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黃、藍、綠、青、白,魔方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統一體。靜止時,每一面都保持靜態的統一,只要一轉動,就很難再將其復原。
經濟的發展就猶如轉動的魔方,千絲萬縷的頭緒需要找尋規律的智慧才能厘清千絲萬縷的頭緒。以魔方為喻,以改變為題,由《英才》雜志、新浪網、北京青年報社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11月30日在北京銀泰中心柏悅酒店盛大召開。
2012,中國經濟的這一年是艱難的,企業都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國際金融危機還在發展,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動力不足,新興經濟體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壓力。從國內看,解決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為迫切、難度更大,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每個企業都不得不在尋求改變。
展望未來,世界經濟格局正在進行深度調整,很多產業面臨新的技術突破。本次年度管理大會以“改變”為題,是為了讓我們更加懂得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以“魔方”為喻,象征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使我們再一次認清出發時所向往的目標,讓我們在經過鮮花的誘惑和陷阱的困擾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經濟放緩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轉型使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如何調整來打造可持續的創新力?如何改變以提升企業優勢競爭力?“2012第十二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希望聚合與傳播中國最具影響力商業領袖的群體智慧,共同找尋重塑中國發展、重振經濟增長的“改變智道”。
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重大技術的出現,使全球競爭格局進一步發生改變,科技部常務副部長王志剛就全球產業格局的變化提出自己的見解“歷史上科技創新未曾間斷過,產業變革也未曾間斷過,但重大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匯的情況并不多見。目前全球已進入創新密集的時代,國際金融危機加快催生了新一輪產業變革,兩者歷史性的交匯,為我們帶來了重大機遇,也帶來了嚴峻挑戰。”
就目前大的發展環境,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提醒企業家們:“中國企業長期的競爭力基礎是建筑在低成本之上的,大家習慣于靠低成本打天下,而要素成本的上升使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出現了整體性的下降。”在邵寧看來,中國經濟正處于一個大轉折的時期,中國企業急需重新構造競爭力基礎。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科技部黨組書記兼副部長王志剛、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天津市常務副市長崔津渡、遼寧省副省長譚作鈞、黑龍江省副省長張建星、北京市委常委陳剛、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孫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許達哲、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董事長胡問鳴、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國清、中國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經理曹培璽、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熊維平、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錢大群、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宋國青、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等400多位政府官員、商界領袖、專家學者及媒體高層出席盛會,共同分享改變的智慧。
通過“戰略謀變”、“模式轉變”、“觀念蛻變”、“路徑演變”四個篇章的演繹,大會揭曉本年度具價值管理榜樣。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奚國華、中國交通銀行董事長胡懷邦、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熊群力、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朱永芃、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王昌順、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孫兆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沈浩、BP中國區總裁陳黎明、杜邦公司大中國區總裁蘇孝世、英特爾公司中國區總裁楊敘、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等企業家所在的企業榮膺“2012年度具價值管理榜樣”。
在第十二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上,每一場論壇的主題都離不開一個“變”字,但因為出發點不同,“變”的重點也不盡相同。
大型國有企業掌門人的高峰對話,向來是嘉賓期待的思想盛宴。在“模式之變——國有企業再增長”主題論壇中,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中交建設董事長周紀昌、中國航油董事長孫立站在各自行業和所轄領域的角度,講述了國有企業再增長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與會的國企、央企代表的觀點很實際——企業遭遇經濟環境挑戰時,光抱怨沒有用,還是先控制好風險。
在市場競爭激烈、技術比拼火熱、資金實力相當的當下,路徑選擇可以說是決定發展中的企業是否能拉開距離的重要因素。在“路徑之變——民營企業的抗周期生存”主題論壇上,大連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東軟董事長兼CEO劉積仁、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沈南鵬幾位知名企業家在清華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寧向東的頻頻“施壓”下,就宏觀經濟的預期、各自行業的未來以及幾家企業的成長歷程,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幾位民營企業家認為,要增強經濟活力,就得激活民營企業的活力,當務之急是破除壟斷,讓民營企業有更多機會參與競爭。
失去超國民待遇的跨國公司,在相對“艱苦”的環境中,做出了哪些改變?在“思維之變——跨國公司的新伙伴關系”主題論壇上,央視主持人田薇與BP中國區總裁陳黎明、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賀樂賦、瑞士銀行中國區主席李一、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朱海、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李綱、特雷克斯亞洲業務發展總裁郎華、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蔣遠華幾位企業家,圍繞“新伙伴關系”這一跨國公司的改變重點,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見。
在“合作締造新商業”論壇上,杜邦公司大中國區總裁蘇孝世、塔塔集團中國區總裁詹宏鈺、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北京恒基偉業董事長張征宇、SK集團中國新事業總裁孫子強、津能投資總經理李庚生等大談合作之道,從企業間融合的角度詮釋改變。
而在“金融業創新動力”論壇中,在德勤全國客戶與市場戰略主管合伙人陳建明的主持下,作為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向松祚一上來就拋出自己對當下中國金融領域的看法,中國建設銀行黨委委員章更生、北京銀行副行長張東寧、國泰君安董事長萬建華、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區行長華慶成、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秉軍等其他嘉賓的熱烈回應。
由中澤嘉盟投資董事長吳鷹主持的“IT業的新模式之變”更是熱點不斷,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的發言攪得現場熱火朝天。天津中環電子董事長由華東、美國高通大中華區總裁王翔、摩托羅拉大中華區總裁孟樸、天津海鷗手表集團總經理呂軍、應用材料中國總裁高瑞彬、深圳市同洲電子董事長袁明、聯動優勢科技總裁張斌、利盟國際大中華區總裁李建民、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等對技術與趨勢的改變更加關心,“移動互聯”成了高頻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