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21世紀的今天,廣告無處不在,廣告學也成為現在時代研究的熱點話題。廣告學是一門科學。廣告學反映了廣告活動的客觀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就有科學性。所謂科學,它是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的總和。
關鍵詞:時代;廣告學;研究
廣告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研究廣告活動的歷史、理論、策略、制作與經營管理的科學。有關廣告的知識,起初只零星地見之于新聞學科和經濟學科的部分章節內,且很不成系統。到現在為止,廣告知識仍是這些學科的組成內容之一,如新聞學、市場學、企業管理學、商業心理學等都論述到廣告的內容。
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廣告已成為傳播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社會信息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在眾多的廣告中,盡管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方式,但語言文字依是廣告的靈魂,是商品信息的主要載體。廣告大師奧格威過:“廣告是詞語的生涯。”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除了協調組織生產以外,還不得不承擔起促進消費,平衡生產和消費的良性循環的重任,適應這一需求的廣告語言應運而生了。
廣告語言是語言存在的一種新的形態,甚至可以說是語言運用的最活躍的領域。它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應經濟活動中廣告宣傳的需要,從日常語言的規范模式中脫而出。廣告語言不僅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空間,而且簡直就是我們的生存方式。
在廣告宣傳中,為了更好的宣傳產品,擴大消費層面,廣告制作者往往運用模糊性詞語來實現自己的交際目的。許多廣告由于運用了模糊語言,使得廣告表達的意思看起來更加清晰,表達得更加得體生動,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模糊與清晰、確切,看清來使一組矛盾的事物,但是二者卻往往相輔相成地完美結合,使得主題表達更為準確生動。正如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格·哥根所說:“描述的不確切性并不是壞事,相反,倒是件好事,它能用較少的代價傳送足夠的信息,并能對復雜的事物作出高效率的判斷和處理。”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爭奪消費者和增加市場占有份額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廣告手段日益科學化現代化,運用廣告來開拓市場,爭取消費者,成為企業開發市場、擴大商品銷售的重要手段。
由于廣告活動的范圍日益擴大,廣告活動的形式日趨豐富多彩,廣告業務不斷增加,專業廣告組織也開始出現,對廣告理論和廣告策略的研究也日益為人們所重視。為了加強對廣告人才的專業化培養,加強對廣告理論的研究,高等學府增設了廣告專業或開設廣告課程。廣告理論研究的日益發展和廣告工作的實際需要,逐漸使廣告學成為一門正規的和獨立的學科,從新聞學和商業經濟學中分離出來。
廣告學是一門科學。廣告學反映了廣告活動的客觀規律。符合客觀規律就有科學性。所謂科學,它是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的總和。科學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各種現象的客觀規律和正確地解釋各種現象;它的任務是透過偶然的、雜亂的現象去發掘和研究表面上看不出的規律,并以這些客觀規律去指導實踐。很多科學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著未知的空白區和不完善的地方。廣告學是新生科學,自然也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和未知空白區,但絕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是科學。
廣告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探討和揭示廣告活動在商品促銷中的運動規律,它著重研究下述幾項內容:
(1)廣告的基本原理,包括廣告的基本概念,廣告在商品經濟中產生和發展的必然性,廣告在商品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廣告的基本任務等。
(2)廣告策劃,包括廣告調查、廣告計劃、廣告預算、廣告策略、廣告實施及效果測定等。
(3)廣告設計與制作。針對廣告公司和專業設計公司的需求,培養具備綜合素質和技能的平面設計師,使學員掌握平面設計不同職位需求的專業設計技能,并具備獨立完成各種設計項目的
能力。
(4)廣告心理學等。廣告學的基本任務,也就圍繞著這幾項研究內容而展開。
可以看出,廣告學的基本任務是揭示商業廣告的基本規律。尤其在中國,廣告活動的發展水平還較低,企業主利用廣告作為輔助其商業活動的有效手段的意識也還很淡薄。因此,擺在中國廣告界面前的任務,就是不僅要努力提高廣告的創作水平,努力提高廣告宣傳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要通過廣告活動,推廣和普及廣告活動是人們從事商業活動的有效的輔助和促進手段的意識,從而達到促進中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目的。為此,就迫切需要提高廣告的理論水平,以指導中國廣告事業的健康發展。
其次,是探討提高廣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效途徑。廣告效果包括廣告本身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果。作為商品經濟的產物,它的直接目的是為溝通產銷雙方的信息交流,擴大商品流通,促進商品銷售,從而為廣告主創造更大的利潤。這是對廣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廣告本身的宣傳效果。但要取得這種效果并非易事。廣告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少花錢多辦事,就必須掌握市場變化情況及商品運動規律,靈活地運用廣告策略,通過對廣告計劃、廣告決策、廣告創作、廣告效益和廣告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指導廣告業改善經營管理,從而掌握提高廣告效益的途徑。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廣告是語言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而模糊性詞語作為廣告語體中的一種客觀存在,以其絕妙的創意、絕佳的文字向人們傳遞商品信息的同時也向人們推銷著傳統的或未來的觀念、價值等文化信息,有效緩解受眾精神上的排斥情緒,減少其對廣告商的不信任度,使受眾在一種輕松、愉悅、諧趣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廣告所要傳遞的商業信息,并完成對商品的認知、記憶、選擇和決策的思維過程,從而達到勸說消費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硯祖,《廣告文化與廣告藝術》,《文藝研究》,1988年第5期,第64—75頁.
[2]張殿元,《失衡的權利:國際廣告的政治經濟學批評》,《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第105一I10頁.
[3]李小勤,《美國廣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兩難》,《中國廣告》,1999年第2期,第88-90頁.
[4]劉悅坦,《論2O世紀世界廣告理論發展的逆向性》,《廣告研究》(即《廣告大觀(理論版)》),2006年第6期,第9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