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動畫角色發式設計的概念和意義,然后從多個角度分析了國產動畫《秦時明月》中角色的發式設計特點,并歸納出發式設計在《秦時明月》中的角色塑造中所發揮的三個重要作用:1)強化了角色的性格特征;2)展現了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3)提升了角色的親和力。
關鍵詞:發式設計;角色設計;《秦時明月》
動畫角色的發式設計包括設計角色的發型以及塑造發型的裝飾物,是角色設計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優秀的發式設計可以提升角色的整體造型美感,可以更好地展現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對于角色的整體塑造能夠起到特定的作用。
《秦時明月》是近幾年來比較成功的國產動畫之一,其唯美的風格和強烈的三維效果征服了無數觀眾,擁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肚貢r明月》發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到西楚霸王項羽攻陷咸陽的歷史時期,其中角色的發式設計并沒有完全拘泥于傳統發式,而是從中提煉出元素并結合時下的流行元素,使得劇中的角色美輪美奐,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彰顯出濃濃的時尚氣息,值得我們學習并研究。
1 《秦時明月》中角色的發式特點
1.1 具有強烈的造型美感
美化是發式最基本的功能。在原始時代,起初人們的頭發是披散的,后來由于勞動和生活的需要,就把頭發簡單地纏結在頭頂上,以免妨礙視線。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由披發階段過渡到辮發、盤發階段,頭發的樣式也越來越豐富多樣。發式的多樣化發展其實是人們對美的需求的一種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優美的發式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對于動畫角色來說也是這樣。
《秦時明月》中的角色的設計者非常重視發式設計,劇中角色唯美的發式極大地增強了角色的整體造型美感,同時,發式的造型美又不是孤立的,是融入角色的整體造型風格中的。如片中的雪女,該角色是燕國最秀美的歌舞伎,吹奏一曲“白雪”,據說能夠讓最鐵石心腸的人落淚。她的發式設計具有一種清新脫俗的美感。其中頭發的裝飾物是一大亮點,在傳統頭飾的造型基礎上進行了夸張,整體看像是一只白色的鳳凰,與其隨風飄逸的白色長發相得益彰,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雪女純潔婉約之美。而另一個女性角色———赤練的發型被設計為多辮的樣式,辮子的方向、形態各異,在末端配有金屬裝飾物,呈現出如蛇般的妖嬈奔放之美,正好與該角色的定位相吻合,并有力的加強了角色的個性特征。
1.2 具有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文氣息
《秦時明月》發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到西楚霸王項羽攻陷咸陽的歷史時期,因此,劇中的一些角色的發式設計具有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征,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如片中的角色月神的發式設計就吸取了秦漢時期女子的發型樣式。秦漢時期女子大多流行平髻,而高髻主要流行于少數貴族女子之中。月神作為秦始皇最為信任的陰陽家大巫,具有較高的身份地位,所以她的發式設計采用了秦漢時期的雙環高髻樣式,即將頭發高高束起,同時在兩側具有雙環狀的造型,以顯示她的身份高貴。而對于歷史中高髻普遍采用的沉重而復雜的裝飾品,設計者并沒有拿來就用,而是進行了符合角色定位的再設計。因為月神是巫師,她精通占星,具有預感能力,同時還有控制他人精神和未可知的強大破壞力,所以設計者采用了較夸張的獸骨裝飾物,并在月神的眼前配有一縷白紗,使其既具有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文氣息,又展現了角色的神秘特質。
1.3 具有符合現代審美的個性特征
《秦時明月》是一部針對海內外廣闊年齡層市場推出的武俠奇幻作品,這也決定了其角色設計必須要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正如制作方在創作時所堅持的理念———“歷史為骨,藝術為翼,中華文明,宏揚百世”,劇中角色的發式設計只是把歷史傳統當成支撐整個故事劇情的骨架,并在這個基礎上充分發揮藝術的想象力,使觀眾通過其設計感受到每個角色特有的個性魅力。
如劇中的主角———天明,他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他的個性古靈精怪,有時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有著極為開朗樂觀的心態。他的發式被設計得很有現代感,一縷一縷的頭發極不規則地朝向各個方向,給人一種活潑、頑皮的感覺,非常符合天明的個性特征,同時也使得該角色極具親和力,具有強烈的真實感。而另一個墨家的重要角色———大鐵錘的發式設計也很特別,他的發式特點乍一看有點像秦代武士,但仔細一看會發現其增加了許多現代元素,如他的光頭和頭部中央的發髻形成了一種疏密的對比,發髻整體看呈現出“圓”的形態,這個形態與他的耳環的“圓”形又有了呼應關系,同時,下巴部位長長的山羊胡顯得既粗獷又飄逸,色彩上都采用了紅色,這樣的發式設計與他急躁暴烈的性格特征很符合。而束縛山羊胡的環形裝飾物又展現出大鐵錘性格中的另一面———粗中有細。
2 《秦時明月》中角色發式設計的重要作用
2.1 強化了角色的性格特征
