卻一直難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因此,僵化的社會主義理論在我國并不可行。
2.2 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對象與內容的不同
2.2.1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對象與內容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具有典型的時代特色,其創設的根本目標就是為了滿足無產階級運動的實際需求,在該種背景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類:
首先,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研究內容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主要表現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分析與批判,尤其是對當時社會主要矛盾與基本矛盾的闡述,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制度、無產階級的特征、社會主義必將戰勝資本主義等相關的規律。
其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這類分析僅僅是一種一般性、原則性的闡述,最具價值的就是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解放與發展生產力,同時,提出社會主義社會能夠創造出比資本主義社會更多的價值。
可以看出,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雖然較為豐富,但是大多集中在真理與規律的闡述上,具有預測性的特征。
2.2.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研究對象與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對象相比而言,有著以下的不同: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基于我國特殊的國情產生,具有一般規律性、宏觀性與真理普遍性的特征,從這一層面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主要為我國發展過程中的各類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實踐性、現實性與具體性的特征。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種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著眼于社會主義實際的實踐創新。
其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以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世界無產階級個性的規律為研究內容,其研究內容的時間與空間跨度都很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之相比,其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集中于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初級階段的各項內容,這也是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大的不同。
三、 結語
要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必須要把握好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的關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繼承性進行深入的分析,并考慮到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相對隨著研究的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將會得到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懷超.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科學社會主義,2005,04(25).
[2]張伯里,張學森.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08(01) .
作者簡介:黃婷(1988-),性別:女,籍貫:四川省德陽市,學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