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的今天,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國民的思想也得到了極大的解放。西方文化不斷的滲透到我們的文化中,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未婚同居就不斷增多,尤其發展到今天,未婚同居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尤其是在大學生中,未婚同居占據了半邊天。然而,未婚同居帶來的各種糾紛卻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而其中深受其害的往往是女性。筆者作為一個在校學生,身邊也有很多同學加入到了未婚同居的行列。然而她們80%都深受其害。為此筆者主要從大學生的未婚同居出發,從道德層面和法律制度兩個方面談談如何更好的保護未婚同居中女性的權益。
關鍵詞:未婚同居;女性權益;道德;法律制度;大學生
中國是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中華兒女對于婚姻都是持一種保守的態度,自西周以來“六禮”“七出三不去”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統治著國人的婚姻觀念。我們對于婚姻對于兩性一直都是持保守的態度。然而,未婚同居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就在世界很多國家迅速發展。21世紀的今天,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們的思想也受到西方思想的沖擊,我們的觀念也不斷的在轉變著。在我們國家,未婚同居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然而,作為弱勢方的女性,往往在未婚同居中遭受到各種傷害。在我國,對于未婚同居,不僅在道德上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承認,在法律上也沒有得到應用的承認和保護。就我們國家婚姻法上那幾個零散的法條對于保護未婚同居女性的權益是遠遠不夠的。針對這樣的現實,我們該如何的更好的保護未婚同居中女性的權益呢?參看下面兩個案例。
案例一:羅某(女)來自某農村,2010年16歲的她輟學去廣東打工,2011年17歲,與陳某(男)相識并戀愛。經過一年的戀愛,他們很快就同居了。并且意外懷孕了。于是兩人回到農村老家,按當地的習俗辦理了結婚酒席,并給與女方父母3萬的禮金。在后來的生活中,為了減輕負擔,羅某曾經多次做人工流產,也為了維持兩人的關系,羅某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珊髞?,陳某卻選擇了分手,拋棄了自己的“妻子”。羅某不得不自己一個人承擔人工流產帶來的傷害,還要承受本地人對她的流言蜚語。這不僅給她身體上帶了了傷害,更重要的是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壓力。
案二:9月14日24歲的成成化名第十次來婦聯機構哭訴,她和男友未婚同居兩年4次流產不僅落下嚴重的婦科病而且兩人曾苦心經營的小門店也在她不知情的狀況下被男方出售了。同居關系的破裂更使成成落下嚴重的抑郁癥每晚要靠藥物輔助睡眠。人財兩空的她不甘心欲拿起法律武器討回公道卻發現困難重重。
以上兩個案例不僅給予當今未婚同居女性深刻的警告,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深深的反省。據某權威機構調查顯示:調查了廣州地區的100名未婚同居者,未婚同居的女性中其中17%人提到有人流的經歷,另有2%人生下了私生子女。她們當中經?;蛴袝r采取避孕措施的分別占26%和32%半數以上占58%的同居女性表示假如同居失敗感到非常痛苦無法接受分手的事實。這些數據說明在未婚同居當中女性受到的傷害遠遠要大于男性。那么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女性同胞該如何更好的去保護自己的權益呢?
