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科技服務能力是后金融危機時代開發園區重要核心競爭力的認識,就建好公共服務平臺、強化科技創新硬件支撐,整合建設科技文獻平臺,建設園區技術產權交易平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專業測試和行業檢測平臺,著力打造全流程的投融資平臺等方面,提出一些操作性建議。
關鍵詞:工業園區;科技服務平臺;建設路徑;衡陽市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9-0182-02
園區是一種發展規模工業的新興載體,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工作重心,是一種集研究、開發、生產、交換于一體的新型組織,是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整合利用資源、提高產業聚集度的有效形式,同時又是推動招商引資和城鎮化建設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產業園區的發展有利于資源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強企業的產業關聯、延伸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因而對發展“兩型社會”和實現新型工業化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衡陽工業園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衡陽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招商引資和外向經濟的重要載體、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
目前,中國沿海地區、中東部地區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換代階段,大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遷往中西部地區,我們衡陽地區毗鄰珠江三角洲,在這次的地區擴展、產業升級換代過程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應當把握這一千載難遇的機會,促進衡陽工業園區的建設,大力發展衡陽工業。雖然衡陽工業園區取得了諸多輝煌成績,為衡陽發展作出矚目的貢獻,但是目前,衡陽工業園區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和沿海城市、中東部地區工業園區對比有著較大的差距,例如,規模相對較小、享受的優惠政策較小等等,但最為突出的是缺乏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工業園區的加速發展。本文欲結合衡陽市工業園區的特點,探討如何建設適合衡陽工業園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一、創新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意義及需求
創新科技平臺是工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于工業園區企業進步與創新的基礎支撐體系。衡陽市工業園區科技平臺建設工作經過長期努力,取得了一定進展,具備了較好的基礎。2011年,高新區成功獲批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以此為契機,高新區大力推進企業知識產權試點工作,對接省、市知識產權局、高校、研究所、企業,形成了官、產、學、研相互聯動,互轉化科研成果的良好機制,做強了一批知識產權保護先進企業。此外,衡陽高新區還依托國家級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在增壓器領域,湖南天雁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強大的科研和生產能力,制定實施5項行業標準,成為國家渦輪增壓器行業標準的主導企業;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有限公司憑借其良好的自主創新能力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但從總體上看,衡陽市園區科技平臺建設仍然相對滯后和效率低下,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缺乏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和相關制度保障;二是對外交流與合作不夠;上是缺乏技術支撐人才隊伍及產學研合作機制;三是沒有建立多途徑的企業科技創新資金的融資途徑。衡陽市科技平臺建設的滯后與薄弱,制約了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使許多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難以實現,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難以形成。
二、建設園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對策
1.建好公共服務平臺,強化科技創新硬件支撐。價格高昂、日常使用率卻不高的大型高檔科學儀器,往往是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發展的瓶頸。工業園區科技服務平臺應當以“共享、共用、共建、高效”的運行機制為核心,建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信息庫,對園區內企業現有科學儀器設備運行和管理的信息化;制定靈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共建共享的辦法,節約企業購置大型儀器成本,避免園區內企業重復購置大型設備,降低設備的閑置率,拓展儀器設備的使用范圍,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
2.整合建設科技文獻平臺,提供深加工增值服務。加強文獻平臺的軟硬件系統建設。科技文獻資料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和保障,建議政府加強園區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擴充科技文獻資源的種類與服務范圍,努力使園區文獻資源基本覆蓋園區企業類型,建立科技綜合情報咨詢與信息分析支持系統,并與國家級、省級科技文獻信息服務機構掛鉤聯盟,讓園區內的企業低費用或免費的共享各類科技文獻信息。另外園區應當根據企業科技發展需要建立專業對口的博士后流動站,或是成立一批高水平的專家隊伍及專業咨詢機構將科技情報文獻資料針對園區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二次加工,結合產業發展方向,為企業量身定制研發各類文獻、專利、標準等數據,為創新創業提供騰飛“跳板”。
3.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建設。構建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創業服務環境,降低中小企業創業風險和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為中小科技企業提供包括政策、管理、金融、人力資源、開辦場地以及專業化支撐等在內的綜合性企業孵化服務,提高孵化能。建立衡陽工業園區高技術創業中心,進一步完善科技企業孵化服務功能;充分利用以衡陽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牽頭成立的職教服務集團,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優勢和較強競爭能力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4.成果轉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與成果轉化相關的網上交易,建立一批園區技術交易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善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技術、鑒定、和認證、人才、專利代理服務的科技咨詢服務機構;結合科技管理職能的轉變,加快科技評估機構建設,推動一批科研機構轉制為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加快建立適應科技事業發展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創業投融資體制,發展各類科技創業投資機構,營造有利于風險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
5.高起點建設產學研合作交流平臺。一是積極地搭建產學研聯網平臺,搜集并公布園區轄區及衡陽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的研究方向及成果、產業發展導向、企業技術需求信息等,便于供需雙方及時溝通了解信息。二是建立并擴大產學研聯盟,加強企業與地區內各高校的聯系與合作,共同開發課題研究,這樣使得高校課題研究更有實用性,也能彌補企業因為缺乏專業科研人才在科研方面的欠缺。
6.組建園區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并不斷擴大覆蓋范圍。要創新科技成果的交易模式和運作機制,完善認證、評估,公證、會計等中介服務體系,推動專利技術成果的社會化和市場化交易,使之逐步成為面向園區轄區及周邊地區、乃至更大區域的技術交易平臺。還要加強技術產權交易中心與國家專利服務等方面的對接,推動與上海、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的合作,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質押、風投、上市等多種融資活動,更好地為企業融資服務。
7.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專業測試和行業檢測平臺。結合衡陽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新材料、現代中藥、食品安全、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生物制藥等高新技術領域的重要技術標準研究,在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技術標準的同時,將衡陽市優勢產業的標準轉化為國家、國際標準。以衡陽科技檢測中心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整合衡陽市現有的較為分散的分析測試中心和行業檢測機構,提供系統全面、質量可靠的行業檢測和專業測試服務,將科技檢測中心建設成為衡陽市乃至湖南省的科技檢測服務窗口。
8.建立投融資服務公共平臺。一是建立以園區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為基礎,靈活多樣的創業企業孵化機制和多方位的金融服務平臺。園區也應與國內外風險投資公司共同建立風險投資網絡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園區內企業項目資金需求情況,為國內外風險投資公司與園區企業建立合作的橋梁。二是完善科技創新投融資中介服務體系。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機構發展,降低其設立的門檻,鼓勵其向創新活動的中上游延伸,并與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聯合一批有實力的投資公司、會計、審計及法律事務所等其他中介機構,建立科技中介服務戰略同盟,發揮各自優勢,提高科技中介的調控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完善園區內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的體系。園區內企業發行股票和上市,可以迅速為企業融資,同時也能降低企業本身的風險,且資本將在社會監督下使用,是一種非常可取的良性融資渠道。但是目前國內對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園區應建立相應的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企業上市的法律咨詢和輔導服務工作,且為企業和證監會起到一個溝通的橋梁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為群.高新區產業發展創新之路[N].衡陽晚報,2012-03-15.
[2] 周明華.堅持產學研合作增強企業創新能力[J].安徽科技,2007,(5).
[3] 李勇.加強產學研合作創新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06,(4).
[4] 顧志芳.淺析產學研合作及其創新方式[J].科教文衛,2001,(4).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