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新課程進一步推行的背景下,全面實施高效率的高中生物教學方法受到教育人員的關注。在確保學生可以掌握全面的生物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要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使其逐步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本文筆者根據長期的教學經驗對高效課堂的設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科學;高效;課堂教學
一、 全方位的備課為高效課堂提供保障
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新理念的指引下,老師應當堅持大備課的教學理念。不僅要考慮到學生角色的安排、課程流程的安排、課程引子的設計,還需要注重自身角色的定位。課程安排時應當首先考慮學生對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科要求,將怎樣讓學生的視線轉變到課程中去、怎樣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等方面納入考慮范圍。一般課程備課的重要環節是教學方式的安排。高中生物課程備課準備通過改善教學模式和教學氛圍,體會教學的最終目標,進而激發教師自身的教育激情。其實最有效的備課安排指教學研究。備課準備時應該注重情境和結果的一致性,加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二、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自主的學習理念
問題能夠拓展學生的四維空間,能夠增強學生對生物這門課程的感興趣程度,從而加強教學的有效性。在高中生物的課程安排過程中,教師需要以課程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能力為標準,巧妙地引進一些能達到不同效果的問題,營造一種積極的討論學習氛圍。一般以前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課程學習時老師講授重點理論,學生死記硬背,考試必須完全符合課程上的內容,不容許一字的差錯。一般這種靜態死板的教學模式,往往造成學生未真正理解理論知識,而是囫圇吞棗。新型的生物教學模式引入了多媒體教學,以前乏味的教學模式已被逐步取代。多媒體的引入將音樂、動畫等有效地統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課程內容的豐富多樣性,進而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比如,課堂教學可以分為如下四個環節:(1)開課前5分鐘,每組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所要宣講的下一章內容,其余同學對其自由評價;(2)各組進行展示,在展示過程中,其他同學應認真分析其他同學的展示內容,作出對錯與否的判斷,并采取標記等方法進行記錄;(3)學生分別發言,進行評價,指出其他同學的錯誤和不足,之后展開辯論;(4)由教師進行總結和最后權威性評價,同時進行系統性知識要點總結以及深度廣度的進一步拓展。
三、 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需要以平等的角色加入學生的探討研究,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新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創造了一個平等性的學習環境,使同學輕松的學習知識和享受快樂。這類型的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性和合理性。另外,整個課堂將逐漸由原先靜態、死板的環境轉換為靈活、動態的教學模式,揚長避短,增強新型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只有具備了樂觀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才能在學習中體味到滿足、幸福、快樂,從而逐漸建立責任感。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起到上述作用:(1)在高中生物課堂建立科學教育觀念。教師應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要認識到學習困難和頑皮的學生同樣,具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也具有優秀學生同樣的潛質;(2)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實行民主領導;(3)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建立教師期望值。生物教學不同于其他的課程,它會涉及很多新的知識點和實例,這些內容可以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求知欲。
四、 創設恰當的情境,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課堂引子發揮了一個重要的紐帶作用,實現新課程和舊課程的有效轉換;形象描述了課程的重要課程部分及最終課程結果。引子的引用不單單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和求知欲望,還能幫助學生能快速融入課程的學習,為課程的學習的有效性創造前提條件。所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安排中,老師需要按照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選擇相應的引子,從而增強學生教學欲望。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將文本知識的內涵通過直觀的事物形象表現在學生面前,使其可以在認知過程中用具體的形象解決一些抽象難懂的關系和矛盾。一旦學生的對生物這門課表現出很高的學習熱情,其良好氛圍即可形成,這時的課堂會呈現出活躍性、創造性,從而形成高效課堂最佳的教學狀態。比如下面的例子:在給講授DNA雙螺旋結構這節課時,筆者首先帶領同學展開想象,很快學生就發現了旋轉式樓梯和DNA內部分子結構之間的相似點,形成了DNA結構的宏觀影像;其次,并利用已經學習過的四種脫氧核昔酸表象引導學生對DNA結構的排列原則進行關聯分析。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較為迅速地掌握了DNA雙螺旋結構的基本特點,同時,在愉悅的課堂上還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生物教學中有很多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學生容易對這方面的理解出現偏差,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作合適的課件,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例如,“減數分裂”是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師可以在講完知識點后通過圖片、動畫等手段向學生演示這一過程,并讓學生自己嘗試建立一些合適的模型來表達減數分裂的過程,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該知識點。
五、 傳授知識要精煉高效
教學內容要精簡、科學,教師要根據教材和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化難為易,以簡馭繁,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收的機械式課堂,為學生提供精選有效的知識點,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高效課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1)鼓勵學生對于可以消化的知識內容進行自主學習;(2)講授應對重點、難點進行精講,對核心知識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交叉進行透徹講解;(3)要制定教學方案,理清教學思路,將講授、互動、交流三者結合起來進行;(4)對學生進行適度講練,練習的題目應具有創新性、趣味性、綜合性。
六、開展課堂探究實驗
在構建高中生物教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學生探索、應用知識的能力與對知識的書面應用同等重要。例如,筆者經常會根據章節后習題的特點,開發具有操作行的探究性實驗,并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對研究對象和相關內容進行了解,同時設計實驗方案,以小組結構進行操作,并對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另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創作一些有趣的生物實驗模型,例如,吸水、失水蘿卜模型、光合作用模型、莖的運輸模型、細胞模型、DNA分子結構等,還可以進行展示,評比、講評。
七、結束語
高中生物教學所涉及的不單是簡單知識的傳授,更加注重學生全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當堅持學生全方位能力提高的理念,將這門課程視為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有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而使學生更愿意融入生物這門課程的學習和領悟,最終實現高中生物課程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義友.新課程背景下生物有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大眾.2007(11).
[2]朱玲菊.關于生物教學中自制教具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1(33).
[3]金明發.努力構建和諧課堂教學環境[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
[4]田小龍.生物教學的開講藝術[J].中國農村教育.2007(03).
作者簡介:于艷峰(1976-8-17),男,漢族,籍貫:吉林省樺甸市,工作單位:吉林省樺甸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