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姓氏作為人在社會交際中的一個區別符號,既是家族延續的一個標志,也是民族心理、社會文化和人們思想意識的一種表達形式。而泰國華人姓氏在延續其華人祖先姓氏的基礎上有其特定的泰化嬗變方式,突顯出泰國華人姓氏文化與中國傳統姓氏文化密不可分的特點的同時,也體現出泰國華人這個群體特殊的價值觀。
關鍵詞:泰國華人;姓氏;泰化嬗變
0 引言
(1)研究意義。華人是對中華民族的人的泛稱。今日廣義的“中華民族”,包含中國境內各大小民族,以及這些民族華人在海內外的后裔。云南華人,多為移民到緬甸或者老撾再移民到泰國,一般都定居在泰國的北部。而姓氏作為人在社會交際中的一個區別符號,既是家族延續的一個標志,也是民族心理、社會文化和人們思想意識的一種表達形式。泰國華人的姓氏,大部分起初直接沿用其祖先的姓氏。后因泰國政府華人政策的實施,及華人對泰國社會認同感的增強,泰國華人姓氏也逐漸泰化嬗變。這種泰化嬗變存在相對有規律的變化方式和較為突顯的共性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反映出泰國華人對中國傳統姓氏文化傳承的趨向,而且體現出華人這個群體的特殊價值觀。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和對泰北地區小村子華人的實際調查,從語音、語義和社會價值觀的角度研究泰國華人姓氏泰化嬗變的方式,剖析其存在的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的姓氏特點,并發掘這種嬗變中蘊含的豐富社會文化內涵。旨在能為泰國華人社會發展和泰國華人對傳統中國文化繼承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鑒。
(2)研究現狀。中國有許多專家學者研究關于泰國華人姓名與泰國政府政策方面的問題,并從歷史、文化、社會等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金勇在其論文《20世紀泰國社會華人姓名的泰化嬗變》中,從歷史和政治的角度主要分析了泰國華人姓名的不斷泰化的緣起和過程,一方面是政府對華人的同化政策;另一方面是當地華人對泰國社會的認同感不斷加強密切相關。楊靜的論文《從泰國政府政策看當地華人社會發展》也指出從華人開始移居泰國到華人社會的形成,從華人社會的艱難前行到華人社會的新發展,每一步都與泰國政府的政策密不可分。泰國研究者也逐漸注重對華人姓氏來源的研究,SuksantWiwekmethagone(LaoChuanHua)的《中華姓氏》收集了在泰國所有的泰國華人姓氏以及已經受到了泰化的華人姓氏,并有一個部分提到他們姓氏的來源。蒙云峰在《泰國華人家族》提出華人的姓氏泰化嬗變幾個例子。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泰國華人姓氏同中國姓氏作對比研究,探析泰北云南華人姓氏的泰化嬗變的方式和特點,并從中發掘其中蘊含的社會文化內涵。
1 泰北華人姓氏泰化嬗變調查與分析
2.2 華人姓氏泰化嬗變特點
2.2.1 姓氏泰化嬗變具有泰國妻隨夫姓和子同父姓特征
按照泰國風俗,女人結婚以后就用丈夫姓氏,所以華人女人嫁給泰國男人以后就會改用泰國男人姓氏。但如果是華人和華人結婚的話,女人姓氏沒有改變。但不管是泰國丈夫或者華人丈夫,他們都希望子女用自己姓氏,即子女姓同其父。所以雖母親沒有改變姓氏而下一代子女須用丈夫姓氏,有的姓氏可能出現逐漸減少所用者,甚至有的姓氏已經無人使用。雙名制,是指兩種姓名同時使用,具體到華人來說,就是同時使用泰式姓名和中式姓名。但在使用的頻度上受交際對象和交際場合而有所區分。在交際對象方面,當與泰國人交往時使用泰式姓名,與同為華人或華人社交圈交往時則使用中式姓名。在交際場合方面,正式公開場合,通常使用泰式姓名,容易受泰國社會認可;在家庭或私人場合,則常使用中式姓名,特別是常喜歡用LIN、ALI等漢語諧音的名字作為小名,具有短小易記,親切詼諧的特點。雙名制的使用,既是華人對其泰國身份認同感的說明,也是其意愿保留中式姓名,有強烈的中國血統的自豪感。
2.2.2 傳承華人姓氏制度,追求延續華人民族性
華人的后裔對華人姓氏的認可和繼承是華人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從在原祖先姓氏基礎上有明顯泰化嬗變方式的有10%的華人,延續使用華人祖先姓氏有一定程度嬗變泰化嬗變的占90%的華人,無論其姓氏嬗變的方式如何,皆以其華人祖先姓氏為基點,保留華人姓氏的特點,就如同一個同心圓,圓圈再大,中心點卻永遠不會發生偏移,這一切都足以說明云南華人對中國姓氏制度的保留以及對云南乃至中國姓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3 結語
泰國華人姓氏泰化嬗變從語音、語義和社會價值觀的角度研究,可發現泰北云南華人姓氏泰化嬗變的方式,即借詞Sae+原姓氏法,音譯+泰詞法,意譯+泰詞法和另取姓氏法,從中可剖析其存在的與中國傳統姓氏文化密不可分的姓氏特點,并發掘這種嬗變中蘊含的豐富社會文化內涵與泰國華人社會特殊的價值觀。泰北華人乃至所有的泰國華人,對泰國社會文化與其泰國身份的認同感增強的同時,也會牢系中華兒女的血緣之情。希望本文能為泰國華人社會發展和泰國華人在傳統中國文化繼承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