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不但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上一邊授課,一邊要板書,這占用了一堂課不少的時間。但隨著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教師已經嘗試計算機輔助教學,對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人們的評價不一。有的人認為它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但有的人認為它的教學效果不如傳統的教學方式。那么,多媒體教學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是否具有一定的作用呢?應該怎樣合理的利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呢?這就是我今天想探討的內容。
一、用多媒體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
對于化學中運動而復雜的微觀世界,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給學生講解清楚,讓學生深刻理解如此抽象空洞的理論。例如,《化學鍵與化學反應》這一節,如何闡述微觀粒子之間的聯系,形成及其間的作用力,是我備課的首要難題。這些內容看不見,摸不著,空洞的講述只能讓學生云里霧里,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要求很高,而我的大多數學生這一方面能力薄弱,理解起來非常吃力。并且,由于學生對此沒有一個強烈的參照概念,印象不深刻,下課即忘。上課效果非常不好。為了化解這一難題,我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制作了夸張生動的flash動畫,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直觀的模擬出NaCl,HCl的形成過程。從而提示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本質與區別。具體動畫設計如下,先顯示鈉原子與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核外電子分三層排布。最外層的電子不停的閃爍,甚至從鈉原子轉移到氯原子,同時配合箭頭強化方向及運動,引申出電子的失去與得到。再與鈉離子與氯離子的化合價相呼應,得一個電子,顯負一價,失一個電子,顯正一價。然后兩個陰陽離子由于作用力相互吸引和排斥達到了平衡,穩定下來形成一種作用力,就是離子鍵。這一過程對比夸張強烈,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離子鍵形成條件和過程,印象深刻,夸張有趣,簡單易懂,效果顯著,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動畫可慢鏡頭,可回放,可定格,擴大了學生的宏觀視野,強化了直觀效果,這是對傳統化學教學的一種補充和發展。
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率,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本身就造成一種精神疲勞。多媒體教學帶來多彩的顏色,豐富的圖片,生動的動畫,優美的音樂提示,為課堂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象、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首先,在知識帶入部分,可播放視頻,引進概念;可摘錄新聞,引入問題;可對比圖片,引發思考。比如我在《氯氣的性質》這一課時,播放了重慶的氯氣泄露事故。讓學生初步了解氯氣的同時,引發學生思考,簡要的概括出氯氣的物理性質,印象深刻。再比如在《化學電源》這一節內容,我找到許多電池圖片,介紹了各種化學電池,形象生動,聯系生活實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化學的興趣。多媒體在課前知識引入方面,給教學帶來了不少助力,有利于教師成功的開啟一堂課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其次,在創設情境一環,多媒體教學也同樣非常有効。例如”膠體”這一概念的情境創設。我用PPT制作出不同大小的微觀粒子通過濾紙,半透膜的情境。讓學生直觀的判斷出不同大小的微粒能否通過濾紙或者半透膜。然后再從理論上歸納,溶液,膠體和濁液的區別。總之,多媒體在豐富課堂,增加趣味上起了一定的作用。讓學生更加愉悅的上課。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為多種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個興奮點,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組織方式與人類長期記憶結構相似,減少了記憶信息和加工轉換的過程。
三、用多媒體能夠拓寬和加深課堂學習的內涵和外延
傳統教學雖然設有演示實驗,但是仍存在一些無法解決的教學困難。如:一些實驗現象不明顯,化學反應時間太長,或者反應速率太快,現象瞬間即逝,甚至一些實驗毒性較大,危害學生和教師的健康,還有一些實驗涉及工業生產流程,演示困難,這些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實驗,即可迎刃而解。
例如:堿金屬元素中,對比堿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反應太快,且非常劇烈,水槽可能炸裂,危害學生安全。我在這個實驗上,先到實驗室演示一遍,錄制成視頻。再投影給學生觀察,可以反復播放幾次,還能控制播放速度,甚至定格在幾個時間點,有利于學生將實驗的整個過程看得十分清楚。再通過多媒體再播放給學生觀看,拓寬了課本知識體系的同時也拓寬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四、用多媒體教學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演示實驗的安全性
化學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操作規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學生操作失誤,不僅會引起實驗失敗,也可能引起實驗事故,更會引起學生的恐懼心理,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采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應用典型的軟件資料,對操作易錯誤的后果進行模擬。這樣,讓學生在計算機前先進行模擬操作,以掌握正確的操作和對不正確的操作的理解,再進行實驗,將大大提高學生實驗的有效性。一些毒性較大的有機實驗不但反應時間久,而且副產物多,實驗不容易成功。教師可以在實驗室自行錄制,然后播放給學生觀看,不僅可以節約課堂時間,還能保證課堂安全。把現代信息教學技術應用于化學實驗教學中,克服實驗條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性,增加演示實驗的時效性,加強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多媒體技術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越來越體現出其優越性。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實踐,我體會到多媒體教學法不僅適用于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教學,亦可在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和化學計算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擴大直觀視野,充實直觀內容,強化直觀效果,豐富感知材料。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生機,讓學生學得主動,激發和保持了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讓化學教學更加多元化,兼顧了學生上課情緒的階段性,從一定程度上補救了學生由于長時間精神高度集中而帶來的疲勞感,使得學生上課效率有所提高。
多媒體教學手段只能發揮輔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如果教學方法還是舊一套,不能及時更新觀念,改變模式,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不僅不會改善化學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會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每一個教師特定的教學語言、教態、板書和應變能力是最大的財富。只有把傳統教學手段、教師個人特色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