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寶華鎮擁政村,林農袁叢文蓋起了三層小洋樓。一樓是他的批發部,屋里擺滿了各種貨物,村里所有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東西,在這個“發強批發部”里都能買到;二樓是臥室;三樓的會客廳窗明幾凈,墻上掛著荷花等圖畫,讓人一走進來就感受到家的溫馨。
他指著住房對面的一大片泡核桃樹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我的基地,有50畝,我全部都種上了泡核桃,有1500多株,我還在樹下種了魔芋、雪蓮果、葛根等,充分利用土地資源。”2012年七八月份,由于云南連旱3年,眼看著很多泡核桃樹快旱死,袁叢文很著急,心想要是能在地里修水渠,將自來水引來澆樹就好了,但是兜里沒幾文錢,很是犯愁。正在他一籌莫展之際,聽朋友說可以用泡核桃樹向寶華鎮農信社貸款,就決定試試,沒有想到的是寶華鎮農信社很快派人到他的核桃林里評估,半個月就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用他的經濟林木(果)權作抵押給他貸了30萬元。他用這些錢修了水渠,看著泡核桃樹一棵棵又重現生機,他心里無比高興。現在他已經開了5個批發部,自己的生活越過越好,還帶動了周邊4000畝泡核桃的種植,讓其他村民一起致富。
與袁叢文一樣,在寶華鎮已經有320多戶農戶通過經濟林木(果)權證貸到了款。寶華鎮鎮長羅之華告訴記者,2011年9月20日,全國第一本“經濟林木(果)權證”在寶華鎮頒發,開了全國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的先河。截至今年2月底,寶華鎮共頒發6200多本證書,6.3萬畝林地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全鎮泡核桃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其中頒發貸款后新增1.5萬畝,去年總收入達到8000萬元。羅之華表示,寶華鎮共有農戶6878戶,群眾發展林業產業的熱情高漲,下一步寶華鎮政府將進一步加強銀政、銀企合作,提高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的貸款額度,延長貸款的期限,努力讓農民增收。
據了解,南澗縣是云南大理州一個多民族山區貧困縣,全縣國土面積1731.63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1719.51平方公里,占99.3%。林地面積483.46萬畝,其中集體林175.1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450.59萬立方米。全縣100%的鄉鎮、90%的村委會、84%的村民小組、88%的農戶均種植泡核桃,種植面積達75萬畝,茶園面積達10.4萬畝。經濟林果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骨干產業。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廣大農戶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加之農戶林地多為低效林,存在評估、登記、流轉等困難,使貸款工作難以推進;農戶小額信貸也因為貸款金額小,難以滿足農民的資金需求。“融資難”成為制約農戶增收致富的瓶頸,迫切需要創新一條增加“三農”貸款的新途徑。
“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就是這條新途徑。”南澗縣縣長吉向陽向記者講述,前些年在大理州林業局當副局長的他,有一次到漾濞縣調研時了解到,有外地人以農民未來泡核桃收益作為放貸依據、以未來幾年核桃由放貸人收取抵債放高利貸,放貸后并無違約。這件事啟發了他,他開始為“以未來的泡核桃收益作為抵押”尋找法律依據。他認為,政府可以對農戶種植在承包經營土地和自留山(地)上的經濟林果進行評估,從而頒發所有權證,這樣林農就可以用所有權證進行抵押貸款。2011年5月,他調任南澗縣縣長后,當即拍板在寶華鎮和公郎鎮開始試點,命名為“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基于借款人的信譽、資產和還款能力,相關部門或人員對其權利價值進行評估并登記后,在核定的額度和期限內向借款人發放的貸款),并設定一整套業務流程,穩步推進這一工作。2012年,眼看著寶華鎮和公郎鎮試點效果顯著,縣政府決定在縣內全面鋪開,讓全縣林農享受這一農村金融創新產品。如今,大理州其它縣都相繼學習其經驗,“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已經擴展至永平、漾濞和巍山3縣,日前已入圍“中國農村金融品牌價值榜——十大品牌創新產品”。
作為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的主要貸款方,南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累計發放經濟林果所有權抵押貸款1.65億元,其中,投向泡核桃種植1100多萬元,新增泡核桃種植面積2.6萬畝,掛果后農民可增收近億元;投向現有泡核桃管護5600多萬元,當年增加農民收入上億元;投向茶園種植和管護600多萬元,農民增收近千萬元;投向林下藥材種植、肉牛和土雞養殖等6200多萬元,農民增收上億元。2012年南澗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3391元增加到5203元,增長53.44%。
2012年8月,無量藥谷成為南澗縣農信社林權抵押貸款的最大債務企業,得到了1000萬元的貸款支持。據介紹,無量藥谷位于南澗縣境內無量山與哀牢山谷地,總面積293平方公里(44萬畝)。
記者一行從南澗縣城驅車40多公里,沿著無量山蜿蜒的山路,來到海拔2000多米的無量藥谷,見到了云南維和無量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貴華。今年50歲的他精神抖擻,十分健談。他指著對面濃密樹林下的遮陽網向記者介紹:“這些遮陽網下種的就是名貴藥材三七,從南澗縣農信社貸來的1000萬元都用于這種林下種植了,一共種植了3680畝,這樣不用砍樹,就不會破壞無量山的生態。”
他介紹說,無量藥谷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不僅不忘保護無量山的生態,更不忘無量山里的農戶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共帶動1.2萬多戶農戶參與產業開發,做到人均年增收1743元。目前還扶持了4所小學的829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入學,同時按照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分等次資助本地大學生,共投入近44萬元;招聘紅星、衛國等周邊村組的初、高中生80多人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培養。
據悉,無量藥谷圍繞“高原珍貴藥材維和種植示范園區、無量康體休閑度假養生天然氧吧、天人合一企民拉手共建幸福家園”的建設目標,規劃用5~8年時間投資21億元,建成中國具規模的三七連片種植示范園、中國中藥材種類較多的生態園地、中國中醫藥歷史文化博物館和國際養生休閑度假勝地。目前,已投入3.75億元,種植三七1萬多畝,已收獲278畝。
南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何義榮在談到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給當地帶來的變化時,總結出這一做法的六大好處:一是農民增收,精神面貌發生變化,發展信心十足。二是農民的誠信意識增強,整個誠信環境明顯改善。三是農村信用社的信貸結構得以優化,以前主要以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為主,信用貸款占比為89.64%,抵押貸款占比僅為8.76%。推出經濟林果所有權抵押貸款后,截至去年底,上述比例調整為68.14%和28.01%,有效降低了貸款風險。四是農信社信貸資金增強,產業結構得以調整。五是農信社盈利增強,經濟效益提升。截至去年末,存款余額11.94億元,較2010年末增加6.02億元,增幅101.69%;貸款余額8.52億元,較2010年末凈增3.52億元,增幅70.4%;五級分類不良貸款占比僅為1.43%,較2010年下降1.17個百分點;營業收入8111萬元,較2010年增長139.69%,凈利潤1492萬元,較2010年增長40.62%。六是縣域經濟得到健康長足發展。
何義榮指出,南澗縣農信社開辦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面臨著政策變化和抵押物處置、變現的風險,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還需要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