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疆作為全國的農業大區,農業發展是新疆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發展直接關系到新疆經濟的騰飛。近年來在黨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新疆農業經濟發展迅速,農業發展勢頭良好。為探討新疆金融財政支農對新疆農業發展的影響,利用新疆1990—2011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從金融支農與財政支農兩個角度,運用實證分析方法分析新疆金融財政支農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結果表明,新疆金融支農短期內不利農業發展,長期來看會促進新疆農業的發展;新疆財政支農支出短期長期都會促進新疆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金融;財政;農業發展;新疆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9-0015-03
新疆農業發展是新疆經濟發展的基礎,直接影響到新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2004—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鎖定三農,加大了金融財政政策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力度。在黨中央惠農政策的帶動下,新疆全區農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各項指標蒸蒸日上,全疆上下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目標,同心協力,扎實工作,克服多種困難挑戰,進一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使新疆農業保持了強勁發展勢頭。2011年,新疆完成農業總產值1 974億,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 442元,同比增加799.41元,增長17.2%,列西北五省區第一位。農業農村形勢良好,有力支撐了新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效維護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近年來,隨著新疆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大,農業的穩定發展離不開持續的資金投入,主要包括農業貸款和財政支農支出。本文通過實證分析,研究新疆金融財政支農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一、金融財政支農對農業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
1.實證方法與數據說明。首先,本文對選取的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采用協整檢驗來確定本文設立模型的合理性,同時檢驗各變量是否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在確定了協整關系之后,利用協整關系建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分析當變量之間均衡關系偏離長期均衡關系時,模型的調整速度和變量間的短期影響,最后,通過脈沖響應函數進一步分析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
本文涉及的變量和數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發展指標,用新疆農林牧漁生產總值表示,記為AGDP;二是金融支農指標,用新疆金融機構發放的農業貸款總額表示,記為AL;三是財政支農指標,用新疆財政用于農業支出的總額表示,記為SAE。數據來源于《新疆統計年鑒》,本文利用的分析軟件是Eviews6.0。
2.平穩性檢驗。對各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來檢驗變量時間序列數據的平穩性,先對變量取對數,再對時間序列LNAGDP,LNAL,LNSAE進行ADF檢驗,同時對變量一階差分后變量進行ADF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從這3個序列水平值的單位根檢驗結果可以看到,它們的檢驗統計量大于10%檢驗水平下的臨界值,因此這3個序列都包含單位根,從而是非平穩序列。同時,這3個序列的一階差分的檢驗統計量值都小于1%檢驗水平下的臨界值,因此差分序列不包含單位根,從而表明差分序列是平穩的,根據分析,自然對數序列LNAGDP、LNAL和LNSAE都是一階差分平穩序列,滿足協整檢驗的條件。
3.協整檢驗。Engle和Granger認為雖然一些經濟變量的本身是非平穩序列,但是它們的線性組合卻有可能是平穩序列。這種平穩的線性組合被稱為協整方程且可被解釋為變量之間的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本文采用的是JJ(Johansen-Juselius)檢驗有非常好的小樣本特性,是基于回歸系數的協整檢驗,是一種進行多變量協整檢驗的常用方法。根據AIC和SC準則,確定協整檢驗的最優滯后階數為2。在上述設定基礎上得出特征根跡檢驗(trace)結果。
根據上述檢驗結果,各變量間具有一定的協整關系,選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標準化協整向量(1,0.471585,-0.809818)建立協整方程為(下方括號內為標準差):
LNAGDP= -0.471585LNAL + 0.809818LNSAE
(0.38922) (0.29006)
協整方程表明,新疆農業貸款與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存在長期穩定的負向變動關系,而新疆財政支農支出與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存在長期穩定的正向變動關系。財政支農支出促進了農業發展,財政支農支出的對數增加1%,則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對數相應的增加0.809818%;而農業貸款的增加并沒有促進農業的發展,農業貸款的對數增加1%,則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對數相應的減少了0.471585%。
4.向量誤差修正模型估計。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表明序列LNAGDP、LNAL、LNSAE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但不能表明短期內不會暫時偏離均衡,可以通過向量誤差修正模型來考察其短期動態調整。Engle和Granger將協整與誤差修正模型結合起來,建立了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VEC模型是含有協整約束的VAR模型。本文選取滯后期為2期,與協整檢驗保持一致,根據Eviews6.0輸出的結果,建立有截距項但沒有時間趨勢項的LNAGDP、LNAL和LNSAE之間的VEC模型:
-0.311063,而且在統計上是顯著的,表明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偏離均衡狀態時,農業貸款和財政支農支出對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而且是負向的調節作用,符合反向修正機制,當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偏離長期均衡狀態時,誤差修正項會對其進行調整速度為-0.311063的負向修正直至回歸均衡狀態,調整速度明顯。
5.脈沖響應函數檢驗。在VAR模型中,某一變量t時期發生擾動項后,通過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將會對t時期以后的變量產生連鎖的變動效應,脈沖響應函數(IRF)用于衡量系統對單位沖擊的動態反應,通過比較不同變量的脈沖響應,可以很好地分析不同變量所受到的沖擊效果的大小,進一步判斷各變量之間的互動關系。本文通過從VEC模型生成的脈沖響應函數計算和分析新疆農業貸款和財政支農支出對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動態影響。設定響應函數追蹤期數為10,結果(如圖1所示),縱軸代表響應程度,橫軸代表響應函數的追蹤期數。
由圖1可知,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LNAGDP對于自身的一個沖擊響應均為正向,這就表明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對于自身信息的一個沖擊表現為顯著的長期正向效應,但是逐漸下降。LNAGDP對于農業貸款LNAL的一個沖擊響應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這表明新疆農業貸款受到外部條件沖擊后,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會先受到負向的沖擊,隨后從第5期開始都是受到正向的沖擊;LNAGDP對于財政支農支出LNSAE的一個沖擊響應較為明顯,表現為顯著的長期正向效應,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一直保持正向效應,這表明新疆財政支農支出受到外部條件沖擊后,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將受到持續顯著的正向沖擊。
二、結論
實證結果表明,1990—2011年間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新疆農業貸款和新疆財政支農支出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從協整方程來看,新疆財政支農支出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增加具有非常明顯的正向影響,新疆財政支農支出的增加能夠有效促進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增加,但新疆農業貸款的增加卻對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增加具有負向影響,與我們實際生活的認識不同,可能是由于統計口徑過大,金融機構大量的農業貸款實質上根本沒有作用于農業生產,或者是從農業貸款到農業生產的轉化效率非常低下。由誤差修正系數為-0.311063,符合反向修正機制,在面臨新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短期波動時,農業貸款和財政支農支出可以起到一定的調整作用,每年實際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與其長期均衡值偏差中的31.11%將被修正,但相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自身的慣性作用來講較弱。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分析表明,在未來10期以內,農業貸款短期負向沖擊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但長期會促進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增加;同時,新疆財政支農支出不管短期還是長期都會促進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增加,可見新疆金融支農短期內不利農業發展,長期來看會促進新疆農業的發展;新疆財政支農支出短期長期都會促進新疆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