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上海浦東的世博洲際酒店,福特亞太區的高管們和來自國內互聯網界的開發者們把手握在了一起。這是有趣的一幕,著裝形成鮮明對比,一邊是西裝革履的老產業人,一邊是身著T恤便裝的新產業人。
福特這次公布了自己的亞洲開發者項目,未來基于福特SYNC系統上的AppLink,App開發者們可以更加方便地與福特展開合作,開發針對福特汽車的App應用。福特自己給AppLink下了定義:AppLink是汽車業內唯一一個允許用戶通過語音操控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的系統。AppLink目前可連接安卓、黑莓和iOS系統的智能手機。
如果按照擁抱移動互聯網的積極程度來做一個排行,毫無疑問福特可以排在第一位。無論是北美的CES展,還是臺北國際電腦展,或者是6月末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移動通信展,福特都是唯一參展的汽車廠家。
CEO穆拉利領導下的福特,正在通過擁抱移動互聯網的方式來讓自己年輕化。這是此前沒有的“打法”,汽車廠商已經習慣于用外觀設計、廣告轟炸、病毒視頻等各種手段來使自己年輕化。
即便通過新動力總成等技術手段來凸顯年輕化,都未脫去這樣一層思維——汽車廠商仍是產業鏈的“國王”,廠商對產業生態的左右能力無需和任何其他一方分享。但是現在,當互聯網裹挾著強大力量來到面前時,福特似乎第一個明白“時移世易”。包括百度、新浪、高德、搜狗等國內開發商,已經成為AppLink第一批合作者,福特生態圈似乎已經顯出端倪。
車聯網技術給汽車帶來的深刻變化,不僅在一輛Tesla身上分毫畢現,現在,即使一輛藍色的福特上也能體會得到。在美國,用戶利用一輛福特已經可以做很多事,以下的場景已經不是想象。駕駛者在曼哈頓區的一角停下,按下兩三個按鈕后,一部iPhone連接到了一輛福特轎車的Sync系統上,車內的揚聲器中響起了由Spotify應用播放的民謠搖滾樂隊的《死海》。輕點一下打開Songza音樂應用,隨手選中“Lazy Summer”播放列表,車中便又響起了范·莫里森的歌曲《棕色眼睛的女孩》。
駕車者可通過激活Glympse服務、分享實時位置信息,來告知朋友自己會在多長時間后抵達某個目的地。想看新聞也很容易,只需點一下連接到《今日美國》和《華爾街日報》等報紙音頻頭條新聞的應用。心血來潮想要浪漫一下的駕車者甚至還能用BeCouply應用安排一場約會,該應用可找到附近的活動或好去處,玩上一整夜。
福特向大家展示了未來聯網車載娛樂的一個雛形。未來主義者預言,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那一天只需幾年時間便可到來。
這一趨勢已經引爆了一場競爭,汽車制造商及娛樂公司爭相開發下一代車載娛樂系統,服務于那些坐在司機位子上卻無需自己動手駕車的受眾。依靠“聯網汽車”技術,車輛不僅可以實現自動駕駛,還可向其他車輛發出警告、避免車禍的發生。除此之外,它還能催生新一波媒體。一些有特色的東西包括,能讓音樂與視頻實現閃電般速度傳輸的Wi-Fi熱點,以及在駕車者經過他們以前在網上搜索過的店鋪時發出提醒的營銷應用。
廣告公司埃培智集團旗下部門IPG Media Lab的董事總經理查德·斯托勒表示:“哪里有眼球,哪里就會有娛樂和廣告。”IPG Media Lab的職責是辨別科技的發展趨勢。
所謂的“聯網汽車”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ABI Research指出,在本年度,已有900萬輛配有先進導航系統、多媒體流播放、社交媒體工具以及Wi-Fi熱點等技術的汽車交貨,未來五年這一數字將升至6200萬輛。
