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越發展,稅制越重要,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將成為一個經濟時代的必然產物。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問題已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源泉,改征增值稅變成為必然趨勢。國家在這個調整經濟結構性改革中起著主導作用。
關鍵詞:營業稅;增值稅;改革;經濟結構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這一實施方案將翻開中國稅制史嶄新的一頁。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中國目前交通運輸業、現代服務業在稅制轉型這一塊具有史無前例的重大舉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這一重大舉措的試點實施,將推動中國稅制前進的步伐。將這么多年來營業稅發展不夠完善的制度過渡為比較完善的增值稅。這一結構性的減稅措施將給交通運輸業、現代服務業降低稅負的壓力,如果在這兩個行業能夠有效、合理的推廣并取得成效,將為企業行業奠定基礎。
隨著經濟發展,營業稅的負面效應逐漸顯現。營業稅是對“毛收入”征稅,沒有任何扣除,企業生產每經過一道環節,都須繳納全額營業額,這造成了重復征稅,加重了企業的稅負。“營改增”因此也被視為結構性減稅中的重要一環。
一、交通運輸業
此次營改增改革政策將交通運輸業納入改征的首要行業之一。由原本營業稅稅率3%調整為增值稅稅率11%,稅率顯著提高了八個百分點,單從稅率上來看,似乎違背了當初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初衷。并沒有為企業減輕稅負,以達到調整經濟結構的目的。但是從交通運輸業納入增值稅人納稅人范疇之后,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以至于達到降低企業稅負的目的。在經過試運行階段后相關業內人士也發現由于交通運輸業的主要成本是由職工薪酬、燃油費、路橋費、停車費、保險費等構成,而在這些相關稅費中目前只有燃油費能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其余只能夠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從而無法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從而導致銷項稅比原本的營業稅還要高的反效應。尤其,在購置車輛資產的增值稅發票抵扣進項稅額中更新較少的年份抵扣比例低、稅負重。
從2012年1月試運行以來,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的調查結果來看,58.6%的交通運輸業受訪企業反映稅負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增加了。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因為一方面稅率的設置提高幅度太多,另一方面交通運輸業抵扣進項稅額過少。比如:鐵路行業受營改增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鐵路運輸方面,假設未來鐵路客貨運收入適用于11%的增值稅稅率,其他多元輔業適用于6%的增值稅,營改增后大秦鐵路稅負增加13.7億元,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8.78%。廣深鐵路稅負增加3.35億元,公司凈利潤約下降19%。主要原因是鐵路運輸業主要成本人力成本、折舊等都無法享受進項稅沖抵。高速公路未被納入營改增、假設納入則業績將被拖累5%-10%:本次營改增試點行業中尚未把高速公路納入改革范圍。預計假設把高速公路納入改革范圍,則大概率事件會被劃入現代服務業,增值稅稅率定為6%。增值稅改革后由于高速公路幾乎沒有可沖抵的進項稅,因此相對之前3%的營業稅,造成稅負增加。受此影響,預計高速公路公司業績將下降5%-10%左右。
物流行業的稅負也反而增加,因為路橋費部分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為無法從銷售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而原本繳納的營業稅稅率為5%,改征增值稅后稅率11%,稅率提高,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從而導致稅負增加。在此過渡期,政策紛紛出臺,期待政府進一步行動:針對稅負增加的趨勢,各個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過渡期政策,北京出臺了超值返還政策,上海推出簡易增收、財政扶持等政策。因此,存在地方政府給予交通運輸公司稅費補貼的可能。
在此次的營改增改革中,交通運業的整體宏觀走勢尚不樂觀、鐵路進一步改革方案尚不明朗。望政府能夠完善相關稅收制度
2.租賃業
在此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稅改政策中,租賃業明顯獲利,稅負大大降低。給租賃行業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原租賃業適用營業稅,從而導致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減少稅負。而此次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租賃行業提供租賃業務時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抵扣進項稅額。原營業稅稅率5%,而現增值稅稅率為17%,但從稅率上面看稅率提高了。但是進行稅額允許抵扣,反而使得稅負降低,大大獲利。
從2012年試點以來紛紛傳說讓我們非常震驚的消息,在原本以調整納稅結構,降低稅負為目的營改增政策下租賃公司的自身稅負反而發幅度增加。那么究其原因是什么呢?融資租賃業營業稅按差額納稅,即有形動產價格和相應的銀行利息扣除后再納稅,即僅僅就服務所增值的部分納稅,稅率為5%。而“營改增”后稅基并沒有什么變化,而稅率則由5%提高到17%,直接提高了12%,從而導致稅負增加,而租賃公司自身很難化解予以承受,轉移給下游承租企業,則將一定會影響到很多企業會放棄融資租賃方式。稅負的增加,融資租賃行業將大大喪失了價格和稅負的優勢,從而導致阻礙租賃公司的發展。
在37號文件中有一項規定“經人民銀行、銀監會、商務部批準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對其增值稅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然而近日部分地區融資租賃公司已接到稅負通知,商務部下屬機關批復的融資租賃公司不能享受差額納稅和即征即政策待遇。這與規定背道而馳,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利益。
融資租賃行業出現了反作用的現象,期中增值稅抵扣鏈條出現中斷也是一大主要原因。09年1月實施的增值稅轉型方案,允許企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含增值稅,但是沒有明確企業以融資租賃取得貨物能否進行增值稅抵扣。只有企業無資質的融資租賃公司取得租賃貨物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的貨物才可納入抵扣范圍。而現稅收政策規定,無資質的融資租賃公司不轉讓給承租方的融資行為是使用營業稅,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這樣就形成矛盾,導致增值稅抵扣鏈條中斷。在出現了此現象后,相關專業人士建議“兩率”并行。期中兩率指的是融資租賃業務中區分購買和租賃兩個環節,實行兩個稅率。有形動產價款部分使用稅率17%,符合國家相關政策的部門租賃物和承租人使用的特殊稅率,也同時適合租賃公司;租息等融資租賃收入部分使用稅率6%。采用這兩種方法可以使租賃公司稅負偏高的問題得到解決。我國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相關政策解決融資租賃行業稅負反而增加的這一難題。需要明確租賃行業的定位和屬性;需要平衡此行業的稅負;需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不讓增值稅抵扣鏈條中斷。
參考文獻:
[1]隋延文,稅收輿情,第三期2013年4月2日.
[2]財稅[2013]37號”《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
[3]沙泉,《現代租賃》2013年07月30日從“真實租賃”回看融資租賃營改增——有形動產經營性租賃營改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