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味蕾去旅行
自古以來,江南就是一個文教發達、美麗富庶的地區,是人們心目中的世外桃園。江南到底有多好?
白居易說:“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丘遲說:“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樹生花,群鶯亂飛。”
春分過后,春風又綠了江南岸,畫船在小橋流水間搖擺。被譽為“江南四大名鎮”之一的烏鎮,此時不僅風光秀美,更有傳承千年的傳統民俗盛典。從3月30日至4月21日,被茅盾先生稱為“江南水鄉狂歡節”的 “香市”隆重登場。今年是烏鎮連續第13年舉辦香市活動,帶你體驗江南傳統民俗民風,參與一場場地道熱鬧的民間活動,身心愉悅之余,留下深刻難忘的水鄉記憶。
品嘗香市美食,尋訪春意江南
游客們在欣賞古鎮美景、賞玩豐富活動之余,又怎能錯過古鎮的各類小吃美食呢?烏鎮香市節,烏鎮景區精心準備了以“春意江南”為主題的地方風味小吃大集會。五香雞喜蛋、橘紅糕、芽麥塌餅、熏豆茶、爆魚拉面等頗受歡迎的美食悉數亮相,滿足游人們的味蕾之享。
今年,在往年香市美食的基礎上,又新增“清明茶食”和“清明菜肴”,推出眾多烏鎮特色的清明美食和當季時令美食。烏鎮素來有“清明大于年”之說,民間甚是重視,從清明節前的“寒食節”開始,當地居民便開始準備各色的清明茶食。家家戶戶淘米裹粽子、磨粉做圓子,還有南瓜饃饃、芽麥塌餅、青團子等。
芽麥塌餅 是以米粉、芽麥粉及一種叫作“草頭”的野草為原料制成的。米粉是糯米和粳米以一定的比例摻和碾成粉。這草頭能在農村的宅前屋后、田頭路邊找到。煎好后的芽麥塌餅呈青色,表面油光黃亮,吃起來甜度平和,軟而不爛,糯中有韌,不粘牙齒,還拌著一絲野草和芝麻的清香,實在是一道上佳的綠色點心。
姑嫂餅 這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所有配料跟酥糖果相仿,也是面粉、白糖、芝麻、豬油等,但其味比酥糖果可口,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咸。
青團子 將雀麥草搗爛濾出青汁,然后加入手工磨制的純糯米粉拌勻、揉搓,再包入事先準備好的餡料,有芝麻、豆沙、百果等口味。團子蔥綠如翡翠,油亮似碧玉,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是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四青碟菜 烏鎮居民在清明期間還要吃“四青碟”,是很形象生動的四道菜:挑青(醬爆青螺螄)、藏青(油菜嵌油豆腐)、伴青(馬蘭頭拌香干)、露青(蔥炒雞蛋)。清明時節螺螄正肥,當地蠶農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里拋,據說聲音能嚇跑老鼠,毛毛蟲會鉆進殼里做巢,不再出來騷擾蠶。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以合“清明”之意。
烏米飯 這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采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再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撈出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烏米飯油亮清香,營養豐富。
鑊糍茶 先將糯米淘凈濾干,煮成軟硬適宜的糯米飯,再用柴灶將大鐵鍋燒燙,將少些糯米飯放入鐵鍋中,用鐵質飯鏟沿著圓形的鍋底,一層又一層不停地用力將糯米飯涂抹在上面,要求厚薄均勻,沒有雜質和飯粒;再用文火進行烘烤,待鑊糍干燥并微微翹起即可起鍋,口感香脆酥松。既可干吃亦可泡成“鑊糍茶”。放少許糖泡成“鑊糍茶”,也稱“甜茶”,寓示著甜甜蜜蜜,是烏鎮地區農村里用來款待貴客的“三道茶”之一。
