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死刑是刑法中最為嚴厲的刑罰,它剝奪人的生命;死刑也是最為古老的刑罰,起始于人類文明的原始狀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死刑好像天然的誕生于人類文明之初。無論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死刑都存在于各個時代的階級統治之中,在人們的新心目中成為當熱之刑。鮮為人知的是古羅馬,中國唐朝以及與唐朝同時期的日本都曾廢除過死刑。資產階級革命以來,在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指導下,很多西方國家學者都認為應當廢除死刑。當今世界,廢除死刑或保留死刑但不執行的國家已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發達國家大都已經廢除死刑,歐盟成員國已經全面廢除死刑。
關鍵詞:死刑;死刑存廢;人權
聯合國大會于2007、2008兩年通過決議,呼吁全球停止使用死刑。但是因為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心理因素不同而對于死刑存廢問題仍然存在較大爭議。廢除死刑的國家從人權,社會契約的角度說明死刑存在的不合理性;保留死刑的國家鑒于自身政治經濟狀況、歷史、社會文化及社會心理方面反對廢除死刑。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廢除死刑應成為當然之勢。
一、死刑存廢爭議
死刑的存廢爭議源于近代政治訴求和對人權的思考。法國大革命以后,在不能無視人權的社會風潮中,于是開始了有關死刑的妥當性的議論。某些人提出,犯罪者也有人權,死刑本身是殘虐的刑罰,死刑無異是國家殺人等作為應該廢除死刑的論據。某些人也提出,以壓抑犯罪的效果,受害者的心情等等作為不應廢除死刑的論據。
由于死刑存廢與否和犯罪率高低關系至今尚未有直接而顯著的社會科學研究足供佐證,因此直到今天,死刑存廢課題仍被認為是沒有對錯的純粹價值觀的爭論。
二、死刑廢除概況
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已經廢除死刑。根據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的統計,2009全世界已經有139個國家廢除及不使用死刑,其中95國廢除所有死刑,9國對一般狀態下、非戰時廢除所有死刑,35國法律尚未廢除但實際上超過十年未執行死刑。而維持死刑的只有58個國家,這58個國家中,只有18個家在2009年有執行死刑。也就是說,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2/3的國家廢除死刑。維持死刑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伊朗、印度、古巴、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新加坡、日本、等。其中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評比為完全民主自由的經濟高度發展的地區、但仍維持死刑的,只有日本、美國和臺灣,歐盟已經全面廢除死刑。
三、中國死刑現狀
中國鑒于世界廢除死刑的趨勢,也為響應聯合國廢除死刑的倡議,最高人民法院確立了死刑適用原則:保留死刑,堅持少殺、慎殺、最后逐步廢除死刑。
國際特赦組織,意大利反死刑組織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當今世界死刑判決執行人數和判決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也是其他國家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漠視人權的理由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可以判死刑的罪名在世界刑法典上也是最多的。1979年刑法規定的死刑罪名有68種,2011年5月1日起,中國取消了13個死刑罪名。這是中國第一部刑法1979年頒布以來,第一次減少死刑罪名,把死刑罪名從68種減少到55種。常用的死刑罪名主要有故意殺人罪、搶劫罪、故意傷害罪和毒品犯罪等。
中國死刑執行法師分為兩種,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另外,如罪犯是未成年人和審判的罪犯是懷孕期女性(包括在審判期間流產的女性),不適用死刑。按照舊刑法,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重罪者可以判處死刑(緩 期兩年執行),但新刑法已經將這一條去除了。新法還規定了年滿75周歲的老人犯罪的,手段特別殘忍的除外,不適用死刑。中國兩大特區香港和澳門已廢除死刑,中國臺灣依舊保留死刑。
筆者綜合各家言說,從政治、法律、經濟、社會角度,總結死刑存廢爭論觀點如下:
其實死刑存廢觀點爭論的核心死刑是不是違反人權,以及世界上保留死刑的國家應不應該立即廢除死刑。筆者認為,根據社會契約論以及原則大于規則的原理,人們組成一個集體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國家無權也無理由剝奪人的生命。贊成死刑的人認為死刑犯嚴重侵害其他人的合法權益,死刑犯的存在是對其他人的威脅;其實死刑的存在是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利的超出,這違反國家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權利的理論;其次,社會契約論認為人生首要的法則是維護自身的生存,人生首要的關懷乃是對自身的關懷。人民聚集在一起,把自身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權利轉讓給主權者,而不是全部權利轉讓給主權者,如果國家剝奪公民的生命,就相當于剝奪了人的全部做人的權利,這是違反社會起源規律的。
盡管贊成死刑的人認為,如若廢除死刑社會將陷入不穩定甚至陷入混亂的局面,這也是當今中國極力保留死刑的理由。筆者認為,廢除死刑是應然的一個原則,應為國家無權剝奪人的生命;而死刑的存在只是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一個規則和理由,原則具有普遍性,規則不具有普遍性。普遍性的東西所產生的后果和影響總是優于不具有普遍性的東西得。死刑的存在更多的是維護國家的統治,而不是人民安定、社會穩定。人民安定和社會穩定不應當成為保留死刑國家的理由,而應純屬成為一個國家的政府,一個國家的政黨執政方法的考驗。所以世界上依舊保留死刑的國家應當認識到,以本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心理為理由依舊保留死刑的國家應當認識到廢除死刑的迫切性。
筆者認為,死刑起源于人的生存斗爭,這也是死刑成為當然之刑的原因。當國家形成,死刑的作用更多的是維護國家的統治,而不是公益社會。依社會契約論,國家無權剝奪人的生命權,國家依舊保留并且執行死刑是不合理的。世界各國應當切實完善自身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廢除死刑,而不是以此為借口,保留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