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發展趨勢,一成不變的教學理念,不符合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目標。近些年,雖然教材已經更新一些版本,但是教育教學方法,還需要不斷的更新,陳舊的教學思路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新課標的實施,多數教師已經開始反思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國外成熟的教學模式,結合我國教育事業的現狀,發揮創新精神,改善現在的教學理念,通過實踐尋求適合學生提高數學潛能的教學模式。目前,新課標中的高中數學,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另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具有針對性的實施數學教學任務。
一、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要地位,形成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可能出現厭學態度。并且,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潛意識中,認為教師和自身處于不平等地位,因此,教師應該積極主動配合新課標的實施計劃,給予學生足夠的重視,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一旦發現學生出現學習誤區,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工作,幫助學生走出誤區。高中學生處于身體和心理迅速發育階段,這時學生的思想變化非常大,遇到問題心理容易出現偏差,迫切需要教師給予關心、理解、接受、包容,這些有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習數學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培養而提高的,但是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這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無法提高學習能力。
二、促進學生心理輔導方法
目前,多數教師只主動教學內容的講解,忽略學生的心理感受,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該本著提供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態度,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存在問題,如果老師不能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學生,久而久之,即使教師的教學理念非常完善,但是學生卻不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能力,通過學習展現自身價值。目前,學生普遍出現心理問題,因為在家長的庇護下成長,所以問題很難及時解決,導致心理問題越演越烈,學生成績迅速下降,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問題過于依賴家長,自主性學習能力較差,校方和教學應該多促進學生家長正確的教育孩子,讓學生更加獨立的成長。學習高中數學必須具備較高的邏輯性思維能力,這讓一些學生產生懼怕的心理,但更多的就是充滿好奇心理,這樣驅使高中學生更期待接觸數學知識,了解數學中的奧妙,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和挑戰心理。抓住學習的時機,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獨具特色的教學理念、從而征服學生,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心理。
三、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高中數學的教學任務較重,理論知識性強,抽象性思維較多,需要結合的教學方法具有多樣化特點。學生按照曾經學習數學的方法,無法滿足學習高中數學的思維模式,導致最終難以適應高中的數學內容,教師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學生走出誤區,多與學生溝通、探究、從而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掌握數學知識的思維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數學思維的定勢對立面則是思維的變通,通過解答數學問題,形成思維的定勢,在以后遇到類似的數學問題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解決,這種表現就是記方法、記類型、套公式,最終思維受到限制,嚴重阻礙學生思維變通性能力,要加強學生克服,數學問題較為多樣化,一種思維方式是遠遠不夠的,考慮問題要全面性,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
數學題的答案也不僅僅只有一個,通過解答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有所不同,教師可以在不同思維理念上進行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生轉換思維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按照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尋找數學的答案,促使學生能夠提高分析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愉快的心理狀態,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學習能力,這也是引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先決條件。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采取互動形式教學,將學生分為小組形式,進行探討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通過新課標的實施,改善教學方法中的不足,完善數學教學體系。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忽略提高學生的交流的能力和相互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遇到問題容易自己鉆牛角尖,使學生浪費學習時間拘泥一個問題,最終導致厭學情緒不斷加深,使綜合學習效率普遍降低,新課程改革后,應該嚴格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四、總結
我國新課改的實施之后,為高中數學的教學指出了新的發展道路,在教學過程中,已經規劃合理的改革調整內容,促使數學教學體系的健康發展。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進行推進工作,主要改革包括: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方式等,這些改革措施勢在必行,因為改革計劃的優劣直接影響數學教育的發展形勢。通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完善教師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促使學生能夠成為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