發式設計豐富多樣,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體現角色的風貌,能夠起到強化角色的性格特征的作用。《秦時明月》中的角色性格各異,正是這種個性的差異更加增強了其角色魅力。如反派角色的頭目之一———衛莊,他和蓋聶同為鬼谷派縱橫劍派的傳人,但性格卻同蓋聶有很大差別,如果說蓋聶具有光明磊落的俠義精神,那么衛莊則具有一種神秘的、深不可測的氣質,同時又有一種低調的霸氣。設計者根據他的性格特征為其設計了一頭銀白色的長發以及白色的眉毛,而臉龐在長發的掩映之下顯得異常冷靜又充滿殺氣。年青的臉龐卻有著全白色的頭發,這種極端的不協調使其在反派角色中顯得更加特別,而布滿奇異圖騰的頭箍更加強了其詭計多端又冷靜兇狠的個性特征。同樣是長發的設計,但墨家的高漸離的發式設計卻給人不同的感受。高漸離作為墨家第二高手,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彈得一手好琴,可謂文武雙全,但是這樣一位完美的人物卻有著憂郁高雅的氣質。他的發型特點是大部分頭發整齊地梳理在腦后,顯示出其文藝特質,而一縷頭發輕輕地遮擋在左眼前,配合緊鎖的眉頭,又增強了他的憂郁氣質。
2.2 展現了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繁衍千百萬年以來,造就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其中極為豐富且具有悠久傳統的中國歷代發式,在整個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占據著閃光的一頁。作為角色設計者,應該合理的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努力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動漫角色。《秦時明月》的一部分角色發式設計通過借鑒、整合和再設計的手法向我們展現了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劇中的一些真實歷史人物,如秦始皇、李斯等,其發式設計基本上都體現了秦漢時期的發式造型特點,這些發式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修養,更顯示出了社會風尚的變化特點。秦漢時期,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發展和提高,發式妝飾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劇中的一些女性角色如月神、燕太子妃等,都展現了秦漢時期流行于貴族婦女中的高髻發式特點,高髻發式種類繁多,分為九鬟仙髻、凌云髻、垂云髻、墜馬髻等,這些發式都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垂掛,呈現出奢侈華麗的面貌。其中一些發髻的名稱還來自于神話傳說,如九鬟仙髻,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娘娘來會,各位仙女的發式都不同于人間,高環巍峨,武帝覺得很美,就令宮妃效仿。此外,在同一時期與發式配套的各種妝飾品也開始流行開來,如“步搖”、“巾幗”等?!肚貢r明月》中一些女性角色就采用了這一時期的頭飾品作為發型的點綴,既增強了角色的華麗美感,又展現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文化。
2.3 提升了角色的親和力
作為一部以歷史為背景的武俠玄幻動畫片,要想讓劇中的角色拉近與現代觀眾的距離并非一件易事,但《秦時明月》做到了這一點,其角色盡管是虛構的,但是非常具有親和力,對于這一點,角色的發式設計功不可沒。片中的角色不管是善是惡,是性格安靜的還是暴躁的,都讓觀眾感覺是非常真實的,其發式設計融入了許多現代人的發型特點,使得人們并不感到陌生。如劇中的主角天明,他的發型和現在的青少年流行的發型很相似,讓人感覺他仿佛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位古靈精怪的少年。再看反派角色少司命,她的外表是一位美麗少女,但卻是陰陽家令人聞風喪膽的死亡使者之一,她的發式采用了現在流行的齊劉海發型,在腦后的發型中又加入了秦漢的環髻造型,這些與身份反差極大的發式設計使得少司命并不同于正常思維中的反派形象,反而使她具有獨特的魅力。據了解,少司命同樣在觀眾中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秦時明月》中一些角色的發式設計有力地提升了角色的親和力,并沒有曲高和寡地把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排斥在外,相反地,創作者十分重視現代觀眾的需求,在發式設計上做足了功夫,在角色塑造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3 結語
通過對《秦時明月》中角色的發式設計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角色的發式設計在角色塑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創作中,我們卻經常忽視發式設計這一環節。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動畫創作者們都著眼于歷史題材故事,都試圖打造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角色,而中國豐富多樣的傳統發式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同時,我們又不能照搬這些素材,如果只追求歷史的原貌而忽視現代觀眾的喜好和感受,那結果只能是塑造出一些曲高和寡的不具有商業價值的角色。《秦時明月》的成功對我們找準動畫角色發式設計的方向是有啟發意義的,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成功經驗,認真地把角色的發式設計當成一門學問去關注、去研究。
參考文獻:
[1]蘇海濤.游戲動畫角色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2]劉曉林,錢博弘,等.動畫概論[M].2009.
[3]MichaelD.Mattesi(美).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M].吳偉,王穎,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4]“百度文庫”,“從古到今發型大整理”,http:∥wenku. baidu.com/view/a0600df1ba0d4a7302763a90.html
作者簡介:夏權(1981—),男,安徽淮南人,碩士,淮南師范學院美術系動畫專業教師,助教,研究方向:動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