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學消費既是一種一般的商品消費,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產品的消費而存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社會精神產品消費的文學消費成為了現代大眾日常生活消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以文字消費的概念及意義,在《蝸居》中談文學消費的發展趨勢,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等來論述。
關鍵詞:文學消費;普通大眾;連續??;純文學
1 文學消費的概念及意義
文學消費是商品消費的一種,屬于一般商品消費的范疇,更主要是存在于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屬于特殊的精神產品消費。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大多數人們已經不能滿足于只知溫飽的初級階段,而是轉向更加深入的精神層面階段。而作為精神產品的文學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所以文學消費已經成為了普通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等同于吃飯,穿衣等其他普通消費。
文學其實早已進入到了一個消費的時代,只是很多作家自覺不自覺地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罷了。在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的今天,作為上層建筑的精神文化也達到了一定程度的繁榮,形成了文化市場。一旦形成了這種文化市場,便有著自己的運作規律,受商業化的驅使,文學作為一種商品被包裝然后推向市場,產生利益關系。為了實現利益,出版商也會挑選那些大眾喜歡的作品來出版,而大眾喜歡的不可能是具有深度意義的純文學類的作品,應該是帶有休閑娛樂性質的反映大眾生活的作品。而在這種情況下,作家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創作出版商以及大眾需要的作品,這樣,這種普通大眾的文學消費機制悄然形成并順利地運作。
雖然這種大眾化的作品是受一些因素而興起,幾乎在現代社會里取代了純文學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許多學者,評論家的抨擊,但是我覺得這種通俗化的作品也是文學的一種發展。文學作為一種藝術,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只有一種形式存在。傳統意義上的純文學只注重文學的文學性,使其作品本身多多少少有一些枯燥,且只能被一部分高學歷高素質的學者所接受和理解,很難引起大眾的共鳴;而大眾文學加入了休閑娛樂元素,很容易讓讀者感同身受。但是我認為,只要是大眾喜歡,并且不違背文學作品的文學意義,具有一定的精神高度,能夠反映現實生活,不低俗不惡搞就是好的文學消費作品。
2 以《蝸居》為例談談文學消費在大眾眼中的發展趨勢
隨著各種各樣的傳播媒介的發展和文化市場的不斷運作,文學作品不再是只通過文字語言以紙質書籍的形式傳播給讀者,現代的文學作品已經與媒介緊緊相。由于媒體,電視電影藝術的發展,文學作品也被搬上了銀幕。文學需要長久的發展,文學作品的傳播形式也是一樣,它是一種時尚和流行,代表著這個時代的潮流。不是說文學閱讀已經過時了,文學讀物也依然大量地存在,只不過是這種形式的文學更加方便讓人們接受,大眾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消費著文學作品。通過對這種大眾文學的消費,觀眾不僅在工作疲憊之余得到了身體的放松與精神的放松,享受到了其中的娛樂,同時觀眾也會對其中的故事感同身受,從劇中的人物情節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引起觀眾的思考和對生活的審視。就像前些日子一部很火的電視劇《蝸居》,我認為這就是一部極好的文學作品。它反映的是現在中國社會中出現的兩個現象,一個是很多人貸款買房,淪為房奴的現象;另一個是許多年輕女子不付出努力,甘愿成為第三者來滿足物質生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傍大款”??催^的朋友都會了解,里面的姐妹倆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姐姐努力,妹妹漂亮,但是妹妹的結局是個悲劇,原因值得人們的深思,我認為新時代的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這個支柱不是男人,而是自己靠雙手努力給予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愿望?!段伨印愤@部作品揭示了現代的一些社會現象,具有強烈的文學性質,揭露了社會問題,將生活中的現實搬上熒屏,這種文學生活化的作品,更能讓觀眾很容易接受。作者通寫出了這樣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應出了這些社會敏感性的話題,這是一般人不敢觸及的。也正是因為這樣,該電視劇一經熱播,便被禁止了。不過,我相信,它只是被強迫著去進行時間的沉淀,等到時機成熟了,它還會重新浮出水面。
3 現代文學消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
在現代文學之中,也不免夾雜著一些低俗的大眾文學,一些根本稱不上文學作品的文學作品,而且為數不少。就像現在流行的某些網絡小說,還有被一部分年輕人所追捧的青春偶像劇,我認為都不有益于青年的成長。我是80后出生的人,我十分了解這種所謂的“文學作品”在我們80、90后人心中的威力之大,尤其是現在的一些女生,對這種作品情有獨鐘,為這種東西不惜慷慨解囊。但仔細想,我們去消費這些東西,到底得到了什么?就像某些肥皂劇,它根本就沒有什么大的真實的劇情,往往就是設置好了一個套路,一個模式,按照這個模式往其中添加一些浮夸的,不真實的情節,表現一些青年男女的狂熱愛情。例如一個帥氣十足的帶有十二分霸氣的完美得不能再完美得富家公子哥愛上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姑娘;或者一次異常的浪漫的邂逅造就了天生一對的戀人。而在故事情節當中往往安排帥男美女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使得青年人一看到就發出贊嘆和崇拜的聲音。而故事情節更是浮夸,豪華別墅、豪華跑車、鉆石項鏈,故事都是在這種脫離普通人視線的場景發生發展,讓年輕的觀眾輕而易舉被吸引,從此開始夢想著自己也許哪一天也會遇到這樣的白馬王子,過上這種生活,久而久之,就會給年輕人形成一種錯誤的導向作用,引導他們朝著不正確不現實的方向去追求去發展。我認為電視臺在播出這些連續劇的時候,應該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確定里面沒有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內容之后再播出,不然后果會很嚴重。而且學校的老師們和家長們也要適當地關愛孩子們,為他們選擇好的文學作品,推薦的好的連續劇,讓他們知道現實是什么樣子的。對外開放以后,文化交流眾多,這種文化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國外,受一些外來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接受外來文化的時候應該要有所取舍,在延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不能一味的受利益所驅使,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將社會效益忽略不計。
綜上所述,大眾文學消費是現代社會文學消費的一種新趨勢,也是一種新發展,作為新一代文學消費的我們,要想保證我們文學消費的意義和我們對時間和生命利用的價值,就要努力讓大眾文學本身具有價值和意義。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所有人,不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共同并且長久的努力,讓我們的這種大眾文學消費沿著正確的軌道進行并且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羅曉華.網絡文學盛行對中學生的影響與應對措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2).
[2]朱姝.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消費[J].四川大學學報,2005.
[3]邵長鵬.簡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消費文化的策略[J].絲綢之路,2011(16).
作者簡介:屠佳(1989—),女,上海人,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2011級),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