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堂的和諧交際應該是雙向傳遞方式。現代英語教學法衡量課堂教學質量高低要視雙向傳遞是否暢通,即不只是看教師說了多少英語,更重要的是看學生開口說了多少英語。那么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四會能力到底如何培養,依據教學大綱,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綜合培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培養
現行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第二部分提到了聽、說、讀、寫、課文、語音、詞匯、語法七類教學方法。聽、說、讀、寫既是英語教學的內容和目的,又是重要的教學方法;語音、詞匯、語法既是英語教學內容,又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手段;課文則是四技能和三要素的載體。
一、聽
聽的能力是一種吸引和理解語言信息的譯碼能力。聽力訓練是一個言語感知的過程,學習者不僅要掌握語言學知識,而且就聽力技巧要進行反復訓練。聽說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并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和提高讀寫能力的重要方法,聽說應先聽后說,又不分離。針對初中生的特點,可以這樣來訓練。
1.聽教師或其他同學講、讀英語。主要是聽朗讀、講述,也含聽問答及其他口頭操練。聽教師講、讀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聽動并舉。學生邊看邊聽并模仿動作或辨識相應的圖畫或教師只說,學生邊聽邊作相應的動作或老師不說先讓學生先回想英語,然后由教師說給他們聽。其二是先聽音,再出文字材料并由教師或學生指出所聽內容,接著出示文字材料,聽而不指。
2.模仿
聽力訓練首先要多模仿,通過模仿把正確的語音語調,指導學生多模仿,從而達到正確使用的目的。
3.精聽
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主要手段是精聽,首先要反復聽錄音材料,直到聽懂所有內容,然后分析播放時未能聽出或造成理解錯誤的原因,是語音沒有識別清楚,還是連續、重讀、語調等因素的影響,最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練習,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聽力能力。
4.朗讀
研究表明,通過發聲器官的運動儲存到大腦的信息,比通過視覺儲存在人腦中的信息更加牢固,學生只聽而不張口說,便無法知道不同音素之間的差異,體會不出不同語音的變化和不同語調的含義。所以,指導學生大聲朗讀是鞏固正確發音的必要手段。
二、說
說出英語是學習英語的最根本目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通過研究,說的主要方式可以有以下幾種。
1.問答。這是最古老而仍然使用最頻繁的英語教學具體方法。有師問生答,生問師答及生問生答等形式。問答的關鍵是問,教師提問的難點是控制,初期的問題應包含答的主要材料。對初三的學生提問力求控制答案的選材,學生提問的難點是不知從何問起,教師要給予提綱、關鍵詞或情節助其提問。
2.通過對話、獨白、敘述、仿述、變換敘述等表述自己的思想。
三、讀
語言學有兩個關于閱讀的術語,其一是presuppose,即預先假定讀者應當是具備的背景知識,其二是completemessage,即讀者自己補足所預先假定的信息,這二者是互相關聯的,如果預先假定的太多,讀者就很難自己補足理解,就遇到障礙。
為了學習語言而閱讀,就要求努力做到逐句讀懂,引導學生在課堂或課外除了讀懂熟悉的語言現象,還要讀懂新的語言現象,所謂讀懂是包括文章內容的,因為只有弄清內容,才能表明弄清楚了語言,片面強調語法詞匯和片面強調信息,都不能提高閱讀能力,可是一涉及到內容就有上面提到的“預先假定”和“補足信息”問題,遇到內容不懂的文章,有時雖然能把英語譯成漢語,卻不懂得意思,這樣的文章是不適于學語言的。因為注意力會轉移到鉆研內容上去,如果文章中只有個別不懂得句子,就可以對這些句子降低要求,只滿足于字面的理解,但鍛煉理解力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四、寫
寫是表達的筆頭形式,從教學法觀點看,自抄寫字母至自由作文都可概括為寫,故它是整個教學階段都要用到的方法。不過,不同的教學方法體系對它的練習體系中的位置有不同的排列。直接法、聽說法等教學法認為必須在讀之后練寫,而翻譯法卻以讀寫為聽寫的基礎,教學大綱則要求在讀的基礎上培養寫的能力,并要求從書寫入手,過渡到書面造句、回答問題、寫信、寫日記等。但寫作為一種具體教學方法,必須有控制的進行。初學寫字母必須用書寫格紙按筆畫練習,造句提出要求也是控制,控制體現在有準備的循序漸進。在筆語表達上,一般都按這樣的控制程序,聯詞為句→造句→整段填充→就整理出來的詞語進行聯句→聯句為段→寫段→寫情景→寫提綱→按提綱作文→按不同層次作文→按一個題目的某一個方面作文。當然,初中作文只是簡單的,一般的體裁罷了,但還是要依這個原則逐步訓練,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提高寫作的手段。
聽、說、讀、寫能力構成了英語教學的整體,它們之間既存在著內在聯系,又有區別。聽和讀的過程就是領會和吸收的過程,說和寫的過程就是表達和復用的過程,領會和吸收是基礎,表達和復用是提高,所以,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提高,讀是寫的基礎。由此可見,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的。
聽、說、讀、寫全面訓練是新教材明顯的特點,它把聽說提高到重要位置,在語言實際運用能力方面有了一個根本轉變,它把授課和完整性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將聽、說、讀、寫四種技能融為一體,靈活地體現在每一項教學環節中,通過大量的練習,使學生靈活掌握語言,靈活運用語言,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扎實的基礎。以聽說入門的英語教學能極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大膽開口的良好習慣,并為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和開展語言交際活動奠定了基礎,教師能把握教材,掌握教材的方面,采用靈活多樣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聽說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從而帶動讀寫能力,使學生快速掌握語言特點,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所以運用新教材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是一種有效的教材,因為新教材不失為一套難得的好教材。
參考文獻:
[1]李庭芝:《英語教學法》,高等出版社.
[2]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評述》,上海外國語學院出版社.
[3]孫悅芳:《語音學知識與聽力教學》,北京市文教協會大學英語出版社.
[4]張正東:《高師英語教學法教程》,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5]于善志:“交際的目的與聽、說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學2001(1).
[6]蔡輝:“試論語篇的交際對象因素”,外語教學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