熏豆茶 烘焙熏豆是一件工夫活,先要洗凈手再剝毛豆,然后將毛豆放進略咸的水鍋中一氽,生熟要恰到好處,起鍋后去掉豆衣再晾干;然后用木炭或者竹炭放置柴灶中,將毛豆放入竹紗扁或者鐵紗扁中,置于炭火上烘烤;炭火不能太旺,烘烤時需要不停地將毛豆攪拌翻身,待毛豆烘干起皺皮并散發出香氣,即算完成。剛剛出爐的熏豆清香撲鼻,口感略咸,可直接吃也可泡成熏豆茶。與曬干的橛皮、芝麻一起泡制成當地有名的“熏豆茶”,亦稱“咸茶”,寓示著有滋有味,也是烏鎮地區農村里款待貴客“三道茶”之一。
體驗香市節精彩活動
為期23天的香市節,為游客帶來的是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幾乎每日都有極具傳統和趣味的活動項目。比如西柵景區的祭蠶神儀式、水上社戲、水龍大會、民間雜耍等,東柵景區的拳船、高竿船、皮影戲表演等,令游客目不暇接,完全沉浸在富有烏鎮特色的節日氛圍之中。
蠶花圣會 “三月三、廟門開,鄉下蠶娘出門來……”香市開幕當天,來自烏鎮民間四面八方的蠶農蠶婦們手持蠶匾、葉簍來到蠶圣亭,舉行隆重的祭蠶神儀式,拜祭蠶花娘娘,祈求蠶繭豐收。與此同時,水面上另一支儀仗式的古裝巡游隊伍也在喧天的鑼聲中浩浩蕩蕩前行,為首的蠶花船上蠶花仙子端坐其中,在兩條小船的護衛下,登岸接受眾人歡呼,隨后在旌旗簇擁下登上白蓮塔,高塔撒花(撒下寓意蠶繭豐收的蠶花),將祝福灑滿人間。
蠶花廟會 在數以萬計的蠶農前來“軋蠶花”、“祭蠶神”的同時,本地及外地的各路戲班雜耍也都如期而至,這當中大多是來自烏鎮民間的藝人,個個身懷絕技,功夫了得,場面好不熱鬧。
水龍會 這是古代消防表演。烏鎮老街的房屋都是磚木結構,因此地方百姓十分重視防火。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了民間自發組成的救火團體,每年都會自發組織隊伍舉行“水龍大會”。水龍表演所使用的消防工具是清末民國時期保存下來的工具,演習時打響鑼鼓,設兩隊比賽,“龍兵”們身著清朝消防服,抬著龍頭、水桶等工具,迅速上套、提水、壓杠,一條條猶如白龍的水柱騰空而起,雙方比速度、比技術、比氣勢,圍觀者則呼喊助威,為己隊吶喊,場面頗為壯觀。
踏白船 是烏鎮一種民間競技,每逢“香市”,四鄉村民都會湊份子,按“四櫓八槳”的要求改漁船為踏白船,由村里的壯漢組成船隊參加比賽。船身形狀如龍,掛著五色幡旗在河道里飛馳,船上的槳手齊心協力,手劃雙櫓,令船只在水中飛快穿梭,船頭一人大鼓勁擂助威,場面極具水鄉風情。
烏鎮購物指南
杭白菊:烏鎮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無論是泡飲還是配菜、煲湯均為上品。
絲綿:烏鎮是蠶桑之鄉、絲綢之府的中心地帶,所出產的絲綿質地細柔,無塊、無筋、無雜質,色澤潔白,當地人稱絲綿為“大環綿”或“手綿”,為純天然保暖佳品。
烏錦:是使用天然蠶絲、純金線織就的錦緞精品,質地堅實、雍容華貴。當地人稱這種吸收了中國著名織錦工藝,融合了本地傳統特色的提花絲織錦緞為“烏錦”,有“寸錦寸金”之美譽。
藍印花布: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烏鎮是藍印花布的主產區之一,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
三白酒:是烏鎮人的美酒,以白米、白面、白水等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曾為皇家貢酒。以其香氣濃郁、酒味醇厚、入口綿甜、回味爽凈、余香不絕而聲名遠揚,幾百年來風靡江南,經久不衰。
烏鎮香市節旅游套餐
套餐一:香市·樂活烏鎮
內容:西柵門票2張、望津里精品酒店大床C或標間A1間1晚(含早)、望津里用餐券2張、小吃券;
價格:1 130元(周日~周四),1 310元(周五~周六)。
套餐二:香市·鬧猛江南
內容:西柵門票4張、枕水度假酒店套房1晚(4人,含早)、枕水用餐券4張、小吃券;
價格:2 400元(周日~周四),2 800元(周五~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