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實施一體化的模塊式教學,已經成為了職業教育的主流模式,改變了以往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所采用的“學科本位”課程觀,在目前采用“能力本位”課程觀的基礎上,將會向著“多元整合型”的方向去發展,形成了一種“多元整合”的課程觀。
關鍵字:一體化;高職教育;教學
一、課程設計原則
1.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應該凸顯其職業性,以學生今后在工作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作為課程開設的依據,使學生獲得相關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
2.在高職教育的過程中,注重知識與技能的相互之間的結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基礎理論知識以在今后工作中的應用為主要目的,做到必需和夠用就可以了,在專業知識的教學上,強調其工作的針對性和工作中的實用性,培養學生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使其成為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
3.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通過在高職院校中實現“雙證書”制度,不斷提升學生的就業率以及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
4.增加課程的彈性和靈活性,使其課程形成模塊化。滿足經濟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
二、課程的實施
高職院校的課程開發團隊,在通過對社會、企業的深入調研以后,對各專業工作崗位所要求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進行詳細的分析,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科型”的教學體系,建立以學生的能力為基礎,以知識模塊為主的教學體系,以此為課程設計的基準,并編寫相關的教材。
三、制定模塊教學大綱,編寫模塊教材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強調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通過模塊化的教學,來實現對學生各項專業技能的培訓,打破以往在教學過程中,最常見的學科型教學體系,各個高職院校根據自己地區的經濟情況以及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組織相關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以及本學科的廣安教師,編寫該專業相關的基礎理論課程和用于進行實踐培訓的教學大綱。按照這種模式所編寫的模塊大綱不僅包括了相關的理論知識,還包含有相關的實踐技能的知識;而且要求相關人員在進行模塊化大綱編寫的過程中,每個模塊之間的知識相互不出現重復,相互之間也不會出現知識點的遺漏現象。各個模塊之間彼此之間還具有密切的聯系,但是各個模塊又獨立自成一個體系。根據模塊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科帶頭人和專業的骨干教師在模塊化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在保障基礎理論知識夠用的大前提下,增大了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實際生產案例的分析等具有很強實踐性的教學內容的比重,這樣在模塊化的教材中不僅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又對學生在今后工作崗位上所應該具備的職業技能進行了詳實的介紹,為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和技能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料。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一個主導性的作用,教師主要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引導者和管理者,為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個示范型的作用,幫助本專業的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概念的理解和對實踐技能的掌握;與各項實踐技能所相關的知識,學生主要還是通過學習指導書提供的相應資料實現的。為了能夠讓學生具備更多的知識,掌握各項實踐技能,使學生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就有可能獲得與該技能先關的大量信息,學生通過相關的學習和訓練,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該項技能。同時,學習指導書也為學生白我評估和教師檢查技能的掌握程度提供考核依據。
四、建立起來豐富的學習資源庫
為了能夠讓各個專業的老師與學生,很方便的查閱到相關技能的模塊學習資料,高職院校應該根據不同專業的模塊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各自獨立的模塊,建立起來相對應的學習資源庫,配備相關的學習、復習、考試的資料,這些資料中包含有關于理論教學方面的知識,也有關于實踐技能操作的各種音頻、視頻資料,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們不僅有理性認識,更有感性認識。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即使沒有到過今后工作的現場,也可以了解到相關的操作技能流程和標準,這樣不僅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更是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五、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在高職院校的目前發展情況下,要想專業建設緊跟時代潮流發展的步伐,就必須要實現教學設施的現代化水平。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要求學校必須配備既能滿足課堂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訓教學的“一體化”教學場所。以學校內部的實驗實訓場所以及校外的實訓基地為基礎,改變以往授課只要是以理論課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做法,可將課堂搬到實驗、實訓場所中去。這種實訓基地一般在設計過程中都是具有多功能性的,不僅可以用作理論知識的驗證性實驗、還可以用作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以及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和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多種功能合為一體的場所。為了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加真實的實驗實訓環境,學校應該遵循資料建設的規范化、實驗手段建設的標準化、實訓過程現場化的要求,完善了各個專業的實驗實訓室建設。聘請在企業中具有豐富生產實踐經驗的工程計稅人員對學生進行詳細、精心的指導。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在實訓場所內部扮演今后工作中,各種可能的工作“角色”進行模擬訓練。在實訓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要求盡可能的做到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崗位。
六、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在實施一體化模塊式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建立起來一支實力雄厚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半p師型”教師一般是指不僅具有著基礎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具有著豐富實踐技能的一專多能型的教師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老師們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應該有純熟的專業技能,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現場生產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要想建成這樣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就必須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對教師們進行培養,讓他們分批分期的逐步成為雙師型的優秀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把我們優秀的教師送到企業一線去進行培訓,更要把那些懂生產、會實踐的企業技術人員請到學校中來,使他們成為教師隊伍中一份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過程中,特備是實踐實訓環節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和優點,使學生們具備更強的實踐能力,并且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情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2).
[2].徐元俊.試論職業教育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09, (7).
[3].孫立勤.堅持以先進生產力標準發展高職教育.職教論壇。2011, (10).
作者簡介:姚姣鳳(1980-),女,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