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市場化不斷完善,企業的經濟活動已經和資本市場緊密聯系。貨幣政策作為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最終的目的是通過貨幣傳導機制影響進企業和消費者等微觀個體的行為。貨幣政策效應是由眾多的相關微觀主體的行為綜合決定的。不同的貨幣政策對企業信貸融資行為產生影響。
關鍵詞:宏觀經濟;貨幣政策;企業;信貸融資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9-0102-02
2008年全球發生金融危機,很多企業由于資金鏈的斷裂而破產。從2011年中國沿海地區的企業出現的“錢荒”來看,很多企業有很好的銷售市場,但由于缺乏資金導致破產。這些事情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沒有足夠的資金,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就沒有保障。企業籌集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宏觀經濟角度講,企業籌集資金關系到全社會資源的利用與合理配置,關系到宏觀經濟運行的效率與效果。企業融資活動受到宏觀環境、微觀環境和金融市場環境等,其中,金融市場環境是企業融資活動的根本所在。任何一種環境的變化,都可能給企業帶來麻煩,企業融資管理的任務就是利用環境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一、貨幣政策與企業融資
貨幣政策對企業融資行為影響的傳導渠道:
第一,銀行貸款渠道[1]。銀行貸款渠道理論表明,即使存在凱恩斯主義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導致利率傳導機制失效,貨幣政策也可以通過銀行貸款渠道發揮作用。銀行貸款渠道下的貨幣政策傳導過程可以簡單描述為:貨幣供應量→銀行貸款→利率→投資需求→產出→GDP。
第二,借款人資產負債表渠道。資產負債表渠道認為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可以因為特定借款人受信用能力的制約而得以強化。放松貸款與證券不可完全替代的假設,BernankeGertleK1995)[2]描述了一個更為廣義的信貸渠道,即資產負債表渠道,該渠道強調貨幣政策通過影響企業的凈資產發揮作用。BernankeGerller強調金融市場的不完全性。在不完全的金融市場上,信息是非對稱的,信息不對稱會導致資產負債表惡化時行為人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增加,企業的借款成本會因此增加。貨幣政策主要通過影響資產凈值,進而影響貸款數額,從而影響投資的過程就是資產負債表渠道的傳導機制。
二、貨幣政策與企業融資行為影響實證分析
本文選取了2003—2011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的企業作為樣本分析對象,對樣本數據進行了處理:第一,刪除保險、銀行等金融類上市公司和總資產為零或小于零的公司。收集的數據主要包括各商業企業的財務數據,包括資產總額、長期借款、短期借款、總資產凈利率(ROA)等數據,這些數據均來源于Wind資訊。數據經過整理計算得到各指標所需要的樣本數據。
(一)各變量的定義[3]
(二)模型設定
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企業個體特征變量包括銀行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和現金流量指標(Cfo)、凈利潤報酬率(Roa)、企業成長性tobin’q(Q)、控制權類型(Cont)。此外,還加入貨幣政策變量與企業個體特征變量的交叉項(Q*MC)和(Q*CONT),用以探討貨幣政策變動對具有不同個體特征企業的沖擊是否呈現不一致的現象。因為企業個體特征變量可能存在內生性問題,而造成估計結果發生偏差,在模型中采用滯后一期的特征變量,而非當期值。
(三)實證結果分析
1.中國企業的銀行信貸反應方向與貨幣政策調控方向一致。在模型中,10%的置信水平下,基礎貨幣供給量增速的長期系數 均顯著異于零,并呈現預期的正向關系。考慮企業個體特征時,基礎貨幣供給量每提高1個百分點,銀行貸款增長率提高0.182個百分點。這說明在銀根寬松時期,企業的信貸融資約束越小,企業的信貸融資規模越大,獲得的銀行貸款越多。貨幣政策越緊縮,企業的融資面臨約束,銀行貸款越小,當貨幣政策趨于寬松時,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量將增加。
2.從交叉項mc*cont的系數與loan系數在5%的置信水平顯著正向關,說明民營企業的銀行貸款融資對緊縮的貨幣政策更加敏感,相對于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最終控股股東為民營的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下降得更多。如果要檢驗貨幣政策對企業信貸融資行為的影響是否顯著,即貨幣政策是否有效,則需檢驗模型一中 的是否顯著異于零,并且預期系數應為正。這一檢驗結果代表貨幣政策是否影響企業的銀行貸款行為。
3.企業成長性的托賓Q、mc*Q的回歸系數在10%、5%、1%置信度下都不顯著。可能的原因是A股上市企業的成長性與銀行信貸之間的相關性不大,在經濟寬松時期有可能過熱,銀行可能考慮抑制經濟過熱,有限度的給成長性企業貸款。
4.從企業的個體特征變量對企業的銀行信貸影響系數來看,企業規模(size),總資產報酬率(roa)對企業銀行貸款具有顯著性影響。企業規模(size)系數為正,企業的規模越大,其融資渠道相對較多,采用企業渠道融資的可能性較大,企業的信貸融資規模較小。企業總資產報酬率系數為負,對于企業的盈利越強,企業就越容易獲得銀行貸款。
參考文獻:
[1] 周章英,蔣振聲.貨幣渠道、信用渠道與貨幣政策有效性——中國1993—2001年的實證分析和政策含義[J].金融研究,2002,(9):34-43.
[2] BenS.Bernanke,Mark Gertler and Simon Gilchrist,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R].Working paper,No.4789,
NBER,1994.
[3] 陸正飛,辛宇.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主要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5,(8):35.
[4] 彭方平,王少平.中國利率政策的微觀效應——基于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07,(1).[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