多年來,汽車業一直在談論中控臺技術的種種發展可能,例如提供實時天氣、數字收音機、網頁搜索與導航的移動互聯網系統。但多數中控臺依舊停留在地面收音機和CD播放器的時代。價格太高是一個問題,另外消費者也不愿為這些服務額外支付月費。ABI Research副總裁多米尼克·邦特表示,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正在改變人們的觀念。“智能手機正在帶來新的變化。如今在很大程度上,挑戰已不再是構想新型的應用,而是思考如何把這些類型的應用帶到汽車里。”
以福特為例,該公司是全面圍繞智能手機來打造系統,此時數家競爭對手的思維恰恰相反,它們爭相把數字媒體系統整合進自己的中控臺。而福特卻認為,它應該擁抱手機,擁抱互聯網,致力于人們已在使用的手機來實現相關功能。就大多數汽車廠商而言,新技術從研發到推向市場大約需要三至七年時間。這意味著,到一款汽車上路之時,廠家開發技術很可能已經過時。
如何解決這種嚴重滯后?2007年,福特推出了聲控的Sync平臺,駕車者可把手機插到車上,然后專心駕駛。如果溯源SYNC平臺,它實際上來自于微軟的一個開發團隊。SYNC是一個基于Windows Embedded系統開發而成的福特汽車專用行車輔助系統。
2010年,福特推出了一個項目,讓駕車者能夠通過語音來操控一系列移動應用,如今這些應用包括Pandora電臺、Scout導航與NPR新聞等。福特首席營銷官吉姆·法利表示:“福特認為自己是一個勇于面對挑戰的品牌。我們欣然接受了這一挑戰,并迅速采取了對策。”
如今,福特正與多家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比如Facebook以及一些初創企業。今年1月,福特推出了汽車業首個移動應用開發者項目AppLink。該項目允許軟件開發者直接與汽車交互,以編寫福特所希望的能夠提升駕駛體驗的應用,現在,這個平臺也對亞洲開發者開放了。
Facebook汽車垂直營銷主管道格·弗里斯比表示:“汽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當前的機遇不在手機或車載社交軟件上,而在于要記住,不管是什么設備,保持聯網最關鍵。”
通過與福特建立類似的合作伙伴關系,iPhone應用BeCouply被開發出來。這款應用能為約會提供各種建議選擇,從吃早午餐到打保齡球。還有一款應用是Roximity,它會實時向駕車者發送附近比薩餅打折、油價變化或其他本地交易的提醒。Roximity應用參與了科技博客 TechCrunch舉辦的Disrupt Hackathon大會的一項開發者挑戰賽。
福特不是唯一一家探索提供更多車載娛樂的汽車制造商。例如,寶馬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新整合舉措,比如整合移動應用Glympse,該應用使駕車者能夠實時分享自己所在位置;在圖書方面整合了Audible;在音樂方面則整合了Rhapsody和TuneIn Radio。這家德國汽車制造商還推出了便攜式LTE熱點適配器,借助該適配器,乘車者能在車輛高速行駛時連接到Wi-Fi。
考慮到人們會在車中度過大量時間,創業者對汽車市場的下一個重大機遇充滿期待。例如,總部位于舊金山的Joyride正在構建一套用于游戲、娛樂和教育的智能手機聲控平臺。
不過,并非所有數據都對開發者開放,考慮到行車的安全性,“汽車CanBus總線過來的數據,我們還不能開放給開發者。”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服務器與開發工具事業部項目總經理向江旭對《東方企業家》表示。
這一領域的發展,還引發了新的數字隱私及安全問題。汽車制造商以及應用能夠利用位置數據來追蹤人們日常所在的地方。舉例來說,這類數據對保險公司可能具有很大價值,因為保險公司想用這些數據來監控客戶,以調整收取的保費。此外,在自動駕駛汽車普及之前,車內分散注意力的東西越多,駕車者對前方道路的關注就越少。
ABI Research的邦特表示:“目前而言,人們很擔心駕車者的注意力會被分散。我們或許可以設想,五至十年后,這一問題會因自動駕駛的出現而得到解決。”