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近發布的2012年中國汽車工業營收30強企業名單中,榜單排名出現了一些微妙變化。最令人關注的是萬向集團作為唯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排進了前十位,位列第八,超過了長城、奇瑞、吉利等知名整車企業。
“我不造汽車,我兒子也要造?!比f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曾如此表示制造整車的決心,進軍整車制造業是萬向早就定下的目標。
2013年5月間,萬向與美國VL汽車公司聯合,報價2000萬美元收購電動汽車企業菲斯科的消息,將萬向集團推向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菲斯科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公司,成立于2007年,其推出的名為“卡瑪”的電動跑車曾一度引起轟動。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兩種模式的驅動下,“卡瑪”的總續航里程能達到483公里。截至2012年底,售價約11萬美元的“卡瑪”,已售出約1800輛。
2011年,分析機構對菲斯科的估值還高達22億美元。而此次萬向和VL對其的聯合報價,連零頭都不到。
由于冷卻風扇起火事件及電動汽車政策的改變,美國政府終止了對菲斯科5.3億美元的貸款計劃,導致“卡瑪”一度停產。再加上前期研發成本較高等原因,背負巨額債務的菲斯科已經在破產邊緣徘徊。
不過,菲斯科并不乏問津之人。在萬向報價之前,已經有東風、吉利、北汽等幾家中國企業都傳出對菲斯科的興趣。香港富商李澤楷也有意對菲斯科進行投資。眾多企業對一家即將破產的電動車公司表現出如此興趣,主要還在于看重了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
電動汽車一直是公認的未來發展趨勢,各大企業都不同程度的布局電動汽車業。近來被暴炒的特斯拉,似乎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而菲斯科與特斯拉的產品路線類似,二者都是主打電動跑車。
萬向早就有意發展電動汽車。2005年,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投資13.65億元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車用動力電池制造基地。萬向還與美國電池供應商Ener1合資組建了浙江萬向Ener1動力系統公司,該合資公司使用Ener1的專利技術生產電池組。
在競購菲斯科之前,萬向集團已經成功收購美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鋰電池制造商A123公司。此外,萬向還與美國史密斯電動車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由萬向投資1億美元開發并生產電動商用車,包括純電動校車。如果收購菲斯科成功,萬向將繼續按照自己的計劃,在電動汽車業謀篇布局。
但萬向的整車之路卻并不好走。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趨緩,競爭日益激烈,之前沒有任何整車制造基礎的萬向此時介入,難度可想而知。在傳統汽車領域,幾乎沒有后發制人的可能;在電動汽車領域,萬向同樣是后來者。尤其是電動汽車領域目前并沒有明確可行的技術路線和實踐經驗,萬向集團的收購和運作也更多的是一種探索。
另外,對于菲斯科的技術究竟有多大實用性和可行性,很多有意收購的企業也都持謹慎態度。甚至不少企業由于目前電動汽車業務發展停滯且占用大量研發經費而將自身的電動汽車業務拋售。
盡管如此,在電動汽車領域技術普遍不夠成熟且并未真正市場化的情況下,進入這個領域對萬向而言也許是進軍整車制造的唯一機會。而收購美國知名電動汽車企業,也算是一種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