一、未婚同居的概念
有學者認為未婚同居是指“男女雙方在法律規定的時期內建立起共同生活而無婚意的一種同居?!庇袑W者認為未婚同居是“一男一女在未締結婚姻的情況下,像夫妻一樣共同生活的事實狀態”有學者認為“同居”與“未婚同居”概念沒有實質性的差別,是“同居并不是指姘居、有配偶的人與他人同居這些為社會所禁止的情況,而是指符合婚姻實質條件的男女結成生活共同體、但無婚意的結合”也有學者認為未婚同居(unmarriedcohabitation),是指男女之間沒有合法婚姻關系的同居。從廣義上講,包括不以結婚為目的的同居和婚姻無效、被撤銷的情形。狹義上則僅指前者。本文筆者主要探討的非婚同居是指沒有合法婚姻關系的同居,并就其中女性權益的保護作探究。
二、未婚同居產生的原因
1.思想觀念的變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西方的文化不斷的滲透到我們的文化當中。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變化,價值觀,人生觀,倫理觀都在變化著。一方面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一方面由西方思想帶來的沖擊,隨著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性觀念也得到了極大的解放。貞節在國人的眼中已經不再是那么的重要了。兩性的結合也不僅僅是為了結婚了。
2.對于婚姻的恐懼
在我們身邊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很多人為了使自己的愛情天長地久,他們更愿意選擇兩人世界,更愿意以戀人的身份永遠為自己的愛情保鮮。其次,結婚也不在是傳統觀念上為了傳宗接代。最后,近年來,離婚率不斷的攀升,人們對于婚姻開始持一種懷疑的態度,于是他們都愿意在走進婚姻之前會選擇“試婚”,也就是在結婚前兩人先同居一段時間,一旦雙方不合要分開,也能將分手所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離婚率的增高,讓人們對于婚姻多了一層不信任,而同居生活滿足了人們對于婚姻生活的種種追求,如:兩性生活,生兒育女等。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避婚姻而同居的生活。
3.迫于生活的壓力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每個人都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迫于生計,許多青年男女忙于自己的事業,于是忽視了婚姻。其中,很多人努力的工作就是為了以后能夠體面的結婚。每個人都是有虛榮心的,我們經??梢钥吹矫襟w報道這樣活著那樣的結婚派對。就結婚辦酒席等等開銷已經完全超出了眾多青年男女的能力范圍。因此,很多戀人為了爭未來結婚的開銷沒有選擇結婚,他們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未婚同居不僅開銷小,而且能彼此滿足各自的需要。這無疑給未婚同居提供了溫床。
4.科技信息的發達
當今社會科技力量強大,信息發達。為許許多多的異地戀提供了存在的可能性,為未婚同居創造了更多的條件。在筆者身邊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異地戀。他們通過電話,QQ,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話視頻。當這些異地戀人走到一起的時候,同居就難以避免,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順利成章。而女性們由于各種原因出于劣勢,或許她們同居的那時不是那么的愿意,而在后來發生的一切又不得不讓她們承受更大的痛苦。
三、未婚同居中女性所遭受的傷害
在對未婚同居概念及其原因有深刻的了解之后,這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把握未婚同居中女性權益受害的分析。那么針對我們狹義上的未婚同居,一旦男女雙方同居失敗,一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糾紛,比如財產上的糾紛,更有甚者會因為感情的破裂而產生犯罪等等行為,致使心理上扭曲等等。那么在同居中,在婚姻關系中出于弱勢的女性同胞們是否會面臨更大的傷害呢?針對這些傷害我們又該如何去保護她們的合法權益呢?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同居中女性同胞都會面臨哪些傷害?
從近年的社會實踐來看未婚同居給女性帶來的典型傷害主要有如下幾種:
1.不斷的懷孕不斷的人工流產帶來身體上心里上的巨大傷害
未婚同居關系中的當事人大多沒有生育的計劃,雖然現代醫學的避孕技術使性行為與懷孕發生了分離,但是在同居中的性愛仍存在避孕失敗而懷孕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同居中的女方一旦懷孕往往被迫墮胎或生育。更有一些不良青年為了刺激為自己一時的快樂,打著愛的幌子去和一些“無知”的女生戀愛,且不顧女生的安全而發生性行為。而女生尤其是從未接觸過性教育的女生對于這些完全不懂。在意外懷孕后她們心理上會產生恐慌,為了掩人耳目,她們會選擇一些不正規的墮胎術,從而給自己帶來各種婦科炎癥。這無疑給女性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同居中的女性無法逃避這些成本。
2.對未來的婚姻家庭生活產生影響
雖然在青年男女中,性觀念已經有一定的解放,他們在彼此感情好著的時候都享受這兩性的快樂。然而未婚同居者是容易喪失個人和家庭的幸福的.洞房花燭夜,歷來被遵守社會倫理原則的人們視為花好月圓的良辰美景,未婚同居者過早地發主兩性關系,就無法享受到這人生的一大樂趣。有些男性甚至有處女情結,在得知自己的老婆過早的失去了貞節,這無疑會給他們的家庭蒙上一層陰影。乃至使剛剛締結的家庭支離破碎。
3.女性在同居關系解除是的家務勞動無法得到補償
長期而穩定的同居關系中其生活模式基本與婚姻生活模式相同。女性在與男友同居期間由于男女之間各自的生理特點性別優勢以及傳統習俗通常決定了女性較多地留在家里從事大量的后勤服務性的家務勞動。在個別情況下有一些同居者還要生兒育女,女性不得不承擔起大部分撫養小孩的任務。即使在雙方沒有生育計劃的情況下同居中的意外懷孕也必然使女性承擔著更為不利的后果。她們不僅要忍受懷孕帶來的生理不適應而且要承擔因懷孕流產帶來的失業降職風險。
