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會占據你生活的很大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從事的是最偉大的事業。你才會得到真正地滿足。
——喬布斯
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勤奮努力,對本職工作精益求精,勇于開拓創新,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以“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樹立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創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的信念是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正是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在教學實踐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1.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厭惡一個學生就等于毀掉一個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懂得什么是尊重和理解。尤其是作為職業中專學校的教師,在這方面會有更多的體會和感慨!但我覺得,既然當了班主任,就不要有什么怨言,而應該把班主任工作作為一項事業,而不是事情。“事業”和“事情”雖只一字之差,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把它當作一件事情,那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脫手。如果把它當作一項事業,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天的每一步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你就會自覺加大工作力度和情感投入,就會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為此多年來,我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傾注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而且我覺得我也與這樣的學生一起成長。
2.“賞識”有助于學生學習成功;“抱怨”肯定會導致學生學習失敗。說實話,在最初幾年和我們職專的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總是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而這種情緒在我們所有的職專教師中也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我們的教育行為。但是,在幾年的朝夕相處中,我們慢慢地了解和學會了平等交流的重要性,也慢慢在關愛學生的感召下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07年我在與我曾經的學生網上聊天時他的一句話震撼了我。他說:“謝謝老師看得起我,讓我完成了也許就我的家庭條件和學習成績根本就完成不了的高中學習生活;盡管我沒考上很好的大學,但我現在能憑借我的努力獨立生活。如果沒有你當年的鼓勵和關愛,我不知道我的生活會怎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可能會是我今后這一生從事、熱愛教育事業的動力源泉!
3. 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師,才是一個成熟的高素質教師。未來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戰略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4. 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于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于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面對我們職專生普遍基礎差,信心不足的實際情況,每年在開學初的幾次班會中,我都會對學生進行自信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想方設法鼓勵學生帶著自信融入課堂,開心學習成長!我認為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學會組織、激勵學生設計好每一個主題班會。每當我看到有些學生的言行舉止和行為習慣的不斷進步,我是由衷的高興和欣慰。
5. 不稱職的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適應自己,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優秀的教師在教學中則是讓自己去適應學生,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前者是授人以魚,后者是授人以漁。
6. 教師是教育目的的實現者、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教學方法的探索者等等。作為班主任,我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的培養。所以在接手班級之初,我先制定適合班級情況的班級制度。我認為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人定制度,制度管人”。“萬事開頭難”但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在班級制度試行初期,一定要“緊盯死守”。我的制度如下:
1.我總是堅持“值日班長”的制度。也就是班級管理的輪換制。從而培養學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態度。值日班長的職責:在黑板上填寫名言警示詞、監督或提醒學生的一日常規(早操、值日、宣誓、唱歌、真空自習等等)、寫班級日志。
2.主題班會的發言。每周的例會上我都要求3到4個同學發言(總結自己一周來的學習和生活感悟)。都是隨機的。我想這也是一種交流和相互學習。而且時間久了,我覺得培養了學生定時反思、及時改進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和同學交流談心。要想形成好的班風和學風,充分利用一切時間找學生談心,在拉近師生感情距離的同時,也能了解學生的期望和思想,及時處理和調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矛盾。也為班級制度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4.建立公平的獎懲制度。好的懲罰措施既能幫助學生認識和改正錯誤,也能讓學生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培養師生感情。班級內部成員的行為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通過反復的約束和調整之后,會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便會升華為班級制度文化,為學生提供有序的生活空間。
5.定期不定期的和家長聯系。采取打電話和家訪相結合的方式。當然教育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學生我覺得主要是用自己的言和行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良好的品德。如: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我每天總是早早地來到班上和學生一起學習,放學很晚才離開學校。要求學生尊敬師長,樂于助人,我自己首先就為學生樹立榜樣。我也喜歡和我的學生交朋友。對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愛好也都了如指掌。學生中有誰家遇到了困難,都愿意跟我說出來,我總是盡力去幫助解決。正是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思想教育中,培養了學生優良的品格和優秀的學習習慣。每當在學生們的聚會中聽到他們的夸獎和感慨,我就覺得很幸福、很欣慰。我始終認為,我們教師的職責首先是教育我們的學生學會做人。所以,我在班會上設計的主題都是和做人有關的。也許多年以后自己所教過的學生最能想起我們老師對他們的影響的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應是成長過程中的思想觀念教育。
多年來的教育生涯,使我真切的感受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我已深深的愛上了教師這個崗位,并愿為祖國的教育事業默默地耕耘著,無私地奉獻著,孜孜地追求著,教師這份工作有辛苦、有勞累、有心酸,也有歡笑。在我的工作中,雖然沒有太多的掌聲和鮮花相伴,但我的內心是充實和滿足的。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我知道我還存在許多的不足,我會不斷努力,不斷提升自我素養,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為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添磚加瓦!還記得在今年華師大培訓時王濤教授說的那句話:作為教師,應該對別人的生命產生積極而又造就的影響!讓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以此為追求目標。也許這樣的青春歷程是最值得珍惜和回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