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融合智道”到“均衡智道”,每一年的中國年度管理大會,都成了在座嘉賓分享各自的路徑體驗、各自的思考與智慧最好平臺。這種分享的快樂和感悟的快樂,也是大家一次次相聚的初衷和原動力。
請嘉賓用一個關鍵詞或者是一句話,表達對于第十二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主題“改變智道”的理解?
張建星(黑龍江省副省長):我每天都看報紙。今天的《北京青年報》在頭條位置刊登了總書記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講的一段話,我覺得很切合這次大會的主題。我讀一遍就代表我說的話了。“中華民族的昨天可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可謂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這就是改變。
魏家福(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改變智道”,上合天道,下合人意,世界在變、人也在變,我們必須變。
易軍(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董事長):“改變智道”是一個非常樸素的道理,就是改變我們自己。改變我們自己的生活,改變我們自己的工作,就能改變我們的人生。
張杰(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我分享三句話:未來的中國經濟總體看好;未來的中國發展靠智慧,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創新;未來中國的發展一定要三元經濟:國有經濟、私有經濟和跨國公司共同發展,私有化不是中國唯一的道路。
陳彤(新浪網總編輯):我的關鍵詞叫新高度。最近,我們身邊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這次大會是第12屆。從天干地支的角度講,“12”應該是一個輪回。在這里,我希望新的一屆大會能夠更上一個新高度,也祝愿社會進步、經濟的發展更上一個新臺階。
賴小民(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新,是改變一切的源泉和靈魂,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切企業不斷發展的不懈動力。目前,華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是全球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資產管理者和綜合的金融服務商。我們的經驗是,在轉型發展中,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過程中,在賺錢比較困難的形勢下,走到今天,實屬不易。這一切得益于創新、改變,得益于中國華融體制、機制的轉變。
張延平(北京青年報社社長):改變不能亂改,也不能硬改,順勢而為,才是最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