那么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狀,我們的女性同胞該如何去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四、如何更好的保護未婚同居女性的權益
針對未婚同居中女性所遭受的傷害,筆者做了深深的思考。個人覺得要更好的保護未婚同居中女性的權益,僅僅靠法律是行不通的,況且在我國,婚姻法是零散的幾個法條要去保護未婚同居中女性的權益是遠遠不夠的。筆者認為要更好的保護未婚同居女性的權益必須從三個方面來把握,第一層次男女雙方要提升個人的思想品質;第二層次是提高道德修養;第三層次法律規制。
1.提升個人思想品質
女性要在未婚同居中保護自己的權益,那么自己的思想上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首先,在選擇同居的過程中一定要有一雙雪亮的眼睛,要在充分了解對方的情況下選擇同居。其次,要學會保護自己。在選擇未婚同居的時候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多了解男女雙方的身理特點,尤其是在兩性生活中更得學會保護自己,不要為了一時的痛快而釀成終身的遺憾。第三,增強自己的權利意識,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比如在同居中對于財產方面可以有約定。對于家務勞動的付出都可以雙方
約定。
2.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雖然未婚同居在我們國家沒有在道德上得到大部分人的承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未婚同居的雙方在同居的過程中不受道德的約束。道德是社會調整體系中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在法律空白的領域起到解決糾紛的作用。在兩性的未婚同居中,男女雙方要尊重社會公德,遵從我們前輩留下來的優良傳統。比如,在同居的過程中,男性要多為弱勢的女性考慮,做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尊重對方,考慮對方的身體狀況,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犧牲對方的利益;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沖動而給彼此帶來傷害等等。
3.法律規制
在道德無法約束無法給未婚同居的雙方解決糾紛的時候,這時只要依靠法律這個最后的防線來處理了。然而雖然我們國家婚姻法已經取締了“非法同居”的概念,但是未婚同居一直沒有在法律上得到體現,先行的法律對于未婚同居中女性的權益保護遠遠不夠的。針對這些社會現象,國家有必要作出表示,以體現國家保障人權的必要。我們國家很有必要制定相關的法律規制來保護未婚同居中女性的權益。比如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可以制定未婚同居的合同制度,事實婚姻(或普通法婚姻)制度,未婚同居身份關系制度等等。當然這些都是國外的一些經驗,或許在當下的國情不適用于我們國家,但是筆者認為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咱們國家至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來保護未婚同居女性的權益。承認未婚同居的合同效力;建立未婚同居關系解除是財產問題處理的規制;肯定未婚同居期間侵權行為的可訴性;建立未婚同居有關的遺產繼承制度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可行性的。希望咱們國家能夠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更好的保障我們的弱勢群體,彰顯我們國家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
五、 結語
在筆者身邊,有很多未婚同居的伴侶,他們中的很多人并不是為了追求自由或者為了提前嘗試婚姻生活而選擇同居的,他們中很多女性都是把非婚同居看成是婚姻生活。她們在生活中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傾其所有。然而由于法律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旦同居失敗給女性帶來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如今我們正在走向一個女性權利時代;一個女性權利覺醒時代;一個以權利來確認和張揚女性社會主題的時代,作為公平、正義作為自身價值內核的法律很有必要站出來去維護女同胞的權益。這不僅是女性的心聲更是世界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陳葦:《婚姻家庭繼承法》,北京:群眾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頁.
[2]俏吟一簾風.享受青春,誰來承受同居之痛?【DB/DL】.2006-11-20.http://bbs.csonline.com.cn/Archive_view.asp?boardID=110ID=182028.
[3]李孝定.甲骨文集釋[M]//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970:3024.
[4]張民安:《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間的法律效力》,載《中山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5]高留志:《論非婚同居的立法規制》,載《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作者簡介:陳琴(1990-),男,漢族,延邊大學法學院2013級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