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在學生成長成才中有很重要的積極作用,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論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還是步入社會都要用到語文知識,因而要強化他們的語文綜合知識,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在語文教學中,寫字教學是關鍵和重點。學生通過長期的寫字訓練,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培養意志,養成整潔等良好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寫字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一、在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寫字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它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把握好識字教學關,對于提高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縱觀小學生的閱讀,不難發現學生都會讀,但不太識字,讀白眼書,追其原因,就是學生識字能力不強,不會寫字造成的。因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寫字,只有加強寫字訓練,學生才能鞏固識字,培養其培養其獨能的識字能力。
二、在教學時,加強學生對漢字筆畫的書寫指導
寫字教學,離不開基本筆畫的訓練和書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會寫。教師要加強基本筆畫的書寫,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寫好橫、撇、豎、折等筆畫,讓他們理性認識筆畫,只有書寫好這些基本筆畫,學生才會寫好字,寫規范的漢字,因為每個漢字都是由一些基本筆畫構成,作為低年級學生由于他們剛剛接觸漢字,因而在書寫時更要注意筆畫書寫,及時糾正他們不規范的地方,對于他們愛出錯的筆畫要重點糾出,指出,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如“女”字第一筆是“撇點”而學生愛寫成“豎彎”,“山”字第二筆是“豎折”,學生愛寫成“豎彎”,“口”字由“豎、橫折、橫”組成,學生愛寫成“豎折、橫折”,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矯正,引導學生書寫漢字的正確筆畫,規范他們的書寫能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和正確的寫字方法。
在教學時,教師必須向學生說明寫字要遵守書寫規則。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是頭,后封口的寫字規則,這是初寫漢字的一個難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有規律地去把握,一個筆畫較多的字,它不僅僅是一種書寫規則的指導,也要加強漢字書寫的綜合指導,只有學生遵守了書寫規則,才能正確把握寫字方法,完成寫字的目的。
三、在教學中,采用形象、生動的寫作激發學生的興趣
由于小學生好動、好玩,精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不太久,學生在寫字過程中容易感到累,甚至是厭惡,在教學寫字時,教師就可以采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寫“燕”字時,我課前準備用紙剪并加工成“燕子”的圖案,使“燕”字更活靈活現,在上課時有細線拴住圖案演示燕子“飛”的樣子,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然后在黑板上寫出“燕”字,并指出,“燕”字上部像燕子的嘴巴,下面的“北”就像燕子的兩邊翅膀,“北”字中間的“口“字就像燕子的肚子,最后的四點底就像是燕子剪刀似的尾巴及尾巴上“用兩點表示”的羽毛。通過這種教學,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鞏固了他們對漢字的書寫知識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課堂技藝指導,培養學生能力
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教師指導觀察,學生臨摹書寫,小組成員互評,學生個人自己,小組集體評價”的五步習字法進行教學。即通過教師的指導,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字的結構,讓學生對所寫的漢字心中有數。這樣,在寫字時才能把握住字的筆畫和結構,下筆才有輕重長短之分,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書寫,對照字貼例字認真摹寫,彼此之間寫出比一比,評一評,及時修改不足之處,爭取寫好每一個漢字,通過這些方法,改進自己的寫字方式,找出正確的書寫方法,實現從盲目書寫漢字到按規律書寫的轉變,寫字教學獲得良好效果。
總之,在小學寫字教學中要加強管理。要教學生寫好字,教師就要寫好之,嚴格規范自己,做到書寫認真,端正,寫規范字,給學生以示范,做好自己的表率作用。同時,教師上寫字課時要隨時檢查學生,給予書寫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寫字姿勢,筆畫寫法,筆順規劃等,指導學生寫好字,為培養一代具有全面素質的新型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