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學院學生的中醫針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有著或多或少的偏差,此次筆者針對針灸學習過程的持久不變的模式與理念中的那些不足之處進行了相應的指正和修改,并且結合了臨床教學實驗過程中的實踐經驗。為了提高針灸方面的專業的教學水平,從教學的基本思想和教學的基本手法等方面進行的革新,對教材的選用和考試的題型設計進一步創新,針對這些方面進行比較系統的學習解釋。
當代醫療理論與技術是高職學院學生學習當中的核心部分,主要課程是以內外婦兒為主,而中醫課程課時所占比例較少。作為傳統醫療學習的主要組成部分——針灸,它要在跟上世界發展的速度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獨到培養人才的方法和創新教學的改革。那么我們在對學生們在學習中式醫學的針灸學習中怎樣去吸引他們呢,還有要想給學生們以后學習中做好鋪墊也是我們每位老師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一、 針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針灸學習是臨床學科,它包含了所有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的知識。我們都知道針灸教學的根本任務包括經絡腧穴篇,他主要是教給學習者針灸的基本理論,其次是刺灸,著重教學基本技能。再就是治療篇了,主要是講針灸的方法和實踐。現在我們學習針灸的方式還主要來自于課堂知識。在這種持久不變的模式與理念中,還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實踐的少。而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抽象的去演練,這種方法只能讓學生去記住針灸的知識,在實際的實踐操作中并不能很好的去掌握針灸的主要精髓,這也導致了學生對針灸失去了興致,形成不了學生們自己積極主動去學習,所以說我們這針灸教學的改革是必然的趨勢。
二、 針灸教學改革的方法
教學過程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需求,教學模式的變化,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時間也越趨減少,可是在這種現狀下不但要讓學生對教材中繁多的教學內容熟記,還要求學生們能有自己的實踐應用能力,這是很矛盾的。這樣也就對教師的素質進行考驗,授課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對知識進行斟酌篩選提精,同時也要從學生對學科的興致和臨床實踐能力做苦功夫。以下是我對針灸教學的改革幾個方面的分析。
2.1 積極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每個學習臨床的學生在學習針灸之前都對中醫的基本理論知識有一定的學習和認識,可是這些跟西醫的學習相比,這些只是知識表面的學習和認知,并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致。所以我們在教授第一堂針灸課時,應該跟學生講授中醫針灸的發展歷史和在世界上對各個國家的影響,告訴他們許多國家的醫學教學中也著重講授中醫的針灸學,以提高學生對針灸學習的興趣和針灸在中醫學中的必要性。用針灸是真實案例使學生們正確的了解針灸的治療效果和實用的特性。同時也可以告訴學生們現代的針灸實驗成果和現代針灸的發展方向,讓同學們知道針灸學的科學發展觀,以增加學生們對針灸學習的興致。
2.2 注重教師綜合素質培養 促進成熟教學風格形成
教師教學都需要有自己的風格,這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教學特色,也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體現。如果教師都能從內容的理解到教學方式都有自己的思想,去創造性的組織教學,運用靈活的教學機智,同時融入自己的獨特風格,形成成熟的教學理念來傳教于學生,效果會非常好。
2.3 教學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要一改針灸傳統教學的模式,要從被動教學轉變成主動學習模式,這樣可以最大化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目的。尤其是在針灸醫學學習中,我們的教師可以把自己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運用在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我們可以把真實的實踐治療病人的例子,讓同學們模擬推演治病的經過,老師就在演示過程中起啟發,講解,讓同學們手腦相結合的學習。是同學們對技能知識和實踐都熟記下來。以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教學質量。
2.4 合理選材,優化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醫學學習中,我們的時間是非常緊迫的,學習的醫學內容卻是繁多的,所以要把書本上每一個穴位都詳細的學習到位是不現實的,這樣就要讓我們學會剔除糟粕汲取精髓,拿重點的教學知識為主。同時在針刺的手法上要著重掌握,因為在腧穴的內容中,挑出那些對治療疾病效果非常好的穴位進行著重教學,并在穴位的定位和實踐操作手法的規范性上也著重學習。結合著教師多年的臨床禁言和現代實驗進行講解,讓學生們快速準確的掌握知識。同時在處方原則和處理方法等在臨床應用上也要特別注意。
2.5 改革教學手段,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標志就是多媒體教學,這種技術在我們醫學的教學中也廣泛地應用了,它在我們的教學環境、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上都有了很大的變革。也為我們針灸醫學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基礎。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我們的課件中的教學內容更具有生動化了,同時是教學內容的整合更具有系統化了。多媒體課件不但包含的內容齊全,同時學生們也可以自主的通過鏈接找到自己想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內容了。還有就是在穴位的講解中,幻燈片可以突出穴位點,讓同學們看的更清晰明了,加深學生對穴位點的記憶。
2.6 加強臨床基本技能練習,增強學生動手能力
為了實現中醫學中針灸教學的教學質量,我們才實際講解中一定要和學生的實踐操作相結合。在針灸法中,對進針,行針,運針方法及進針的角度和深度的學習更要系統著重的教學。在腧穴定位準確時針刺部位產生的酸麻脹和傳導反應也要讓學生們了解熟記。加強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綜合練習。使學生們快速的將理論知識轉到實踐應用當中去。讓學生們大膽嘗試,互相取穴練習,教師在邊上指導教學,讓學生們熟練掌握針灸的實踐技能。
三、 總結
我們只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推出創新的,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而使學生們更熟練的掌握專業技能,讓學生們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到以后臨床實踐當中解決現實問題。提高學生理論實踐相結合,綜合分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董勤.刺法灸法操作技能實訓教學方案的設計思路[J] .中國針灸,2009,29 (12):1013-1015.
[2] 龔東方,李艷慧,莊禮興.淺談醫案教學在針灸治療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教育,2006,25 (2):78-79.
[3] 馬奎元,費孔軍,郭子林,等. 淺析教師成熟教學風格的形成.中醫教育[J].2007,26 (6):78-79.
[4]歐陽群.注重實踐,提高針灸教學效果[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1983年04期.
[5]周一謀.王惟一與銅人及針灸圖經[J].湖南中醫雜志.199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