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障人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人類的普遍關注,而保障人權的直接根本手段是民主制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權保障的現狀不容樂觀,人權保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民主制度如何保障人權?值得深究。
關鍵詞:民主制度;保障;人權
一、民主制度的一般理論
1.1民主制度的概念
民主制度,是指多數人統治的制度,是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意愿的、充分實現最廣大人民當家做主要求的、充分保障最廣大人民合法權利的制度。
1.2西方的民主制度
現代西方民主制度主要包括選舉制度、代議制度、政黨制度、分權制度與司法獨立、軍隊制度、議會制、總統制、半總統制。“民主西方的民主制度有其鮮明的階級性,其實質是‘資本精英’的‘金錢民主’。
1.3中國的民主制度
現代中國實行的是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
1.4中西方民主制度的歷史聯系和根本區別
首先是某些民主原則的歷史聯系,如主權在民的原則、服從多數意志的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等。其次是某些民主形式的歷史聯系,如普選制、代議制等。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之間的根本區別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不同、階級本質不同、原則與實踐的關系不同等。與資本主義民主相比,社會主義民主是多數人的民主,人民當家做主,并享有廣泛的權利;是真實的民主,它的原則和實踐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最高類型的民主,具有資本主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二、人權的概念
人權就是人之為人按其本性應享有的權利,只要是人,就有資格享有人權,別無其它附加條件?!叭巳擞匈Y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它見解、國籍或出身、財產、出生或其它身份等任何條件”。
三、人權保障的內涵
3.1人權保障的現狀
現代西方的一些國家中仍然存在著人權得不到保障的問題,例如種族、膚色、宗教、政見、信仰、國籍和社會地位遭到歧視,非人道待遇、非法逮捕、審判不公平、選舉及言論不自由,社會不安全、就業不充分、生活條件差和生活水準低下以及家庭不被保護、教育不普及和缺少文化生活,等等。近年來,國家主權和民族自決權遭到侵犯,意味著人權得不到保障。美國攻打伊拉克,在獲得大量石油資源的前提下,侵犯了伊拉克的國家主權;日本、菲律賓兩國非法拘捕中國漁民,難平中國民憤等等。
3.2人權保障的重要性
人權保障是發展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條件。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是以市場主體的基本權利得到保障為基本前提的,如果社會主體的基本自由受到抑制,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也將受到阻礙。人權保障是民主和法治的基本體現。“法治國家中民事強制執行法律必須以基本人權的保障為其價值前提,與基本人權保障相背離,或在其運行中隨意剝奪基本人權的強制執行法律都不符合民主與法治的基本精神?!比藱啾U鲜巧鐣€定的根本條件。人權得不到保障,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就隨之而來,打、砸、搶、燒、掠,群體性暴力事件不斷發生,社會動亂,社會不穩定。
人權保障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人權得到保障,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提高民族文化的創新力,增強民族文化的核心競爭力,給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3.3民主制度保障人權的措施
3.3.1民主制度保障人權的國際措施。擴展人權保障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此,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能源,從權利主體上說,就是保障下一代人民群眾的權利,保障下一代的人權。
擴展人權保障的領域。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在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要更好地保障人權,就要從“公民—社會—國家”三者互動關系模式出發探討公民基本權利實現機制,凸顯社會力量在公民權利實現過程中的作用,豐富現代社會保障和實現公民權利的思路。
尊重人權文化的多樣性。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對人權就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權文化。尊重和保護人權文化的多樣性,可以促進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人權保障全球化與區域化并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在全球化的人權保障機制下,允許相關區域制定并實行適合本區域發展的人權保障機制,但是區域化人權保障機制不能脫離全球化公認的人權保障機制。
3.3.2民主制度保障人權的國內措施。保障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言論出版自由、結社自由等權利,保護公民的財產權、人格尊嚴權、人身及住宅不受侵犯權等權利,使公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等民主權利。保障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公民的勞動權、休息權、知識產權、社會保障權、受教育權,以及從事和參加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活動的權利等等。通過各種措施,著力解決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加緊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加大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努力將公民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落到實處。
保障婦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利。制定相關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殘疾人保障法,對婦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保護作出特別規定。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在中國,各少數民族應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全部公民權利,以平等地位參與國家大事和各級地方事務的管理。同時,少數民族的權利還應受到法律和有關政策的特殊保障。
四、總結
人權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而保障人權是人類社會前進的不懈動力。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致力于保障人權問題的民主制度也在不斷地演化、發展和完善,加強民主制度的建設,豐富民主制度的內涵,增強民主制度的力度,將給人權保障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從而是社會和諧發展。
作者簡介:趙亞峰(1991-),男,漢族,河南沈丘人,北京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哲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